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探索

    周建新 王瑶

    

    

    

    摘? ? ? 要:基于扎根理论对3位浙江省体育名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的基础上,形成4特征4维度8指标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结构。4特征4维度是指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务实的教育理念、趋新的专业知识、巧用的专业能力等;8指标分别指职业发展动机、职业情感、教育观念、实践观念、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体育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4特征4维度8指标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与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为标志的“浙江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关? 键? 词:体育名师;专业素养;扎根理论;中小学;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G807.2?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6-7116(2019)02-0113-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n in-depth interview with 3 famou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based on initial coding, focus coding, axial coding and theory coding, the authors formed a 4-characteristic, 4-dimension and 8-index professional attainment connotation structure of famou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s in Zhejiang. The 4 characteristics and 4 dimensions refer to fervent professional emotion and motivation, sound education conception, upd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martly used professional ability, etc; the 8 indexes respectively refer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ation, professional emotion, education conception, practice conception, profess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other related cultural knowled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etc. The 4-characteristic, 4-dimension and 8-index professional attainment connotations of famou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s in Zhejiang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Zhejiang Spirit” characterized by “always striving for better self, indomitabl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famou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professional attainment;grounded theory;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s;Zhejiang province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贯彻落实此纲要精神,各地大力开展中小学体育名师培养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但目前来看至少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当前体育名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不明晰,导致现实中培养方向与个人发展方向不明;另一方面,“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教研文化是名师专业成长的土壤”[1],不同地区的体育名师在专业素养上亦可能存在差异。然而,当前这种基于地区特征的体育名师专业素养结构亦不明晰,导致全国体育名师培养的同质性。时至今日,该方面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周登嵩等[2]从“德”“才”“能”“名”等方面初步构建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标准框架。也正如该研究所认识到的:“任何标准都是动态、发展的,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开放体系;而学校体育实践是丰富的,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面对变化中的环境和对象,体育名师理应时刻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其标准无疑需做出相应的修改与调整。”因此,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得到明晰,即中小学体育名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是怎样的?是否表现出地区特征呢?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2年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中小学“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着力在全省选拔一批师德高尚、专业素养优良、发展潜能强劲的优秀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与校长,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及校长队伍水平。截至2017年,浙派体育名师培养工程已全面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作为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其专业发展是否打上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3]的浙江精神烙印。基于此,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尝试探索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的专业素养,在夯实不同地区体育名师培养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浙江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特征的理论框架

    扎根理论本身并不是理论,而是用来发展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的具体化。主要通过访谈和观察收集某一主题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归类、编码合成试探性的理论,然后收集更多资料重复和持续进行这一过程,不断修正、完善内容体系,从而建立起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的相关理论。研究采用凯西·卡麦兹的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搜集、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和理论编码等步骤,借鉴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分别对3位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形成个人专业素养理论,再通过他们之间的比较、整合,形成关于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论构建。

    1.1? 研究样本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以体育名师相关概念为依据,通过寻找在浙江省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影响度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分别是董玉泉、余立峰、莫豪庆3位老师。3位老师在教学成绩、科研成果等方面具有突出成就,是浙江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带头人,对浙江省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1.2? 研究过程

    1)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一,在访谈前明确访谈的主题是:回顾各位名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专业素养的发展变化,并谈谈对“体育名师”的理解和认识。第二,确定访谈提纲的设计原则:首先,访谈的问题提纲要咨询相关教育专家的意见;其次,在访谈时,结合访谈对象不同特征围绕主题灵活调整访谈问题,从而确保访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终的访谈提纲包括“您为何会选择体育的道路并如何走向体育教师岗位的?可以谈谈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深刻回忆么?初任教师的那几年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等17个问题。第三,提前与3位老师取得联系,确定访谈意愿、访谈时间、地点,访谈时间都在90~120分钟左右。第四,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分别得到13 073、11 190、12 103个字,共计36 366个字的文本材料。

    2)初始编码。

    在对访谈资料的初始编码时采用逐句与逐段编码相结合的形式。在初始编码中,首先梳理出3位老师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和观念,并以事件、观念、行为等命名。如将董老师说的“体育是我从小就喜欢的,因为我的身体素质也不差,当体育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这句话,以“从业动机”命名建立节点。在分析其他两位老师访谈内容时,将与“从业动机”相关谈话内容同样归属到这一个节点。最终从访谈资料中提取出220句话以及段落作为初始编码的来源,然后对这220句话进行语义概括,共形成101个“语句”编码和35个概念性的“词语”编码,在Nvivo8.0软件中共形成136个节点。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部分初始编码进行简要列举(见表1)。

    3)聚焦编码。

    聚焦编码是为了将初始编码进行聚类,整合出更具指向性、选择性和概念性的编码。在聚焦编码中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一级节点进行编码,建立起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类属。如将“职业发展动机”和“职业认同感”合并为一个类属,命名为“职业动机和态度”。本研究通过对初始编码的整理,共获得“从业动机、职业情感、教育观念、实践观念、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 体育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社会交往与组织能力”等9个聚焦编码,这9个聚焦编码也是分析3位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特征的基础。具体编码情况如表2所示。

    4)轴心编码。

    轴心编码便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4]。本研究结合以上9个聚焦编码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潜在逻辑,搭建4個更加概括性的轴心编码,分别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追求价值体现的职业情感和动机;以生为本,以身示范的教育理念;深入旧知,探求新知的专业知识;继承创新、灵活运用的专业能力。具体编码情况如表3所示。

    5)理论编码。

    经过轴心编码后,理论编码便“是让这些类属之间可能的关系变得具体化”[5],也就是为经过轴心编码后的各类属寻找一个可以统领它们的“核心类属”。该类属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以期更好地拓展或创新原有理论认识。前面提到,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会受到当地区域文化的影响,其专业素养会带有一定的区域文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理论编码时将“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追求价值体现的职业情感和动机、以生为本,以身示范的教育理念、深入旧知,探求新知的专业知识、继承创新、灵活运用的专业能力”这4个聚焦编码与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为标志的浙江精神相结合,最终形成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类属: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特征——炽热、务实、趋新、巧用。至此,本研究已完成对3位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结构理论框架的搭建,形成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结构的扎根理论,即4特征4维度8指标的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结构。其中,4特征4维度是指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务实的教育理念、趋新的专业知识、巧用的专业能力等4个富有浙江精神特征的中小学体育专业素养,8指标分别指职业发展动机、职业情感、教育观念、实践观念、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体育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见图1)等。

    2? 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的具体内涵

    2.1? 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追求价值

    入职动机和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是教师进行职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教师能否进入专业领域以及专业发展最终程度的重要因素。3位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高度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立志为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发展做出贡献。他们都是充满正能量,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体育教师。“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浙江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体现了一种“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特别是董玉泉老师之所以能成为浙江中小学体育教育领域卓越型人才,成为浙江省体育名师队伍中的典型代表,主要源于他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想要为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感已经达到炽热的程度。在访谈开始之初问董老师“您为何会选择体育道路?”他说:“体育是我从小就喜欢的,当体育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是在1964年走上教学岗位的,这条路走了28年。在这期间,我曾有过多次选择非体育道路的机会,但我都没有去。”这是为什么呢?董老师说,因为他把精力全部放在体育教学工作上了。从始至终,体育教师这个职业在董老师心中都是最重要的。就算退休后,董老师也不甘于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是经常奔赴体育教学一线,给各地区的体育教师上课,做教学示范。董老师说:“我热爱体育教学事业,我愿意为本职工作拼搏并奉献自己的一生,而且我也是这样做的。”余老师也说:“到这个单位之后就一门心思做教学,注意力集中了,思考问题也比较深入了。所以会觉得越做越有味道,也越来越能体会到董老师为什么这么愿意做这个事情。一件事做的时间越长,感情就越深,这是每一行业都有的规律。”看的出来,3位浙江省体育名师对体育教育事业炽热情感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们个体本身坚守的性格特征的必然。董老师是个富有正能量的人,他自始至终对体育教育事业那份无限纯粹的热爱源于他热爱体育运动、热爱生活的天性,而余老师和莫老师从入职初期不甘心做一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到今天愿意把体育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与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是分不开的。炽热的职业情感也是体育名师在情感上区别于一般体育教师的主要特征。

    2.2? 务实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以身示范

    教育理念在名师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3位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名师不仅具有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倡导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教育观念,还在脑海中建立将这些观念真正落到实践的具体工作思路。这是一种卓实的教育理念,这与“浙江精神”中“讲求实效”的文化内涵相一致。他们常用行动表达对学生的爱,也是一群将教育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的体育教师群体。他们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教师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教育的发展,必须在不断继承与改革中进行。为落实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实践问题进行及时反思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优秀教师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3位浙江省体育名师以生为本、以身示范的教育理念在他们名师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趋新的专业知识:深入旧知,探索新知

    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是名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3位老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趋于实践的需要,他们的体育专业知识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教改的深入对体育专业知识储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为丰富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体系、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以及自身对知识的极大渴望,仍旧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学习体育前沿知识。可见,3位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名师具有趋新的知识观,在职业成长发展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注重把握体育前沿知识为体育教育工作服务,充分体现“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都是具有终身学习观念且善于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体育教师。除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董老师长期坚持学习积累使得他具备全面的教育学科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也成为他形成独特教学艺术风格的重要源泉。从此可以看出,董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之所以有如此高深的造诣,一方面与董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异于常人的天赋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更离不开他为追求体育教学艺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3位名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不断渴求是他们能够在体育教学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重要原因。

    2.4? 巧用的专业能力:继承创新,灵活巧用

    体育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水平是影响教师能否成为名师的关键因素,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与组织能力是决定名师能否在工作上有所建树的決定性因素。3位教师在4个方面均有涉及,但侧重的程度有所区别。董玉泉老师之所以能被誉为“浙江省学校体育界的泰斗级人物”,主要源于他高超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育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独特体育教学艺术风格。以余老师和莫老师为代表的新浙江省体育名师在研究与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强。他们在继承以董老师为代表的老一代教师上课中“严谨而不失灵活”的教学艺术风格之外,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开拓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具体策略,为浙江省体育教学艺术风格增添“精细、灵性”等新元素。因此,新一代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名师具有巧用的能力观,这与浙江精神中“勇于创新”的文化内涵相一致。

    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的探索为我们展开一幅彰显“浙江精神”的教师专业发展画卷。无论是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务实的教育理念,还是趋新的专业知识、巧用的专业能力,“务实勤奋、稳扎稳打是浙江名师的最大共同点”[6]。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现代化需要每一位教师立足自身岗位,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勇于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创新,脚踏实地朝着各自心中的“教育梦”迈进。正如访谈中董玉泉老师所言:“从当体育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摘录报刊资料,保持每天想到一点点,每天写下一点点,每天反思一点点,每天领悟一点点,每天学到一点点,每天成功一点点的习惯。”每一位中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有一个梦想,一个成为体育名师的梦想,这是一个大大的中国教育梦。

    参考文献:

    [1] 方健华. 名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影响因素与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1(Z2):70-78.

    [2] 周登嵩,张惊涛. 论体育名师的标准[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2):9-16.

    [3] 胡建. 浙江精神的科学定义与“窝缘性”文化心理之克服[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6):86-91.

    [4]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3.

    [5] 凯西·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边国英,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80.

    [6] 童富勇,陈其云. 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师的调查[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