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及对策
袁火升+柯昌云+肖文庆+肖幼荣
摘要:2016年入汛以来,鄂州市境内遭遇持续强降雨,畜牧业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3 588.6万元。分析了洪涝灾害对动物疫病防控影响,并提出了对策,确保大灾之年无大疫。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洪涝灾害;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37-01
1 畜牧业受灾情况
2016年入汛以来,鄂州市境内遭遇持续强降雨,长江水位居高不下,内湖积水急剧上升,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畜牧业损失惨重。据统计,畜牧业进水受淹栏舍29.8万m2,倒塌栏舍1.1万m2,死亡畜禽12.7万头(只),转移畜禽13.9万头(只),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3 588.6万元。
2 洪涝灾害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
(1)防疫设施严重损毁。洪涝灾害造成畜禽养殖场道路大量受淹,栏舍倒塌,防疫设施遭受严重损毁,饲养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防疫屏障遭受毁灭性打击。
(2)病原易大量扩散。洪涝灾害造成大批畜禽溺水死亡,动物尸体、粪便、垃圾、污水等得不到及时处理,伴随着高温天气,动物尸体极易腐烂,病原微生物大量传播和扩散,容易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畜禽免疫力下降。为躲避洪水,随着人员转移,强行驱赶家畜,可引起应激反应造成抵抗力下降,诱发疾病,甚至引起孕畜流产,增加疾病传播机会。洪灾过后,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
(4)饲养管理难度大。洪涝灾害使大量养殖场(户)圈舍被冲毁,饲料饲草短缺,饮水条件差,极易诱发中暑、感冒、腹泻等疾病。加之饲料被洪水浸泡,可能导致发霉、腐败变质,容易诱发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 对策
3.1 做好灾后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
(1)灾后重大动物疫病紧急补免。针对灾后易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紧急补免,加强对补栏(笼)畜禽、超过免疫保护期畜禽、免疫抗体不合格畜禽和漏免畜禽的免疫注射,确保应免畜禽补免率、挂标率、免疫档案登记率达到100%。
(2)搞好消毒灭源工作。各畜禽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高温季节的消毒灭源工作,要在做好栏舍修复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卫生消毒工作。一是要做好彻底消毒。在灾后要及时清理打扫,并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二是要提高消毒频次。在防灾期间,产房、育雏舍、保育舍、孵化房等重点地方要每天消毒一次;一般禽舍、母猪舍、肥猪舍、场外隔离带要每2天消毒一次;舍间过道、仓库、活动场每3 d消毒1次。三是消毒方法。进出场区的消毒池要用3%~5%的烧碱溶液浸泡,畜禽舍内的可用0.3%的过氯乙酸、0.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0.05%的聚维酮碘进行带体消毒。对于畜禽活动场、畜禽舍间走道和用具可用0.3%~0.5%菌毒灭、0.05%络合碘进行喷雾消毒。
(3)强化灾后动物卫生监督。全面加强对饲养、屠宰、运输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严肃查处抗拒强制免疫和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严防因灾死亡畜禽流入市场。
3.2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1)认真抓好血吸虫的防控。血吸虫病在洪灾时易感染,特别是在血吸虫重灾区。应组织技术工作专班,深入灾区开展灾后动物血吸虫病调查,进行预防性投药,督导洲滩禁牧等工作措施的落实。
(2)全面开展布鲁氏菌病净化监测。为减少洪涝灾害过后高温天气对家畜疫病防控影响,在汛期排查疫情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布鲁氏菌病净化监测,对监测出的布鲁氏菌病阳性家畜,全部按规范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
3.3 抓应急处置工作
(1)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湖北省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应急物资的储备。向受灾区、养殖场调配防疫物资,如:消毒药、防护服、手套、口罩和血吸虫病治疗药品吡喹酮。
(2)认真落实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及时打捞被冲走的死亡畜禽,并将淹死、压死、病死的畜禽及时采取深埋、高温生物降解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蔓延。
(3)实行24 h应急值守,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信息通畅,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报告,有效反应,果断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