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中国-东盟口译员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口译员在翻译时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并对翻译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依据目的论探讨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目的论;东盟;口译;跨文化障碍
【作者简介】周密,南宁学院大学外语教研室。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宁学院教授培育工程项目(副教授层次)“中国-东盟口译员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应对策略研究”(编号:2019JSGC16)的成果。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各种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作为沟通的桥梁,口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盟包括越南、泰国等十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口译工作者在翻译时一定会出现跨文化交际障碍,如何能灵活应对问题,准确传递信息就成了口译员所要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东盟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1.语言障碍。英语是中国-东盟各国交流的工作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也受到各种语言的影响,衍生出不同的变体。在英语不是母语的东南亚国家中,由于受到本国母语的影响,很多人说英语时在语音、语调、用词和语言习惯上都存在着差异,这对交际能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口译员一般主要以标准英语训练为主,在听到非标准英语时,势必会产生听力上的困难。因此,作为口译员,在面向东南亚国家做口译时,首先要掌握各地方英语发音的典型特点,熟悉其口音,听懂具有特色的各种英语变体,这样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2.社会文化习俗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由于所处环境、文化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这体现在礼仪、问候、禁忌、话题选择等多个方面。同时,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延续时间长,多民族共存,文化多样,因此很多特色文化信息对于外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口译员参加各种外事和商业活动时,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传统,这就要求口译员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信息,通过灵活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保留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时克服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3.生活环境造成的文化障碍。语言通常来自客观世界,是种种社会现象的直观反映。由于外部生活环境的不同,词义的差异、空缺也就产生了。例如,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很多人也就不知道什么是“馒头(steamed bun)”,什么是“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因为在英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在翻译时不能简单直译,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中很多词语都和“吃”有关,比如“吃闲饭”“秀色可餐”等,而这些表达在英语当中,是很难找到对应词汇的。同样的,东盟十国为东南亚国家,在生活环境上与中国存在着差异。例如泰国是一个临海的热带国家,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了泰国人民对酸味和辣味的依赖。泰国最有名的菜“冬阴功”是根据泰文发音翻译过来的,而实际上它就是一道酸辣海鲜汤,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加以说明。
二、目的论概述
功能主义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翻译研究功能学派代表理论之一。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行为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传统的翻译理论坚持以原文为中心,源语为中心,而目的论突破了这一局限,不再盲目追求译文和原文的等值,给予了译者更多的自主权,它更加注重在实践中,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可由译文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译者可以根据需要对原文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地调整与选择。可以看出,目的论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环节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的空间。在指导翻译实践中,功能目的论有三大原则,分别是: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认为,任何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翻译方法和翻译所采取的策略都是由预期目的和功能所决定的,这是衡量一个翻译最终是否成功的标准。连贯性原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能适应译语接受者的生活阅历、文化程度等需求,在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性原则指的是译文需与原文保持语际连贯一致,在译者进行口译时,译文与原文在一定程度上要相呼应,但忠实的程度取决于翻译的目的以及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而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从属于該原则。
三、目的论对中国-东盟口译员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目的论的基本要求和其三大原则出发,从前文可知,目的论对口译员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口译员广泛存在的种种跨文化交际障碍。而这些障碍,是可以根据目的论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应对的。
1.增译。通过注释性的增译,即对一些带有源语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在翻译时适当阐述,或者增加一些内容,辅助翻译。
例:欢迎大家来到南宁!南宁历史悠久,从秦朝开始就有记载,历经多个朝代。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2005年,城区重新划分,设有青秀区、良庆区、西乡塘区、邕宁区、兴宁区和江南区;2015年,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
口译:Welcome to Nanning city, everyone! It has been recorded since the Qin Dynasty and has gone through many dynasties. On December 4, 1949, Nanning was liberated. In 2005, the urban area was subdivided into 6 districts, including Qingxiu District, Liangqing District, Xixiangtang District, Yongning District, Xingning District and Jiangnan District; in 2015, Wuming county was abolished and Wuming District was established.
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关于南宁的介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经常被提及。在这段口译文中,罗列各个行政区是为了把具体情况呈现清楚,这对中国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但对外国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域划分。根据目的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译员需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贴近对方的思维习惯。因此,本译文增加了“六个行政区”这一信息,通过增译的方式突出这一概念,符合外国人简单、开门见山的思维方式,便于其理解。
2.省略。应对跨文化交际障碍时除了增译这一翻译策略,省略也是另一个非常有效的翻译策略。省略翻译法即删去一些反复累赘、违背译文表达习惯的可有可无的词。因为在口译中,内容往往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甚至包含古诗词,而这些对于外国人来说难以理解,会产生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省略法,把这些部分省去不译,但并不是删去原文的思想内容,而是为了便于目的语听众理解,符合目的论原则。
例:青秀山公园是南宁市最著名的风景区,总面积4.07平方公里,绿地面积25000平方米,园区内山峦起伏,群峰叠翠,泉清石奇。山上还建有观光缆车,可一饱湖光山色,被评为广西十佳景区之一。
译文1:Green Mountain Park is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 in Nanning, with a total area of 4.07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green area of 25000 square meters in the park. The hills are undulating, all the hilltops are covered with green trees. The spring is clear and the shape of the stones are various. There is also a sightseeing cable car built on the mountain, with which you can enjoy the scenery of the lakes and the mountains. It is rat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scenic spots in Guangxi.
譯文2:Green Mountain Park is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 in Nanning, with a total area of 4.07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green area of 25000 square meters in the park. It is covered in vast greenness, springs and rocks. There is also a sightseeing cable car built on the mountain, with which you can enjoy the scenery of the lakes and the mountains. It is rat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scenic spots in Guangxi.
原文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四字格行文方式,渲染了一幅如画的美景。但若直译过来,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这些华丽的辞藻不仅表达不出本身的文化意境,冗长难懂的描述很可能会让外国游客失去耐心,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虽然忠实原则要求译员在进行口译时,译文要与原文在一定程度上相呼应,但在目的论理论中,忠实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所以从目的原则考虑,在这里我采用了省略的翻译策略,去掉了修饰的部分,提炼出了具体物象“群峰”“泉水”“石头”,并将它们逐一译成“vast greenness, springs, rocks”,使译文更加直观简练,便于游客抓住关键信息。
3.改译。下面以具体口译实践为例。
例:请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这是我们能给的最终报价了,如果觉得不行,我们就不做了。
译文1:Please don' t waste our time any more, this is the final offer we can make, otherwise, we will stop our business.
译文2:We would like to say that time presses and it is unwise of you not to accept the best offer.
从这两个译文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译文1的语气十分强硬,不给人丝毫余地,很有可能会造成不欢而散的局面。而在译文2中,不仅把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我们不会再让步”表达清楚了,语气上也缓和了很多,为双方留有余地。从策略上看,译文2把源语中强硬坚决,没有一丝余地的部分省略掉,而改译成,符合目的论原则,也更合适。
四、结语
作为合格的口译员,要以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并提供满意的口译服务为最高宗旨。本文从目的论的基本要求和其三大原则出发,结合中国-东盟跨文化交流中的口译实践实例,提出了应对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口译策略,对成功实现口译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制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冯建中.口译实例与技巧[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 2007.
[3]王隽雅. 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J].商场现代化,2011(8).
[4]许艳.商务口译案例辅助教学模式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