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点滴做法
陈为花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班很多学生的计算效率低,速度慢,出错多。越是在复习阶段,这种感受就越是明显。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好课前三分钟的口算练习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计算尽量不占据学生的思维空间,县教研室重视听算训练,倡导数学教师进行课前听算。借着这个契机,每个数学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让听算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每节课拿出2至3分钟的时间进行听算,每次十道题目,先让学生把题号写在口算本上,老师先读一遍算式,十道题全部读完后,再从头读一遍。
口算是非常乏味而又枯燥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会定期评选口算小能手,然后下一次的口算题目由口算小能手根据训练的重点进行搜集,充当了老师的角色。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鼓励机制既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无形中也提高了自信和在班级中的威信,激发了对口算的兴趣,让全班形成一股口算热潮。
二、掌握算理,明确算法,加强对比训练,强化基础知识
1.掌握算理,明确算法,加强对比训练
学生计算出错,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简单的一句话,就是算理不明,算法不清。以六年级为例,很多学生觉得简便算法难,实际上简便算法的作用是运用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让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使计算的方法更加优化,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我们常用的运算定律就是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这些运算定律一直贯穿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时要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到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还要用到这些运算定律。一直在用,一直在练习,为什么很多同学还是找不到合适的简便算法呢?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简便算法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段时间进行简便算法的练习时,我发现部分题目出错较多,原因就是学生不明白算理,导致算法不正确。
2.日常教学中运用简便算法,强化基础知识
为了巩固简便算法,优化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把简便算法的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例如,六年级上册计算圆环的面积,圆环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圓面积=R2×3.14-r2×3.14=(R2-r2)×3.14。计算圆锥的体积时,πr2h×1/3,如果高或半径能与1/3约分的,先进行约分。这些简便算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实现了计算方法的最优化,让简便算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简便算法的优势,从而主动运用简便算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有的学生在计算时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一些简单的计算也出错;还有的同学不仔细看,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导致计算错误。如有的同学计算0.25+1.43+0.75+0.57=(0.25+0.75)+(1.43+0.57)时,直接让1.43+0.57等于1,不认真的态度导致很多同学出错。
2.培养及时改错的习惯
对于出错的题目,要鼓励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是题目抄错了,是运算顺序不对,还是简便方法用错了,发现问题及时改错,把不会的题目做会,这就是一种进步。学习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当你不会的题目越来越少,那么就说明你的学习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3.培养检验的习惯
口算题目比较简单,如果能细心检查,其中的错误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在检查时我们可以采用逆运算的方法,例如减法用“差+减数=被减数”检验,除法用“商×除数=被除数”检验。对于方程和比例,可以把x代入,看左边与右边是否相等,比例还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看比例中两内项的积与两外项的积是否相等。方程是最容易检查对错的,前提是先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够重视学生计算能力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持之以恒,学生的计算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