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以语冰
张燕芬
从2015年给相关方写一封信开始,到2017年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到2018年写一篇文章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到2019年写关于劳动的演讲稿,再到2020年写参加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几乎每年都采用了“交际语境写作”的命题方式。这标志着我国高考作文命题技术的重大进步,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日益突出的表现。
目前,学生在写作这类作文时,存在身份不清、对象不明、目的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强化“交际语境”的写作策略。当我们把交际任务具化为“我是谁”“为谁写”“为何写”“写什么”四点时,学生对交际语境写作的基本要素就有了清晰的把握。
一、开头处亮身份、明对象——明确“我是谁”“为谁写”
作文开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交际语境突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开头段点明自己的身份、写作的对象。以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你我之梦,中国之梦》为例,文章开头写道:“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开头语言简洁凝练,但已经把作者身份、写作对象明确了,有非常强烈的交际意识。可见,开头处亮身份、明对象,是“交际语境写作”最常见的好方法。
二、结尾处说目的、明任务——明确“为何写”
以2019年劳动演讲为例,笔者通读广东省的满分作文,发现这些作文最后一段几乎全是“同学们,让我们投入劳动,享受劳动吧”“同学们,让劳动帮助我们成长吧”这样的内容,只是表述不尽一致。这说明,在结尾处说目的、明任务,是大家交流时常用的思维模式,是可以借鉴使用的。
三、行文中运用词语强化——在“写什么”时生成语境
交际是贯穿于写作整个过程的,如果只在开头、结尾处明确,而不在行文中时时显露,说明作者还是没有完全融入这个交际语境当中。为了取得更强的交际效果,笔者总结了三个容易操作的小技巧。
1.人称词语时时变——不唱独角戏
“写信的我”“启信的你”“我们这一代人”“那么你们呢?”“请你一定要懂得”……行文中多用变化的人称词,可以快速营造交流的氛围,不会给人唱独角戏的感觉,正是心中时时有交流的表现。
2.时空词语要转换——不原地踏步
“2018 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2035 年,我在时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你望着我。”“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你我的梦,中国的梦。”除了人称词,“我”所处的机遇与“你”所处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时空词的转换会让读者感受到关注的目光,是能激发交流欲望的。
3.关系词语要出现——感情要升温
交流的目的终归是达成一致,由隔阂到理解,由陌生到共鸣。好的交流,交流双方应该有心灵的碰撞。在适当的时候,把人称代词换成“我们”,预示着“我们”的情感有了升华。这就是交流的目的,這也是最高境界。
“交际语境写作”是写作的大趋势。思想上重视它,掌握一些写作策略,多有裨益。
参考资料:
[1]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我国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通讯》,2013.04,第4页
[2]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与高考作文命题技术的进步》:《语文学习》,2019.07,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