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人文气息 优化历史课堂
廖秋萍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几代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历史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学历史课程教育严重缺失人文气息,这是绝大多数历史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为此,转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而在这过程中历史教师如何实现自身角色的多种转变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人文气息;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67-03
中学历史课程教育旨在引领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它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历史。在几代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历史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历史这门最具内涵、最为深远的学科在当今的中学教育体系中却遭受冷落。
历史课堂教学是学习历史学科最直接、最深刻、最有效的方式,但当前的历史课堂却不尽如人意。2018年10月,笔者对某校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49.8%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的板书”,而不是主动探讨问题;有70.2%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考前临阵磨枪就行了;还有许多学生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这其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中学历史课程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上课玩玩,课后了了,考前背背,考后甩甩”。
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究竟缺失了什么才导致了如此现状?如何实现转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这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人文气息是导致历史课堂现状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教学中,为何内涵丰富、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如此缺乏“听众”?为何“读史使人明智”这句具有感召力的名言也无法使学生增加对历史课的兴趣?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人文气息。教师照本宣科,重历史知识讲授而轻思辨能力培养,使得历史学科在学生面前就像一具千年“木乃伊”。在历史教學中,教师如同“嚼蜡”,学生如听“天书”。另外,教师的授课缺乏了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关照,脱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具体看来,历史课堂缺失人文气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人”
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拥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不出来。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在历史课堂上,“知识”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而教师成了唯一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沦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是知识的传递工具与接受机器而已。就此而言,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工具,而不是真正有生命意义的“人”。
再者,有些教师将历史课完全窄化为只是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对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与死记硬背。这样传授的历史知识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和情感,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知识点、知识线或者知识面了。就此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教师自己把原本“活生生”的历史抽去了灵魂而教“死”了。
(二)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情”
所谓“情”,即情感,如果历史教育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生命。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往往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比如,教师严格按照教参规定的内容授课,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学生提出的现实而新颖的问题置之不理,使学生想说的话不能或不敢表达出来,这就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封闭不交流的状况也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从这个层面上说,教师似乎并没有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甚至连教师自己也是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在这样的课堂里,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的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缺少情感交融,人性的光芒被遮蔽,其固有的生命价值就会得不到确认。最终,“情感”也就被异化为是一种简单和可怜的认知工具了。
(三)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魂”
如上问卷调查所示,某校居然有高达70.2%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甚至有部分中学生认为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这些观点都从侧面反映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缺乏“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们“读史”时不加思辨,“读史”后毫无感悟,那么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明智”。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想”,有所感悟,生成智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应当是贯穿于历史课堂的“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就必然是“死”的课堂和“无用”的课堂。
正是因为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气息的缺失,导致当今历史教学中出现教师讲得起劲,学生背得卖力、考后忘个干净的现象,以至于许多学生逐渐远离历史、厌恶历史,使历史教学出现了人气渐失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改弦易辙,还历史课堂以生气,还学生、教师以生气。
二、实现历史教师角色的多种转变是改变历史课堂现状的重要途径
(一)历史教师要实现从教学主体到教学主导的转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课堂上讲述时间过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地认识主体、尊重主体。
1.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即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改变以往“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让学生在自身的體验中学习历史。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认识主体,教师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陈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提升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例如,在笔者的一次历史小制作活动课上,学生都拿出了自己用橡皮泥模仿制作的形形色色的商周青铜器和秦始皇兵马俑。整节课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师生共同感受着中华民族先民们的聪明与才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尊重主体
尊重主体,即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教师提出问题时,突然有学生答出一个似乎很离奇的观点,有时会引起哄堂大笑。其实,这种想法一般极具创新性。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这些思维火花,因势利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辽、夏与北宋的和战》一课时,笔者提问学生:“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辽宋议和与宋夏议和呢?”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北宋为什么不挑拨辽和西夏的关系,让他们大动干戈、两败俱伤,从而使自己渔翁得利、坐享其成呢?”全班学生听到这一观点后议论纷纷。笔者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独到见解,然后引导全班学生结合三国鼎立的形成及国家之间的制衡因素进行讨论,既使课堂氛围活跃,也促使学生对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尊重主体,教师还需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微笑,多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多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多讲一些鼓励性的话,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进而积极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有趣”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主体”不是完全的“学生活动,教师旁观”,“教师是主导”也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教师从旁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需从主宰的位置上退下来,树立一种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
(二)历史教师要实现从知识的传播者到学习的启迪者的转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缺乏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那么历史课堂如何才能启迪智慧,使学生学会学习呢?
既然历史是一门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学科,那么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并能拓宽教材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进而创造性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角色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启迪者。教师可以结合时代热点,用历史观点来分析问题。这样,既使历史知识贴近了现实生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到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等,努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中,走近历史、亲近历史、感28。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历史课中除了能了解到过去的人和事外,还能用从历史课中总结到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历史教师要实现从提问者到解疑者的角色转变
目前,虽然许多课堂教学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教师总是问题的提出者,学生要按照教师设计的提问来学习,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来学习。所以笔者认为问题的提出者也应包括学生,教师应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研究问题。最后,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图片,然后假设教师是甲骨文和青铜器博物馆的解说员,学生是游客。游览的过程设计和实验结果如表1。
通过上述实验,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的教学情境,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同时营造出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学有所得。
(四)历史教师要实现从学生观点评价者到学生观点归纳者的转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当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指出缺陷,最后再强调书本的“定论”,只要是与“定论”相违背的观点都一概否定。这往往会打击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大大局限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要敢于否定传统观点,新教材也不再提出所谓的“定论”。如教师在讲授《六王毕,四海一》一课后,出示讨论题:“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于秦始皇,你有什么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发表见解。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不应做出评价,而应加以整理和归纳。这是因为,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并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不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而且会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通过归纳观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系统的认识。
综上,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严重缺失了人文气息,要改变这一现状,历史教师必须实现自身角色的多种转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重任,需要更新观念、反思传统,以学习为舟、以研究为桨、以人格为帆。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使历史课堂教学走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德显.课堂秩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F.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李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