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张贝贝 陶瑞萱

    摘要:在完全学分制改革实施过程中,云南省非通用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升级需求。文章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非通用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调查,发现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到课程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发现问题,结合非通用语专业学科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校制宜,积极探索既符合完全学分制要求,又适合我校该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优化改革的经验,以期助力于切实提高我省非通用语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培养英语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非通用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5-0066-02

    在完全学分制改革下,如何培养熟练使用英语的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非通用语人才是值得高校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非通用语相关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调查,为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后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催化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1完全学分制与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从2019年开始, 云南师范大学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按照完全学分制管理要求,在弹性的学制内,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课和自主安排学业进度, 按质按量取得管理要求规定的学分和平均绩点才能毕业和获得学位。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使得学生在从课程,授课教师到安排学业进度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1]。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2]。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要求》和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需要,云南师范大学制定了“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为原则,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目标。方案指导大学外语部对我校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分层次递进式”的大学英语教学。

    2完全学分制下我校非通用語本科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云南师范大学开设有泰、缅、越、老、柬、日、西班牙和阿拉伯语等非通用语本科专业。虽然各专业对英语需求不同,但是作为通识课,大学英语对于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云南师范大学外语部对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采取了“分层次递进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层次是指,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和参考高考英语成绩,为学生们设置A、B、C、D、E五个教学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用不同的教材。在每个教学层次, 又分设不同的班级,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教授。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试听不同班级,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进行学习。递进式是指四年大学英语学习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进阶阶段。这样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们英语学习动态进步的需求,在任何学习阶段,学习都不断线。每班在第一至第四学期的基础阶段学习中,每周学习包括4学时线下教学和2个小时在线网络自主学习。按要求,取得一定学分升入第五至第七学期的提高阶段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选包括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应用类等相关课程。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在客观对待学生英语水平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分层次跨专业重新编排教学班级,以确保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学校大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积极建设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大量的英语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们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有机结合。

    3完全学分制下我校非通用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完全学分制改革过程中,虽然非通用语专业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学生会出现盲目选课,缺失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不适应分层次跨专业的教学班级的状况,以及陈旧的教学设施和课时减少等诸多因素,不同程度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这些因素反映出了针对非通用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到课程管理方面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

    3.1课程设置理念与教学目标不符

    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质,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3]。然而,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这个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目标并未紧密结合。由于长期以来追求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的通过率,从老师到学生都会有意识地以四、六级考试为明确的教学和学习目标,导致学生英语输出能力薄弱。

    3.2课程设计未能完全满足学生个人和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教学目标有所偏离,导致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没能完全满足学生个人和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未来必将出现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在课程体系中,文化口语、中国文化、涉外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等这些课程必不可少。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与外国人交往沟通之时,他们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4]。可见,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是需要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但是目前的课程设计似乎并没有兼顾到。

    3.3课程内容不丰富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完全学分制改革刚刚起步,很多课程内容还在建设当中。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从数量到内容都还不够丰富。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为了保证教学要求,现存的大学英语课程只能满足现在教学。所以课程设置呈现了不够合理的现象,即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任选课程比例少。能满足非通用语专业学生需求的高质量选修课更少。所以学生无法按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课程来提升自己英语水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3.4课程教学管理简单粗放

    虽然分层次跨专业重新组建教学班的操作基本保证相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 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但是,仅凭一次成绩完成重组,然后将不再作调整。这不但忽略了非通用语专业学生的内在需求,语言专业学科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不能及时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成果变化作出及时的调整,这样的教学管理不能有效的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

    4完全学分制下有效提升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第一,建设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科需求,同时又符合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内在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同的学习标准和考核要求。做到为学生在完全学分制下自主选择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做到自主选择不盲目。

    第二,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在本科阶段帮助非通用语专业学生了解自身英语学习需求,专业学科需求,社会需求,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作出合理规划。

    第三,加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包括英语知识、读写译和跨文化交际等多元文化的英语综合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即思辨能力、人生理想、道德修养和文化视野,鼓励学生利用在线英语、慕课资源等拓展视野。根据学生需求分析,使课程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既能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四,对课程教学实行动态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大数据,一方面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時了解到调整和变动,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分析管理能更清晰得让我们了解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并作出即时调整,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5结语

    随着云南师范大学的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非通用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改革过程中难免遇到诸多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非通用语专业学科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校制宜,积极探索。通过不断优化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探索与完全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案,为切实提高我省非通用语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培养英语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何丽莎.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4]陈晰.完全学分制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优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8):94-97.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