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育人价值的“四关联”

    王敏

    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哪里?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育人价值有“四关联”。

    育人与学习内容关联。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知识传递为目标,成了知识“搬运”的工具,而“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新基础教育”用“教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方法结构。我在教学老舍的《猫》这一动物主题单元时,把《母鸡》一文选进教材,组成新的单元。《猫》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三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都是用具体事例来写互相矛盾的特点。因此,我用较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段的写作特点,总结出用矛盾的词语写了猫的古怪,这是课内的教结构,接着让学生继续用这种方法找一找其他段落分别用哪些事例写了猫的古怪。《母鸡》一文与猫结构基本相同,也是用具体事例写母鸡的特点,通过用结构来学习,学生形成了学习这一类课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习作,从而变简单搬运为育人式教学。

    育人与教学过程关联。“新基础教育”倡导课堂开放,开放性问题是课堂的有效途径。学生因问题开放而敢于投入,因积极投入而产生互动,课堂中生生互动、网状互动的形成,又促使每个学生有了主动发展的愿望。

    我在教学《翠鸟》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从哪里看出翠鸟的捕鱼技术很高?

    1.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找到答案,每个人都有表达的需要,这就实现了面向全体的开放性。理解能力差的同学可以从直接描写翠鸟本领高的句子入手,“它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通过连续的动词、比喻句来谈它本领的高超。

    2.这一问题涵盖了多个段落,学生可以从多个段落谈出自己的体会,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开放性。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有的学生甚至还抓住了看似与翠鸟无关句子,“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老师课堂上运用追问策略:“这里只写了苇秆吗?”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引向深入,生成新的资源。在开放性问题的探讨中,学生的学习是生动的、活泼的,在动态生成中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拓展到最大值。

    育人与学生生活关联。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育人式教学的目标定位与以往不同,不会只停留于谁对谁错的理解上,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根本原因在于小鸟翱翔于天空,而青蛙则是坐井观天,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视野所限,陷于坐井观天之境。事实上,此种情况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跳出自己的位置、拓宽视野,从而看到更加宽阔的天空。这样教学,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道理,而是学会了联系实际去思考某些社会现象。

    育人与学生生命关联。教学要对准学生的精神需要,点醒迷茫的学生,促其开窍,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一位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谈到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侵略者肆意欺侮我们的同胞时,激发起了学生的激愤之情,“日本人真无耻,我恨不能打死他们……”面对学生的慷慨陈词,课堂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气氛也很活跃。育人价值有了吗?有了,但只到這一步还不够,课堂上激发起学生一味的恨不应该是最终教学目的。是什么原因让中华不振呢?这时教师出示当时中国闭关锁国不求进取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白,文化落后导致祖国落后,从而导致人民被欺侮,这必定会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产生学习的内生力。这才是深度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

    语文的育人价值不仅使已经固化的书本知识重新活化起来,更重要的是与知识发现者、知识发现的过程联系起来;使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已有的认识与经验关联起来;把知识的内在结构揭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