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周跃 朱伟豪
[摘要]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學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0-0081-02
一、区域认知的内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区域认知是人们运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里强调了要让学生形成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复杂多样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区域认知方法的能力。其中,“空间-区域”的视角,即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发现地理事物在三维空间内的表现形式与规律;区域综合分析要求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区域的特征,把握区域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需通过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完成对区域的整体认识;区域关联强调某区域与同级别区域或者更低级别、更高级别区域之间存在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联系;区域比较是通过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其中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区域的特点。“区域认知”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认识方法有关,也与认识能力有关。
二、区域认知培养的原则
1.坚持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我们在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类生存的地表环境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在空间和区域内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揭示地理规律的过程也是曲折的。因此在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首先,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构成。在讨论大尺度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影响时,也要把其他同一等级尺度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因为它们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必须坚持以“整体”的思维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其次,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大尺度区域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在如此巨大且复杂的三维空间内,探讨某一尺度或类型的区域中众多地理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或是探讨单一或几个因素对小尺度、单一类型区域的影响,应坚持区域性的原则,即依据研究的需要,将地理环境整体划分成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的“部分”——区域,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必须坚持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准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
在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认知的过程中,要根据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在区域定位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时,要考虑到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所需的区域定位的精度和误差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仅要求学生对于区域的空间定位的精确性能够满足教学与考试的需要即可,这就势必与客观的地理事物表现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要坚持准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2“商品谷物农业”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其商品谷物农场的发展最为成熟和典型,所以多以此为例,分析其区位条件。课本中对于美国商品谷物农场的分布表述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一般,高中地理把美国本土部分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中部广阔的平原和东部低矮的山地。认真阅读美国地形图的学生会有疑问:这里的“中部平原”到底是指“大平原”还是“密西西比河平原”?其实这里表述的美国中部平原,是指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地和落基山脉之间的地形区域。其包括东部内陆低平原(中央低地)海拔不超过500米的区域(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一密苏里河沿岸低地平原)和西部大平原海拔500-1800米的区域这两部分。因此,大致界于西经80°-118°和北纬29°-49°之间的密西西比河水系流经的区域,都被认为是中部平原地带。因此,在对于“中部平原”这一区域的认知过程中,就要注意准确性和模糊性的把握。
3.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其实就是指在培养学生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区域认知方法认识区域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分析某一区域时,并不仅限于使用一两种区域认知方法,而是要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选用合适、准确的认知方法,对学生进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例如,对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进行区域认知,需要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关联等认知方法。在具体分析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时,要综合鲁尔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内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认识。此外还需了解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具有“移铁就煤”的典型特征,这在认知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区域关联的认知方法。鲁尔区的煤炭品质好、煤种全、品位高,储量丰富且易开采,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低,这是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然而要发展钢铁工业,没有其西南部靠近法国的洛林铁矿,“鲁尔区”的盛名根本无从谈起。在对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等)进行区域认知比较分析时,也要运用区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认知方法。
三、案例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案例呈现顺序的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主要呈现顺序有以下三种:①先案后理,即先出示案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然后讨论、归纳出相关的知识,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②先理后案,即在说明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出示相关的案例内容,用以论证、强化和巩固学习内容。③案理同步,即在展示案例的同时,分阶段、分步骤地根据案例的内容,分析和推导其中的地理原理。
考虑到学生对于区域环境(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條件)认识的匮乏、片面、缺失等,在高一地理案例教学中,为了教会学生“空间-区域”的认知视角和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区域认知方法,建议优先选择“先案后理”这一案例呈现形式,先呈现丰富的案例素材,对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再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在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之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这三种案例呈现方式。
2.案例背景知识的呈现
在案例内容和背景知识的呈现上,要求详细、准确、典型。教师可应用多样的方式展现案例背景知识,如语言描述、教材朗读、多媒体播放、挂图显示、实景模拟等等。教师在充分考虑课时限制的情况下,应力求案例内容丰富和精确。
以“商品谷物农业”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为例,将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是区域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然后是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气温、降水、地形、土壤、水文、积温等因素),再次是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政策等因素),最后是在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形成的各个农业带的分布位置,这些都是进行区域认知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对区域所具备的诸多条件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才能对该区域开展认知和分析,由此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并且学会应用、迁移、拓展。
3.区域认知在案例间的迁移运用
如何能够检验和评价案例教学是否使得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这就需要安排与典型案例相类似的其他案例,或者改造、拓展案例,让学生进行及时的练习和巩固。
仍然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在对美国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空间-区域”的视角对地理环境进行区域综合分析,比较分析美国两大小麦区——冬小麦区和春小麦区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认知在相关案例间的迁移运用。比如,虽然我国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农业还未达到能够与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在专业化和区域化方面相比较的程度,但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时节亦具有相类似的差异。这里完全可以进行区域认知的迁移运用,由此检验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水平。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相关地理区域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遵循区域认知培养的原则,灵活处理案例设计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袁孝亭.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J].地理教育,2017(1):4-6.
[2]杨晓.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3]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