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区与孩子们的故事

    顾颖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童本位”之教育观念正慢慢与当下教育行为有效对接。如何将幼儿置于游戏中央,也是各个园所研究重点。区域的规划和创设、材料的投放等都直接指向幼儿的经验及需要,旨在通过游戏引发幼儿深度学习。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艺术领域目标可以看出,美术区域的重要功能是引导孩子养成善于捕捉“美”的美好情感,并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美。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美术区域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过于追求环境的美感而忽略了“幼儿主体”,以及孩子的“玩性”;

    区域创设色彩繁杂、布局饱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自由,禁锢了互动空间;

    美术之“术”的要求过高,导致幼儿在美术区域中成为简单机械的“操作工”:

    材料投放过多过杂,或单一,大大干扰了幼儿创作;

    美工区域游戏内容远离当下幼儿经验和需要。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对照《指南》目标,从美术区域整体布局、材料的投放、游戏内容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革新。

    一、释放空间:构建美术区域新格局

    作为一所美术特色幼儿园,我园依据《指南》和游戏精神,既要将孩子浸润在“美”的海洋中,在“美”的熏陶中大胆表现美,还要提供平台让孩子在“美”的环境中快乐地玩。因此,为了凸显幼儿主体,突破了以往的区域游戏布置格局,巧妙地利用走廊空间和户外活动空间,将美术游戏区域与科学区、自然种植区、阅读区相连接,并将其外延至室外,为孩子提供了更为宽松和自由的空间。

    多区域链接,打通美术游戏通道。在创设区域时,我们先做了统一规划,以教室的盟洗室为参照点进行科学选址,在室内设置了“社会区”“探究区”“自由读书区”等区域,在室外设置了“美术游戏区”。“美术游戏区”临近盥洗室,这样的设置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更方便了主动清洗。我们对美术游戏区进行了重点规划,让其与植物角相邻,与阅读区相融,与科学区对接,连成一片“姐妹区”。

    从室内到室外,延展美术区域空间。以往,我们的区域游戏基本以室内游戏为主。根据“既符合审美要求,又体现教育功能性”这一创设原则,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外延,巧妙利用园部户外临近水源的空间,从墙面到地面全方位、立体地打造了“美术创意游戏区”,为孩子的创作游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注个体差异,革新美术区域布局。围绕美术的多元表现形式,根据幼儿及教师的个体差异,我园打破了传统的美术区域格局,建构了“主区+副区”的“一班—特色”美术区域新格局,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和创造美。在主区,我们主要投放本班重点研究的美术表现形式作品,以及重点推进的美术特色项目游戏;在副区:我们结合孩子们平日里的兴趣爱好,投放泥工、纸工等不同的材料,让孩子在剪一剪、玩一玩、画一画中感受美术的多元化。

    二、追随幼儿需要,打造趣味美术空间

    1.材料吸引法:激发游戏内驱力

    内驱力,即左右行动的关键点。如何创设生动的情景,提供好玩的材料,选择孩子熟悉的画面,让孩子“玩”起来?这一点很关键。因此,我们在美术创意游戏区投放了许多吸引孩子创作的工具(见图1、图2、图3)。

    当然,我们还必须充分考虑操作材料的整理工作,方便孩子们拿取和摆放。因此,我们设置了“趣味整理箱”(见图4)。这些趣味工具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纸上、墙面上、吹塑板上任意玩耍。孩子们在整理材料时也享受到玩的乐趣,在玩的过程中内化良好行为习惯。

    2.“三时三为”策略:推进游戏走向深度

    仅仅激发孩子们“想玩”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供支架供孩子参考和借鉴,让游戏真正“活”起来。于是,我们依据幼儿经验水平和游戏需要,架构了“三时三为”策略,即游戏初期“添砖加瓦”之为,游戏中期“改头换面”之为和游戏后期“情景带入”之为。

    游戏初期——“添砖加瓦”之为。在区域中呈现方法示意图、作品欣赏图等,让孩子充分解读并理解,在头脑中架构自己独特的创作路径(见图5、图6)。前期,孩子们会参照这样的提示进行游戏;到了后期,他们就会在此基础上拓展与延伸,创造出新玩法。

    游戏中期——“改头换面”之为。随着孩子们兴趣的减退,我们适当撤走一些孩子已不感兴趣的美术创作内容,逐步添置一些对孩子而言略具挑战性的内容。例如,在“冬天”主题中,幼儿对冬天的运动特别感兴趣,除了通过平面绘画来表现冬天的运动外,还喜欢用立体塑形的方式来表达冬天。于是,在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木制架,在新型材料的刺激下,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运动的理解和体悟(见图7)。再如,我们每月都会为孩子们过集体生日,剩下的蛋糕盒就成了孩子们玩色创作的材料(见图8)。

    游戏后期——“情景带入”之为。幼儿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创造。例如:画熊猫时,我们提供了竹林背景图和竹子供幼儿展示作品;在“自畫像”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家、幼儿园等不同背景供幼儿展示作品;秋天到了,我们在区域中插上一根枯树枝,在情境背景的刺激下,孩子们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欲望,他们纷纷用剪纸或绘画的方式把自己见过的不同形状的叶子表现出来,很快,一幅“秋景”便映入眼帘(见图9)。

    三、亲密互动,生发美术区的生动故事

    当下,美术区域游戏已不再局限于教师预设的内容,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周围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等都是生动的游戏场。因此,我们在架构游戏路径时,强调回归自然、回归幼儿经验,做到“一个聚焦,一个凸显”,即聚焦幼儿生活,凸显幼儿自主,并有效链接幼儿真实的生活,鼓励其表达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受。

    案例一:我和妈妈吃火锅(见图10)

    教师:画上的两个人分别是谁?在干什么?

    妍宝:这是我和妈妈。长头发的是妈妈,头发短一点的是我。我们在吃火锅!

    教師:火锅里有啥?

    妍宝:有香菇、香蕉、泥鳅……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妍宝把几个食物的特征都表现出来了,尤其是金针菇,她用短线和小圆组合,表现出了金针菇细细长长、头戴“小圆帽”的特征。

    教师:这两个爱心是什么意思?

    妍宝:妈妈请我吃火锅,我想谢谢妈妈!

    教师:最右边是点的菜吗?

    妍宝:对。有泥鳅、金针菇、馒头、鱼、粉丝、百叶结、水果……

    妍宝用长线条错综复杂地呈现出了粉丝散落在盘子里的状态,用蝴蝶结的形状代替了百叶结。看来,妍宝平时很善于观察。

    教师:馒头和水果也都能放进火锅里吗?

    妍宝:馒头是点心,水果是餐后吃的!

    教师:右上角是什么?

    妍宝:这是电风扇。吃火锅很热的!

    由妍宝的画引发的“火锅”美术游戏就此产生。由于孩子们对火锅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了立体再现生活场景,我们在美工区投入了大量超级黏土,创设了情景背景,将孩子的创作热情推向了高潮。

    思考与感受:随着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的不断变化,我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美术已不仅仅是“术”层面上的,我们更加注重整合,将语言、科学、社会领域等目标融入其中。正如案例一中的孩子关注生活细节,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样的作品是有故事、有情感、有生命力的。

    案例二:小老鼠的故事

    教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可以用黏土区里的黏土做些什么呢?

    新新:做新年礼物、蛋糕、好朋友。

    小元:今年是鼠年,我们可以用黏土做各种老鼠啊!

    教师:小老鼠长什么样呢?它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在阅读区投放了一批关于老鼠的绘本,也在科学区投放了老鼠的图片……

    青青:小老鼠非常有趣,长得胖胖的。

    雷雷:小老鼠有的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很漂亮。

    佳佳:有的小老鼠还在玩滑梯呢!

    带着这样认知,孩子们创造了许多有关小老鼠的绘画作品(见图11)。

    几天过去了,孩子们对画老鼠的兴趣似乎越来越淡了,开始热衷于制作小老鼠了。那么,怎样提高孩子们制作小老鼠的兴趣呢?我们首先开展了绘本阅读活动,《老鼠娶新娘》的故事深受幼儿喜爱。故事里的小老鼠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拿着礼物盒,有的抬着花轿……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老鼠画面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于是,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绘本、小老鼠的洞穴底板等多元材料。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又一次被点燃,他们在游戏前制订计划,甚至通过大胆想象,画出了一系列小老鼠的连环画,生动再现了《老鼠娶新娘》的故事(见图12)。

    思考与感受: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我们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体验、感知、探究和发现,他们就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从中获得愉悦的情感。案例二中,幼儿围绕相同的主题,用不同的方式大胆地再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这已不仅是美术层面的游戏,他们汇美于心灵,由“小美”走向了“大美”,在每个作品的背后是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同样,美术区域融入了多领域目标,教师适时地提供策略支持,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有感受、有发现、有收获、有创造。

    总之,美术区域创设的主旨应当是回归幼儿生活、回归幼儿经验和回归幼儿需要,让幼儿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游戏创作中提升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