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本解读
内容摘要: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丁肇中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希望中国学生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而进行的一次演讲。笔者从文体、特点、写作背景、主题和艺术表达等五个方面对此文进行了剖析,从而深入解读文本。
关键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主题 文体
一.文体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属于交叉文体,即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议论文。
(一)议论文
人教版是以主题组元的,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求知与读书”,同时本单元又是全套教材中唯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单元学习目标为:“通过阅读随笔和杂文,学习严谨、生动的论述语言,学会区分文内的观点和材料,进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作者论述的观点做出判断。”
李世萍提出要“继续提高举例论证道理的能力”;刘萍萍认为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是学习本文的侧重点,具体到文章而言,一个是王阳明“格”竹子的例子;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例子。冯慧敏、崔海军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的教学反思中都持有此篇文章是属于议论文的观点。
(二)演讲辞
语文版教材是以文体组成单元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收录的文章都是风格各异的演讲词,其中包括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以及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等。“把握演讲词的主旨,感受其中的激情,品味语言的平实严谨,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张慧聪首次提出此文属于演讲稿,“劝说读者与作者采取相同的态度或行动”是发表演说词的主要目的,并认为这篇文章只是一个通俗易懂的宣讲,“印证”即举个例子证明与事实相符,使道理通俗明白,是宣讲的主要方法。[1]在部编版教材出来之后,众多学者如袁贞宏、贾敏、王艳霞都纷纷提出此文属于演讲稿。
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所体现的演讲辞的特点
(一)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辞是为了说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观点和态度,谈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故内容、观点和材料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如文章的标题和文末提到的“我们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观点的提出源于作者自己的现实生活,即作者国内外不同教育的感受而提出来的。
(二)情感上的说服性
打动听众,使听众对自己演讲的观点和内容产生认可是演讲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演讲必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文中引用的古人古语,“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以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还有具体的人物的例子及作者求学的例子,这些都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场合和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符合。作者面对的是中国的大学生,所以教育方面的例子也就成了作者选材的主要内容,如文中提到的自己求学经历和王阳明的学习过程。
三.写作背景
丁肇中通过自身的治学经验,面对中国学生缺少实际操作能力、高分低能的现象,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端而进行的一次演讲,并站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格物致知的新内涵,并明确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是现代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具体来说如下:
(一)“格物致知”含义在中国的发展
“格物致知”,既是格言又是成语,意思是从探索(格)物体(物)中得到(致)知识(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思是推究事物才能获得有关事物的知识。“格物致知”揭示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实地探查即實验就是现代学术的基础。[2]
汉代很少有学者单独讨论《大学》,唐宋由于受到佛学的影响,《大学》开始受到关注,也赋予了“格物致知”新的内涵,宋代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程颗提出本体要物澈明,一本无待;程顾提出以工夫积累为手段,体悟本体为目的。杨时将二程理论调和。
明代的学者以王阳明为代表对“格物致知”的含义从本体与工夫上进一步完善,明代的中后期,朱王两种格致学说有融合之势。清代舍弃宋王之争,实实在在地格物。可见,随着时代的不同,“格物致知”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3]
但传统教育思想下的“格物致知”,更多的是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下被束缚了,其目的也不再是寻求新知识,“自我检讨”的途径代替了“实地实验 ”。
(二)作者个人经历
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出生后两个月回到中国,因为丁肇中的父母忙于工作,所以丁肇中几乎是由外祖母抚养长大的,性格刚毅果断的外祖母是一个中学的教师,外祖母常和丁肇中讲起艰苦岁月中窘迫的生活,所以外祖母对丁肇中在一丝不苟的实验和缜密组织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因为受到中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正如文中提到的,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所以丁肇中才意识到两种教育的不同对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影响。他发现用中国教育的传统思想去进修和学习,是不能做研究的。之后转变自己的思维,在研究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硕果。文中他提到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三)中国的科学研究现状
中国学生念功课的成绩好,考试成绩也高,但在研究工作中拿主意时常常就会犹豫不决。丁肇中外出求学的这些年,他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学生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支配,导致他们偏理论轻实验。
(四)出版刊物
文章提到“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可知作品发表在《瞭望》周刊,推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为周刊的创办宗旨,当刊物出版海外时,邓颖超提出,《瞭望》海外版应当成为海外侨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外籍华人和各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传播友谊的‘桥梁,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的纽带。[4]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此刊物的征文活动,丁肇中在会上提到,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格物致知,强调从探查物体中得到知识,他希望科学实验精神是中国学生要重视的。
四.文本主题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本主题,在文末作者提到,无论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要培养实验精神需保持怀疑求真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真相靠实践。诸多学者持有相同观点,如崔海军提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联系自己的现实和经验提出论点,表明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刘萍萍也提到本文启示我们应在自然、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保有怀疑求真的态度。[5]
五.文本的艺术表达
(一)结构特点
1.独特的开篇—结合自己的受教育情况
为了“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这个问题,丁肇中在文中首先谈及自己所受的教育情况:我的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正是因为受到中西兩种不同的教育,自己才能深入地了解两种教育的不同,才有发言权。
2.说理过程的紧密
分析文本内容,第一到第二自然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分析问题,提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第六到第十二自然段解决问题,论述了创新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丁肇中先生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思路来进行演讲的。
(二)语言特色—通俗易懂
本文虽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便于听众接受。首先,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文中提到自己初到美国念书攻克物理时的彷徨,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第二,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事例的运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谈到儒家对待实验的态度时,作者举出王阳明七天格竹子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
(三)说理方式多样
1.引用古语
第二段中《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第三段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王阳明苦思头痛“格”竹子最后失败的事例,得出探讨自己的道理是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得出,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道理是实验的过程,而不是消极的观察。
3.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
上述提到王阳明“格”竹子和通过实验了解竹子的事例,可知前者是反面事例,后者是正面事例,采用正反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使人信服。
4.运用对比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获得知识,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知识要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从而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文献
[1]韩向东.演讲教学文体个性的迷失与重构[J].语文建设,2016(16):13-15+19.
[2]张聪慧.这是一篇演讲稿——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7):29-30.
[3]邝宁.“格物致知”说哲学省察[D].山东大学,2015.
[4]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讲话(摘要)[J].瞭望周刊,1991(44):20-21.
[5]刘萍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J].语文教学通讯,2002(13):38-41.
(作者介绍:刘璇,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