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思路探析
李丽娟
摘要:国家意识形态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和政策主张三个层次,新时期以来,国家意识形态在国内的传播总体处于收缩和调适的状态,还没有找到一条有效路径。针对当前现状,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可从几个方面来重整:理清其内涵,坚持共产主义方向;保持开放包容,整合社会思潮;准确和广泛适用现代媒介,强化传播教育效果;利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加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领导权。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调适;收缩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2-0079-03
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开始趋于大众化,国家的意识形态也相应更具有韧性。与此同时,虽然党和政府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十分重视度,但其传播在国际和国内总体处于收缩之势,受到挑战。尽管政府尝试增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但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竞争夹击,传播手段也较传统单一,成效不明显。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现代化常常伴随多样化,多样化意味着意识形态之间开始竞争,不可避免地使国家意识形态无法全面覆盖,甚至常常处于收缩状态,同时应该看到,经过这种竞争也给国家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活力。
一、简析国家意识形态
一般认为,“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19世纪的法国人特拉西(Antoine Louis Claude de Tracy,1754—1836)使用,但真正使“意识形态”一词得以广泛传播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列宁又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理论。本文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属于一个思想系统,被经济基础决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到巨大的反作用,不仅包含具有长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还包括具有时效性的政策、言论等。
国家意识形态主要指国家所信奉的思想体系,通常以政府公开表示的形式确认,如制定宪法法律规定国家意识形态,一般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相似。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有学者将意识形态划分为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三个层次。[1]本文基本认可这个区分,但认为价值理想应该在理论学说之上,因为价值理想属于更高层次的追求,共产主义信仰就属于价值理想,应高于理论学说。在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和政策主张三个层次,每一个低层次必须符合高层次的要求。我们常常混淆了价值理想、理论学说和政策主张三者的区分,认为国家意识形态是不分层次的,实际上即使是理论学说也不绝对与价值理想相一致,同时政策主张也不一定与价值理想和理论学说相一致。因此,不仅是新的形势要求国家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就是国家意识形态内部也有着强大动力去维持其内部的平衡。
二、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现状及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意识形态经历了从“革命型”到“建设型”,再到“和谐型”的三个状态。[2]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公平地被大家所享用,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增多,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开始注重“和谐”因素。传统的革命型国家意识形态传播体制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必须接受调适。
(一)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调适
1.采取集中组织学习等方式进行传播国家意识形态。这种方式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延续的传播方式,在革命时期能起到统一思想、团结各种力量的作用,为中国革命的成功贡献力量,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源泉。它的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召开会议和对会议精神的学习。中共中央通过召开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和每年至少一次的全国中共中央委员会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制定战略,紧接着全国各地的机关单位必须学习大会精神,根据大会精神制定各自的方针政策推行下去;二是学习领导集体的新理论。每届领导集体都会根据当下的形势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之后全国掀起学习领导集体思想的高潮。党中央下发加强学习文件,机关单位也加大学习和考核力度,媒体则全范围覆盖地报道和传播,如保持党员先进性活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等。领导集体的思想最终会在党章和宪法中正式确认下来,成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三是定时和不定时的学习培训,主要在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等机构进行。
2.注重对大学生、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3](P.56)对大学生和青少年的教育一直是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点,新时期以来一直延续这种传统。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4](P.790-805)紧接着2004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阐述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特别注重对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进行。国家通过组织优秀教师编写规范的国家意识形态教材、开展授课教师培训、优化教学手段和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国家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3.注重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国家均重视理论研究,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显著,“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P.11)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6](P.684-693)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行国家性部署。近年来中共中央推进对马克思主义高端人才的培养,并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积极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建立一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队伍。
4.注重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基于对党的性质认识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开始吸收企业家入党,国家意识形态更加具有包容性,“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比上年净增110.7万名,增幅为1.3%。党的基层组织436.0万个,比上年增加5.6万个,增幅为1.3%。”[7]由于中国共产党具有严明纪律,如此多的党员人数使得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具有一定普遍性和强制性,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能更有效更直接地深入人心。
(二)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收缩
1.中国宗教力量的壮大,直接影响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国家意识形态不否定宗教的存在,国家的宗教政策是保护国民的宗教信仰,政府保护、管理、引导和服务宗教事务。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已经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共产党员不允许有宗教信仰,宗教力量的壮大意味着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绝对收缩。2011年我国五大宗教的信教人数已经超过一亿,[8]比2011年底统计的8260.2万名党员还多了将近两千万,而且还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宗教具有很强的思想控制力,甚至比意识形态的影响还大,而且信教人士往往会将自己的后代也培养成为信教人士,预示着今后中国信教人数还可能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则会慢慢收缩。
2.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在新媒介中的收缩。新时期以来,网络开始在中国兴起,慢慢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2005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推进“西新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9](P.1033)为手机、电视、网络等的大幅度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信息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大量性的特点,它能提供了与传统媒介不同的传播渠道,如微信、微博、电子邮件、QQ等,都可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国家意识形态以往通过控制传统渠道传播自己的主张,在信息时代则无法控制这些渠道。在信息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必须接受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适时作出收缩和推进。同时,新时期以来,新形势下的社会思潮开始出现大众化和世俗化趋势。人们不再关心含有崇高精神的问题,快乐天然具有正当性,现时的舒适比将来的成果更吸引人。人们希望不劳而获,一夜成名,国家意识形态的崇高不得不接受大众化和世俗化的挑战。电视的严肃性减弱,娱乐性增强,开始迎合大众所需。网络经过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旋风后,更能时时影响人们的观念。相比较大众化和世俗化观念的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一般滞后于市场的调整,国家意识形态必须灵活运用现代媒介,发挥其效用。
三、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传播思路探析
新时期以来,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困境。从国际上看,只有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传统性的东西才能得到传播,从国内看,符合大众性、历史性和创新性的东西才容易被大众接受,但国家意识形态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意识形态必须接受国际国内的调适,才能主导和领导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本文认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内涵,把握方向:明确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涵,把握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
国家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马列主义,它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和政策主张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内容不同,只有明确这三层次的内容,才能知道国家意识形态应该传播什么,怎么传播。其一,共产主义信仰是价值理想层面,是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奠基,也是其最高目标。正如法律谚语所云“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共产主义应该得到国家大多数人的信仰,国家必须始终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其中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要坚持理论性、创新性、历史性和传统性的统一,不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时代的要求。其三,政策主张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实现途径,政策主张本身就带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要经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检验。总之,明确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涵,把握住价值理想的大方向,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制定好传播的政策。
(二)开放包容,底线整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开放和整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些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也大量传播,此时“就必须首先要造就一种全国人民(各阶层、各种族等)都能认同的国家意识形态。”这种国家意识形态应具有开放包容的属性,“必须是中国的核心价值和共享价值的有机结合。”[10]
1.保持国家意识形态一定的开放包容性,创建改革创新的宏观环境。系统论认为只有保持系统的开放性,才能使系统持续更新。有学者研究了执政党规律,发现“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对执政党有利”,同时也发现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会一定程度上丧失自身特点,“意识形态的包容性越大,对民众吸引力下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1](P.384)因此,在开放包容上要继续坚持,使得国家意识形态保持较大的吸引力和持续的创造力,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幅度,不能越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底线。
2.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注重传统性、历史性和创新性,积极支持公众参与制定、修改和创新国家意识形态政策。国家意识形态要广泛吸收世界各种文明的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广泛吸收民众建议,使多样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公众也应参与到国家意识形态制定的工作中来,政党则发挥整合和反映公众利益的作用,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形成得到最大公约数的国家意识形态。
(三)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传播教育
市场经济造成中国社会思潮多样化,随着网络等新媒介的兴起,信息量和传播速度快速提高,符合大众口味的思想更容易得到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必须创新传播手段,开拓新的传播领域,强化教育。首先,针对不同层次的国家意识形态选择不同的媒介和语言表述。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性质,价值理念(信仰)和理论学说层面的意识形态应该采用可以深度交流的工具为主,例如课堂教育、电视讲座、部分微信等,手机短信则不适合传播高深理论。同理,政策主张具有时效性,应以电视新闻、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方式加以传播。网络比较特殊,它是一种能融合高深思想和娱乐信息的媒介,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在网络上的传播可区别不同的网页性质予以调整传播内容。其次,提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传播人员的素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要求传播人员能够采用现代媒介进行传播,能运用现代媒介与各种社会思潮展开竞争,实现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导地位。
(四)把握长期执政优势,加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强调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性。中共的意识形态已经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其传播可以依托其长期执政地位,更有效的传播教育大众。首先,党的长期执政能保证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延续性和长期性,这样使得传播能一直延续。其次,党的长期执政能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资金保障和渠道支持。党的执政可以利用国家资源支持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并利用国家特有的渠道进行传播。再次,党的长期执政使得国家意识形态的调适更具有长远眼光,能更好把握国家前进的方向。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兴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与经济地位提高相对比的是,国家意识形态在国际和国内均面临传播上的难题,多样化思潮影响人们的思想,社会矛盾突出,社会共识难以形成,和谐问题严峻。经过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坎坷而辉煌的十年,党的十八大正在重新构筑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民族性、历史性、包容性和创新性融入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中国共产党应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2](P.32)毋容置疑,一个能够融合社会共识、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国家意识形态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中国梦”的理念就隐含在这个形成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张梅.论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意识形态的变迁[J].山 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高立伟.试论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协调发展[J].求 实,2010,(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2.
[4]新时期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新时期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5.
[7]中共党员总数为8779.3万人 2014年净增110万
[EB/OL].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
20150630/19926186.html,2015-06-30.
[8]王作安.我国五大宗教的信教人数约超一亿
[EB/OL].半岛网,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
201103/20110309/news_20110309_1151509.shtml,
2011-03-09。
[9]新时期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6.
[10]郑永年.为什么中国需要建设国家意识形态?
[EB/OL].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
detail.php?id=61100,2013-01-30。
[1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 [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 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辅 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