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要着力三种经济形态
县域经济发展要做大做强城镇经济、建构特色集镇经济、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县是一种城乡混合、带有浓厚乡村色彩的行政地域,既有城镇,也包括大量的乡村地域。县域经济既有显著的乡村经济属性,也有一定的城市经济属性,涵盖了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多种产业和行业门类 ,由此形成了城镇经济、集镇经济、乡村经济三种经济形态。三种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发展县域经济要以三种经济形态为着力点,做大做强城镇经济、建构特色集镇经济、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做大做强城镇经济。县城作为一个县域的行政中心、人口中心和服务中心,具有相对较大的人口规模,集聚了多种功能,更多地具有城市地域的属性。在我国,一些县城人口规模已可达到10万—20万人、甚至30万人以上,其经济活动更多地具有城市经济的属性,从而形成城镇经济的形态。县域城镇经济以县城地域为空间载体,以二、三产业为主,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做大做强县域城镇经济的重点和抓手是产业园区和县城。当今社会,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以工业强县、富县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路径。工业经济属于城市经济,只有城市地域才具备支撑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才能够形成高效率的社会分工体系。就大部分县域而言,能够支撑现代工业发展的地域就是县城。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以县城为中心做大做强以工业为主的城镇经济。
一是要以县城为中心实施工业集中布局,规划、建设、发展好产业园区。工业的发展需要形成空间集聚,需要一定发展平台的支撑,这个载体和平台就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现代工业的空间组织形式,在吸纳资源要素、实现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推动集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业园区也就成为县域推进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重点和抓手。目前,四川114个县中已有63个县拥有省级开发区,其余的县也有若干市级、县级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县域城镇经济要以这些产业园区为重点,促进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合理地引导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吸引企业投资,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做好生态环境的控制与保护,强化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要提高县城的建设发展水平。现代经济是城市与产业的有机复合。工业的发展需要城市为其提供生产性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城市需要工业为其提供服务对象和服务市场。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作为载体和依托,产城一体、有机融合。做大做强县域城镇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县城的集聚规模,包括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提高县城的集聚与扩散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城镇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形成对工业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产业园区要与县城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在空间上相互适应、有机结合、融合发展,既不能太近,更不能太远,以使产业园区能够得到县城基础设施的配套支撑和高端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持,县城能够有效地吸纳人口、增加服务对象,提升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建构特色集镇经济。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大多存在相当数量的集镇,包括建制镇和一般乡镇。与乡村相比,集镇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更高层级的聚落形态,具有一定的城市属性,但集镇在经济形态以及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方面与县城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集镇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纯粹的乡村,而是兼有城乡二者的特点和功能,其经济形态也既不同于城镇经济,也有别于纯粹的乡村经济。集镇经济以建制镇和一般乡镇实体地域为空间载体,集聚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和服务业,是县域经济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我们通常所说的乡镇经济、农村经济实际上既包括了集镇经济,也包括了乡村经济,但在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二者还是有别的。将集镇经济与乡村经济合理地区别开来,有利于深入认识发生在县域范围内的不同经济活动的特征,更有助于科学地推进县域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当前,小城镇建设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途。小城镇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走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道路,这已经是一种共识。特色镇建设在我国由来已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较好的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生态等特色镇,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特色镇建设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并未完全破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以往的特色镇建设实际上是着眼于包括集镇和乡村在内的整个乡镇全域,是推进行政意义上的乡镇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从而忽视了集镇经济与乡村经济两种经济形态的区别以及各自发展的内在特点和规律。近年来以浙江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建设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特色小镇建设集中在了1—2平方公里的集镇实体地域,着力发展有特色的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同时引进植入金融、创新创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形成了完全有别于乡村经济的相对独立的集镇经济形态,现代产业“特而强”、城镇功能“聚而合”、集镇形态“小而美”。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应当将集镇经济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加以认识,建构特色集镇经济。四川是我国小城镇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省区,集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更需将集镇经济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加以培育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农村。乡村经济发展有别于城镇经济和集镇经济,其经济活动分布在广阔的乡村地域,以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为主,兼有旅游等其他经济活动。在县域范围内,乡村用地占80%以上,因而乡村经济是县域最为传统和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形态。在现实中,尽管以农业为代表的乡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不高,但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就业、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在县域经济的基础地位仍然不可忽视。因此,发展县域经济需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以农业为基本产业活动的乡村经济,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完善农业生产组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业经营者队伍,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虽然存在着城镇经济、集镇经济和乡村经济三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着力点,但不同的县域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类型多样、千差万别,其縣城以及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集镇的数量以及规模、农业发展条件各有差别,因而不同县域城镇经济、集镇经济和乡村经济三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潜能以及由此决定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需要立足于县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处理好三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关系,培育形成县域经济的主体经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