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龙海霞 马淑琴

    

    

    

    〔摘要〕目的:为了解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SCL-90对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330名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新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和偏执四个因子上与常模差异显著;(2)初一与高一学生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3)中学新生在恐怖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3.000,p<0.01)。结论: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焦虑和恐怖方面,且在恐怖上存在性别差异。

    〔关鍵词〕中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一;初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5-0021-05

    一、引言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充满“狂风暴雨”的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面临着身体发育的急剧成熟和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比如争取独立、想要逃离父母的管束,比如孤独、压抑、不愿敞开心扉,还有叛逆等。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如亲子冲突、同伴关系、网络使用问题、学业压力等。已有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5]。不论是从小学升入初中,或是从初中升入高中,都将面临学习任务加重,人际关系变化、环境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更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前关于中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很少有专门针对中学新生进行的心理测评,本研究就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新生进行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了解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适应状况,并为将来的新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在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一、高一年级中,随机发放问卷330份,在剔除有明显作答倾向、重复作答的问卷后,得到有效数据311份,有效率为94.24%,其中初一155人,高一156人;男生122人,女生189人;初一年级学生年龄集中在12岁、13岁,高一年级学生年龄集中在15、16岁。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6],由90个项目组成,分为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和1个其他因子。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在本研究中,SCL-90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9,说明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三)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 SPSS 22.0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检出率分析

    按照全国常模总分超过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筛选阳性[6]。结果显示:初一阳性项目人数为60人,占初一总人数的38.71%;高一阳性项目人数为72人,占高一总人数的46.15%。在总共311名被试中,阳性项目人数为132人,占总体的42.44%

    (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1.中学新生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中学新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和偏执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人际关系(t=-3.353,p<0.001)和偏执(t=-2.865,p<0.01)两个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常模,在焦虑(t=2.829,p<0.01)和恐怖(t=2.661,p<0.01)两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常模,具体见表1。

    2.初一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初一年级在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956,p<0.01);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698,p<0.01),具体见表2。

    3.高一各因子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高一年级学生在强迫症状、焦虑因子上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即在强迫症状(t=2.060,p<0.05)和人际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632,p<0.01);在偏执因子上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即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117,p<0.05),具体见表3。

    (三)初一年级与高一年级在SCL-90各因子的差异比较

    初一与高一学生在SCL-90因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具体见表4。

    (四)性别差异

    1.中学新生的性别差异

    中学生在SCL-90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即女生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t=-3.000, p<0.01),其他则无显著差异,具体见表5。

    2.初一学生的性别差异

    初一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均p>0.05),具体见表6。

    3.高一学生的性别差异

    由表7中可见,高中女生的躯体化(t=-2.216,p<0.05)、恐怖(t=-2.350,p<0.05)等两个因子的均分显著地高于男生。

    四、讨论

    (一)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11名被试中,阳性项目人数为132人,占总体的42.44%,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低。将中学新生各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发现,中学新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和偏执四个因子上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一新生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分低于常模、在恐怖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高一新生在偏执因子上得分低于常模,在焦虑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说明中学生人际关系良好,不存在偏执问题;同时也说明其焦虑和恐怖问题严重。这一结果与方拴锋[7]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其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在焦虑和恐怖方面存在问题。而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都可能成为引起新生焦虑和恐怖的原因,比如学业压力、社交恐惧以及离开父母照顾独自住校生活等。

    此外,此次调查中得分最高的三个因子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和敌对,这一结果与姚立新[5]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中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是强迫[8-9],主要表现为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为了寻求关注或认可,会有意无意地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 [10]。人际关系一直是学生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通常认为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难免会因为人际关系而不自在,但在此次调查中,交大新生并未显示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中学读书多选择“就近入学”,即使刚升入初中或者高中,周围也有一些自己以前认识的同学,故交的存在能够缓解处于全新人际关系中的不适应焦虑。而且对高中生而言,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初中学校就读,相同的学校环境和熟悉的同学、老师也有助于其更快适应。敌对常表现为容易烦恼和被激怒,以及一些破坏性行为,如乱摔乱砸东西等。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可能是造成其敌对性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初一年级与高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初一与高一学生在各因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初一新生与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这一结果不同于胡宗凯等[11-12]

    的研究,他们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降低,且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初中。也不同于姚立新[5]、魏云花[13]的调查结果:在高中生中,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但这一结果符合陈永进等[14]的研究。引起不同的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也有所不同。另外初一学生(12至13岁)与高一学生(15至16岁)虽然存在年龄差异,但都处于青春期,面临的问题也比较类似,影响情绪和心理的因素大多集中在学习压力、亲子关系、同伴交往等方面,故而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存在明显差异。

    (三)不同性别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新生在SCL-90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在恐怖因子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这与叶英姿[10]、吴翠平[15] 、吴婷[16]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性别差异日益明显,不仅表现在生理上,还表现在心理上。主要是由于女生内心细腻、敏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敏感性比男生要高,情绪反应也要大于男生,所以更可能对一些场景和物体产生恐惧。尤其是作为新生,刚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对于环境、学习和新同学的不适应,容易唤起女孩子的恐惧心理。

    除此之外,高中新生在SCL-90躯体化因子上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的躯体化症状比男生明显。虽然男生、女生在这一阶段都经历着身体的急剧发展,但相对男生,女生的生理问题更多,也更在意外部的生理变化,比如长青春痘、发胖明显、胸部的发育和月经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女生对自己躯体、外貌的过分关注,甚至因为某些负向变化而自卑,从而表现出躯体化症状。

    五、结论

    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焦虑和恐怖两方面。

    初一与高一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

    高中新生在恐怖方面存在性别差异;高一女生在躯体化与恐怖方面问题比男生严重。

    六、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应有的软硬件设施,建立良好的心理预警系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第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学校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人际沙龙的同时,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将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训练学生的一些心理技能也是必需的,比如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等可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第三,学校可进一步建立“家校同盟”,旨在共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学习。最后,加强朋辈辅导的作用,在每个班设定“心理委员”或“心理支持小组”,并定期开展培训,让学生之间能更好地相互支持、相互开导。此外,学生社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人际圈有利于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解决问题。

    (二)针对性别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

    从初中开始,学校会陆续开展专门的“女生讲座”,讲座的内容多是关于“生理知识”、“两性关系”、女生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然而对于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合理应对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困扰、情绪等内容,“女生讲座”并没有很好地讲授。由此,希望学校在加强全体学生心理教育的同时,应该就男生、女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不同的主题教育,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才更有利于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关于“人体构造教学”和“性教育”在中学时代是十分薄弱的,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也值得进一步努力。除了针对性别差异开展心理教育之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来源、家庭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总之,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同,疏导和解决的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三)加强学生对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

    由于心理测验的滥用现象严重,有部分学生已经完全不相信测验或者在填写问卷时存在明显的社会赞许效应,这提醒我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测验观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也十分重要。此外,相关人员在使用测验时也需要持有正确的“测验观”,不能过于依赖测验结果,如何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测验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才是关键,注意不要让约谈成为学生的额外压力。

    (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氛围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中学生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布郎分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每个人都生存于相互聯系和相互嵌套的微系统(家庭)、中间系统(比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的联系)、外层系统(比如父母工作环境)和宏观系统(比如文化背景与社会阶层)之中[17]。这一理论表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受到许多环境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所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更涉及家庭氛围、学校环境、社会风气等众多方面,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营造青少年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路平,葛秋风,郭辽朴.漯河市154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6(1):52-55.

    [2]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226-228.

    [3]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88-90.

    [4]张璐.西北地区某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8-80.

    [5]姚立新.浙江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浙江教育科学,2019(3):3-6.

    [6]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学,1984(2):68-70.

    [7]方拴锋,经承学,王琳琳.南宁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5):565-567.

    [8]李洁,王慧玲.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4):208-209.

    [9]罗文伟,张瑞芳,陈军乐,杜勋.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心理亚健康现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427-1428.

    [10]叶英姿,兰景艺,胡思丁,陈晓耕,严伟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2):162-164.

    [11]胡宗凯. 2006年-2016年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元分析[D].锦州:渤海大学,2018.

    [12]刘永军,冯丹,佘兮,陈萍,张庆玲.4022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5):629-633.

    [13]魏云花.甘肃省皋兰县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29(6):57-59.

    [14]陈永进,卢康健,巫田森,董美丽,程魏.重庆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5):615-618.

    [15]吴翠平,娄晓民,戚珊.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491-1492.

    [16]吴婷,李湘.新疆区内初中班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为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7,33(3):31-35.

    [17]刘杰,孟会敏.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250-252.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1756)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