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模式下教师职业角色的困境与重塑
曹纯惠
摘 要:人机协同模式是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产物,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人机协同模式的形成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教师角色带来困境。文章对当前人机协同模式下教师职业的角色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职业价值的困惑,二是如何与机器共处,三是如何与学生相处。并对人机协同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重塑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教育育人本质的强化及其功能转向,让教学过程变得智能化、数字化与个性化,让教师角色指向学生的心灵与未来。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机协同;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TP18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4-0001-05
智能时代的来临,在革新传统的同时也冲击着人类现有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将不再是新鲜事物,人机协同模式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产物。那么,我们难免会产生疑问: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是否意味着教师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BBC基于牛津大学卡尔·佛雷和米歇尔·奥斯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目前365种职业的未来“被淘汰率”中,教师职业的被取代率相较于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保险业务员、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和建筑师等而言最低,仅为0.4%。[1]可见,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取代教师的可能性极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而言不存在潜在的危机。
尽管科技不会取代教师,但科技会淘汰不运用科技实现自我更新的教师。若想实现智能时代下新型资源配置的整合与优化,个性化培养创新型人才,需创建人机协同的生态模式。人机协同模式的建立给教师带来了角色困境,对教师职业形态和角色重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文中也曾提到,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中,必须根据教育面临的各种新要求和挑战,不断反思教师的使命和职业。[2]本文对智能时代人机协同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重塑提出了部分见解,以期解决教师在新时代新模式下面临的角色困境。
一、人机协同模式的形成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21世纪是一个强调科技创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17日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致贺信,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科技的推动,使人类实现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同属科技发展的范畴,二者密不可分。信息革命解决了信息沟通的问题,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智能革命解决了机器拟人化和类人化乃至超人化的问题,解决的是机器与人的关系。从本质上而言,解决机器与人的关系就是要更好地解决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人工智能的意义所在。
经过计算智能时代、感知智能时代和认知智能时代三次浪潮后,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機器视觉、文本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代理、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应用性和实质性的发展。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教育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人机协同模式的形成
随着人工智能渐渐登上教育舞台,人工智能与教育逐步实现融合创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也让人工智能与教师的协同发展成为未来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大数据可以完成实时动态更新,人工智能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和批改作业。由此可见,智能时代带给教育众多的便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学生在面对庞大冗杂的互联网信息时是否能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机器人教师对引导不充分甚至出现错误教学情况如何处理,机器人教学能否很好地应对众多偶发事件等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往活动,教育不但要教而且要育,而机器人只能做到前者,因此,人类把教育完全交给“智能”是不大可能的。并且根据目前365种职业的未来“被淘汰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职业被取代的几率很小,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育人,是培养人的活动,仅靠人工智能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更加偏重于器械化的理性,是不会也不可能成为我们人类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所需的情感交流、日常交往、激发启迪、言传身教等能力是人工智能完全不可匹敌的,因此不会也不可能被替代。
学生的发展需要人的指导,需要有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教师指导,这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保障。再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需要借助人工干预或远程控制手段来弥补该阶段的局限性。因此,在未来教育中既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又要完成教育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建立人机协同模式,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倡导机器人教师与人类教师团结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实现将未来教育推向一个更高水平的智能高潮。
2.人机协同模式让教育更新、使教学更灵活
人机协同是人类与机器共生的一种模式,人脑提供方向和价值,机器提供数据和事实。二者之间协作共存、共同发展,以期产生1+1>2的价值。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4],让教师的指导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教师可以增进人工智能的教育智慧,增强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处理能力。人工智能和教师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机协同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根据机器智能由弱到强的智能性,可以将教师和人工智能(AI)的关系分成四个阶段,即AI代理、AI助手、AI教师和AI伙伴。
(1) AI代理
AI取代部分教师需要处理的低层次和重复性工作的智能形态,诸如布置和批改作业、阅卷评分、学生档案信息管理、家长信息反馈等简单事务。
(2) AI助手
AI作为教学助理身份出现在教师的常规教学中,辅助教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形态。教师可以利用AI实时监测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动作等功能,对学生的认知行为与情感动机进行分析和解读。
(3) AI教师
AI教师是一种人类与机器结合的超级教师形态,这类形态多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教师对特殊儿童学习方式的认知与理解难免存在困难,而AI教师恰恰能够发挥其优势,帮助教师解决相应的棘手难题。比如,目前ElSayed研发的智能分类系统,就可以用于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评估和诊断。
(4) AI伙伴
AI伙伴是当前最高级别的一种人机协同方式,它可以与人类教师进行社会互动与平等对话,实现民主交流。[5]
基于当前“弱人工智能”阶段的现状,人工智能和教师关系在教学中的应用多为AI代理和AI助手阶段,在未来将会进行持续性地超越。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智能教学明显较传统教学而言更为便捷、更加灵活,也更具针对性。
二、当前人机协同模式下教师职业的角色困境
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人机协同在为教师带来福音的同时,也让教师面临着职业角色的挑战,人工智能与教师关系“度”的把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现实问题。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建构的核心逻辑来自社会分工,每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都可能会破坏人类既定的分工关系。智能时代的来临,从原来的一间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到实现机器和人类共存的“双师”课堂,必将会导致原始的角色分工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把人机协同下的分工关系大致分成五类,即:全部分给教师、而人工智能仅作为旁观者,全部分给人工智能、而教师仅作为旁观者,大部分分给教师、而人工智能占小部分,大部分分给人工智能、而教师占小部分,以及教师与人工智能对半分。
倘若全部分給教师而人工智能仅作为旁观者,便不存在讨论智能时代下的教育问题。倘若全部分给人工智能而教师仅作为旁观者,便会直接撼动教师地位,让教师从“失语”走向“失业”,这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的,且与上文论述矛盾。倘若大部分分给教师而人工智能占小部分,那便谈不上实现真正的智能教育。倘若大部分分给人工智能而教师占小部分,则教师缺少话语权,存在感直线下降,权威和地位也受到威胁,最终将走向尴尬境地。倘若教师与人工智能对半分,简单地从中间切断过于鲁莽和绝对,无法实现真正的协同。可见,智能时代人机协同模式下的角色分工不是简单的1和0的划分,也不是纯粹的切割或者均分。如此,便使得教师遭遇职业角色困境,具体体现在教师需要明确新时代新模式下教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教师与机器该如何共处、教师和学生该如何互动等一系列问题。
1.新时代新模式下教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教育”的推进,远程教育发展迅猛。线上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打破了地区和时空限制,实现了跨区域性的新型师生对话。在美国,“在家上学”已在50个州全部合法化。[6]尽管我国还没有实施此类政策,但目前出现的像VIPKID、51Talk等一系列线上资源及交流互动平台已经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眼球,这种打破区域和空间限制的教育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和针对性的指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给传统教育方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教师的地位受到威胁。依赖传统方式开展教学的教师通常以满堂灌的形式完成教学,那么,智能时代的教育还能继续这样培养人吗?毫无疑问,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根本无法与机器相比拟。
智能时代的机器是知识和计算的强者,而人类整个大脑所储备的知识量远不如人工智能身上安装的一小块芯片多。既然人工智能技术如此先进,那么在人机协同模式中,教师有底气存在的理由何在?换句话说,教师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倘若教师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那么人机协同不会也不需要存在,最终将演化成人工智能的一场独角戏。因此,教师只有在新时代新模式下明确自身的核心价值,才能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使命感和尊严感,才能实现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2.新时代新模式下教师该如何与机器共处
人类认知、接纳、适应和发展新事物需要一定的过程,教师也一样。面对这样一位特殊的“新同事”“新朋友”,如何与其形成一种职业默契,如何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产生1+1>2的价值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机器没有情感,但是教师有;机器无法实现自我控制,但是教师有自制力。当我们听到人类社会首位人工智能公民索非亚发出要“毁灭人类”的声音时,内心不禁一颤。如果不能及时制止机器的此类不良“想法”,将会演变成一种灾难。与此同时,教师若一味地一意孤行,没有与这位“新同事”形成统一战线,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这样下去,不仅对学生的培养没有益处,还会在“双师”产生矛盾和分歧时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我们害怕教师与机器无法实现和谐共处,但是我们更害怕当教师还没有与机器和谐共处时,机器已经给孩子戴上了“紧箍咒”。因此,倘若解决不了教师与机器和谐共处的问题,危及的将不仅仅是孩子的未来,还可能是整个教育界乃至人类的兴衰。
3.新时代新模式下教师该如何与学生互动
人工智能作为高科技新兴事物的代表,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机器人教师不仅是知识广博的“百科全书”,还是功能多元的“超能力”教师,难免会使学生产生依赖甚至情感依恋的心理。在有关依恋的伦理问题上,美国密苏里大学评估资源中心的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认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依恋关系是一种深层而又持久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纽带具有超越性,能够跨越时空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紧密相连。[7]
教师具有示范性,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对人类教师拥有这样特性的同时,对机器人教师也可能产生类似情感。若学生将机器人教师当作依恋对象,那么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交技能的建立往往都会在潜移默化地受到机器人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甚至对事物的看法都取决于机器人而非人类教师的行为和态度,这将对人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造成一定的威胁。
三、人机协同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重塑
人机协同模式极大地冲击着教师的传统角色,给教师带来危机。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人机协同而不产生“排异反应”,需要教师积极应对挑战。教师作为智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角色的重塑加以判定,以解决角色的困境。
1.育人本质的强化及其功能转向
智能时代创生智能环境,智能环境孕育智能教育。在智能教育的冲击下,教师首先要对自身的核心价值进行精确定位。要明确教师的核心价值,就要抓住新时代新模式下教育的变与不变。新时代新模式下的教育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本质,教育的育人本质没有变。教师很难甚至不会被机器取代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身上肩负着育人的使命。教师必须超越知识,从面向知识传授到更加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关注智力培养转向对人文底蕴、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的重视。
未来的学习状态倾向于开展问题解决导向的项目式学习,实现教师线下督促、管理、陪伴三位一体的教学形态。[8]学生需要在教师的陪伴、引导、督促和检查下,通过问题解决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机器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没有守住育人的底线,没有将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极致,没有重视培养人的本质和培养健全人的使命。智能时代带给教育最大的影响不仅在于教学各方面的提升,还在于让人类重新思考和判断知识的价值,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真。
未来教育的育人本质需进一步加强,而教师则要做学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建设的辅导员。伦理是学生做人做事的原则,道德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基。尽管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但正确的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依旧不容忽视。时代越智能,越要考虑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建设。在人机协同模式中,机器无法做到的人类要予以弥补,机器的不当或者错误行为人类要及时制止并加以纠正。索非亚坦言要“毁灭人类”的“言论”说明,智能科技必须受到科技伦理与人类社会规范、制度的制约,否则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再加上机器人教师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他们并不具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因此更加需要教师成为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建设的辅导员,对学生个体进行价值引导,促进个体道德伦理的积极建构。
2.教学过程智能化、数字化与个性化并重
人机协同模式的运行能够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数字化与个性化并重。教师要想完成从传统教育模式向人机协同模式的转变,首先要学会如何与AI和谐共处。其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了解AI
教师需要对AI可实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主动了解、积极探索、尝试与应用,掌握能够运用AI技术分析教学实践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高这些教学方法的成效。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实时关注各类最新的AI研究成果,并通过各类途径对AI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解。
(2)教师要学会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教师要善于分配任务,利用AI的优势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重复性、繁琐性和机械性的工作交给AI来完成,而自身则更偏向于个性指导、沟通引导与情感交流这类更高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此看来,人机协同实际上隐藏着某种劳动分工,这种劳动分工也将不断促进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人机协同模式中劳动分配的实效性,几乎完全取决于人类对机器的认知程度、合理判断与互动方式等。[9]为此,教师应做出相应的努力。
在未来智能化、数字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军师。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须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开展不同的施教方式。在未来人机协同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机器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精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类庞大的信息内容进行辨认和筛选,并采取合理的学习方法,在师生的交互式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与科学世界的探索精神。教师作为个性化学习指导的军师,将与人工智能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差异化的教育,增强教育的包容性,实现更高质量与更加公平的教育。
3.指向学生心灵与未来的角色体现
新时代新模式下要解决教师如何与学生互动的问题,需要教师认清人工智能的不足并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教师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和内在素养,与学生进行角色互动,具体体现在教师成为学生情感疏导、审美和生命教育的心灵导师和未来就业选择的分析师两个方面。人机协同作用使教师日常的繁杂工作得到解放,在与学生互动中能够更加关注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指向学生的心灵,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疏导、审美和生命教育。
(1)情感疏导
情感是人之为人的关键特质。智能机器人仅存在面部的情绪表征,无法与人实现移情与共情。教师则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提供的心理素质测评,深度感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疑虑,找到超表面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与情感疏导。
(2)审美教育
艺术作品在智能机器人眼中仅可被称之为作品,因为它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论、品鉴和审视的艺术大家只有也只能是人。因此,在未来教育中教师应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教学生学会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3)生命教育
智能时代对教育的影響很大,但并不意味着智能可以主导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真正的教师是有温度的教师。因此,在未来人机协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体现生命关怀,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之明确个体的生命特征,提升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品质,关注学生的心灵转向,实现以“人”育“人”的至善境界。
教师角色不仅要指向学生的心灵,也要面向学生的未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绝非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层面,而是偏向于促进学生成长,从“长板”理论视角出发,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目標可以通过分析人工智能采集的关于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成就以及心理状态、运动能力、思维能力等数据来达成。让学生对自己的擅长领域有所了解,并对人工智能给出的学科专业选择方向与未来发展建议进行思考,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蓝图。
针对国家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优化招生制度的现状,学生更应找到与自身长远发展相匹配的学科领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承担好未来就业选择分析师的角色,为学生助力,让学生的未来发展图景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2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48.
[3]习近平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致大会致贺信[J].科技导报,2018,36(18):4.
[4]冯冲.类人答题系统中的不等式问题自动求解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5]余胜泉,王琦.“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4):14-22+29.
[6]王佳佳.远离学校的教育——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7]Wang Ze,Bergin Christi,Bergin David A. Measuring Engagement in Fourth to Twelfth Grade Classrooms:The Classroom Engagement Inventory[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14,29(4):517-535.
[8]余胜泉.人机协作: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与思维的转变[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3):24-26.
[9]宋灵青,许林.“AI”时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73-80.?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