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李恩云

    [摘 要]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政治导向的重要手段,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文化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经营理念,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党建工作中,以文化建设作为载体,不仅可以丰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还能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文章就如何以文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为国有企业抓好党建工作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国有企业文化作为各个部门沟通协作的黏合剂,在保障国有企业各项业务顺利开展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更是国有企业的立身之本。党建是确保国有企业能够认真贯彻党与国家各项政策方针,实现自身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建设与党建作为国有企业重要工作,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文化建设能够为党建的开展提供保障,反过来党建工作又可以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作为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必须高度重视二者的关系,以文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

    (一)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国有企业积极建设、发展企業文化,能从整体上深化国有企业文化内涵,从而为党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统观我国优秀的企业文化,都高度重视并大力发扬企业的创新精神。通过定期在企业中开展文化建设,能提升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树立为人们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助推国有企业的思想工作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前进动力。从企业文化建设层面来说,其能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范围应得以进一步拓宽,打破职工传统思政观念,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涵。

    (二)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此便需要国有企业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建设文化,关心职工、了解职工、保持与职工的联系和沟通,鼓励职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地将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有效地融入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在信息时代,国有企业纷纷建立了自身的网站,职工可以利用自己的工号,登陆国有企业网站中,了解企业的信息、文化,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的理论、党的思想,还可以在企业QQ群或者微信群中,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创新。

    (三)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

    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形成的特有文化,其包含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诸多方面,能够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职工参与比赛、慈善事业等等来建设企业文化,不仅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还能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职工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从而帮助职工与国有企业更有效地融合发展,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实效[1]。

    二、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措施

    (一)以文化建设为突破,树立“以人为本 ”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与基础理论,其强调不论在什么样的生产条件下,都必须将人作为最核心的生产资源,对其加以重视、保护,予以其高度的人格尊重,以发挥出人对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的权利、利益摆在了首位,是“以人为本”的又一延伸和扩展。因此,国有企业要想以文化为载体,提高党建水平,便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即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将职工作为核心。具体而言,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注重职工激励,培育职工创新精神和创新氛围,在互联网时代,国有企业应当始终坚持将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摆在突出位置,为企业培育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让每个职工都有成就感;其次,要实现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从而逐渐将国有企业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转变成分散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文化建设的灵活性,让每个职工都感受到被尊重;再次,要关心、关爱职工,并将其贯彻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强化职工归宿感。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做好党建工作,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注意关心关爱职工,努力为职工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其次,应该关注新生代职工的工作成长环境与身心健康,增强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归属感[2]。

    (二)以制度文化为指引,构建管理机制

    文化作为国有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其并非一蹴而就的,必然需要历经长时间的沉淀,逐渐在职工中形成一种习惯,最终转变成职工头脑中牢固的观念,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又会作用于行为上,从而达到约束员工言行举止的目的。因此国有企业在党建过程中,要想发挥文化建设的载体功能,便需要将党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国有企业制度的规范。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党员作为国有企业中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骨干,他们是接触群众最密切的群体,同时也代表着先进职工,因此更了解职工的要求和愿望,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建设的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产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其二,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战斗堡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实现党、政、工、团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各种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促进彼此衔接更加紧密、分工合理,有助于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规范的制度环境[3]。

    (三)培育廉政文化,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将预防和惩治腐败作为重点内容来抓,这直接关系着国有企业职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我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将其作为我党必须贯彻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特别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腐败现象频频被曝出,通过分析腐败滋生的原因,发现其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相关性。而大量实践证实: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廉政工程建设作为载体,积极弘扬廉政文化,在国有企业中培育廉政文化,如此才能通过企业文化对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领导行为和思想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四)培育敬业文化,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作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先进性是通过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以及党员模范作用得以展现的,因此要想彰显党员的先进性,关键是培育敬业文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党员职工先进意识。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引导每一位党员始终跟随党的旗帜走,提高其党员意识,在日常行为中树立模范意识,并将模范要求与党员的年终评议有机结合起来,在选拔党员干部时需要将党的模范标准纳入考虑范围内,并深入分析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与党员的模范作用,并将其与党员的日常工作、管理、科研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员树立良好的敬业、敬人意识,发挥自身的模范先锋作用。其次,需要结合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积极组织以“模范先锋”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党员树立先锋意识。第二,定期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培养党员的服务意识。党员作为社会的公仆,首先应当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将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这一党宗旨充分体现出来;其次,党员还需要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意识,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定期组织职工参与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党建工作的成效[4]。

    三、结语

    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和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提炼、筛选中形成的,是保障国有企业稳健、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新时代相关工作人员要紧随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求和战略发展目标,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文化基础与思想保证,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娜仁.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企业党建工作[J].品位经典,2019(5):22-24.

    [2]王建国.以企业文化建设基础有效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137-138.

    [3]李菲.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J].先锋队,2013(33):9-40.

    [4]司德敏.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企业党建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2013(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