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赖“技术”,靠的是有技术的爱

    李春娱

    摘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从教育关系、社会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發育,重视双方的共同发展,进而从认识到实践层面做出全面的调整,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让师生关系趋于和谐。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它不仅是一种教育关系、社会关系,还是一种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并在道德层面与学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还能从人格上与学生保持平等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但是目前影响师生关系有效构建的因素还有很多,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对此进行探究。

    一、重视共同发展,优化伦理关系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师生共同构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实体,师生之间构建互尊、平等、交融、协作的关系,能够让彼此共生、共同发展。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现代教育研究对人的发展观念逐渐进行拓展,并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去分析评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同时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反复强调。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深入研究课题,从思想层面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将学生放置在教育管理中心的位置,并基于此建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综合发展,为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坚持和谐理念。和谐强调的是整体环境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融洽,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需要其他因素的有效配合,如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班集体的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等。教师应从“和谐”的角度调整各要素的交流,从整体上构建和谐关系,进而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共处。最后,教师应坚持民主管理理念。简单来讲,就是人人参与。在初中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渗透民主观念,与学生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在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中,构建教育共同体,从而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加强班集体建设,构建社会关系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和谐、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能够对每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彼此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师应坚持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基本原则,将学生纳入管理工作主体中,让学生与班集体建立浓厚的情感联系,并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健康成长。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把握班级管理的以下要点来构建师生关系:第一,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管理规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行为习惯培养需要制度的约束。教师应明确学生为管理的主体,渗透民主管理思想,形成班委会,让学生制订班级管理规范、日常行为规范等,以促使学生主动遵守规则。第二,明确学生管理的责任划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利用班委会,确定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职责范围,合理分配学习、卫生、纪律、文体等各种班级管理工作,完善学生参与管理的渠道,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第三,树立学生榜样。教师应定期组织班级评比活动,评比思想道德标兵,树立学习典型,利用同龄人之间的引领,激发学生提升自我的动力。第四,主动关心特殊学生,如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学生等,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支持学生,以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优化师生关系。

    三、强调情感教育,优化教育关系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最直观的一种关系,良好的教育关系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敬佩等积极情感,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关系构建中,教师应渗透情感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并利用人性化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驱动学生主动拉近与教师的关系。

    四、注重心理发展,优化心理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知,以及对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师生心理关系的构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并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并加强与教师的情感联系。

    例如,教师可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从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引入游戏,让学生在班集体的活跃氛围中调动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使其体验不同的师生关系;再次,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有序地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情境中师生的做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次,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自己学习、生活中和教师之间不愉快的经历,并说明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最后,小组讨论如何化解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从心理层面认知师生之间保持平等的重要性,并从情感层面放下对教师的抵触,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能力是衡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重要指标,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初中生虽然已经脱离较为调皮的初中阶段,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却更加难以管理,这是因为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诱惑还无法做到完全抵制,并且在进入青春期时也容易抗拒教师的管理,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则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雄.基于情感教育方法的初中班级管理[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03):30.

    [2]陈财.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J].名师在线,2021(06):95-96.

    [3]张各.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8-19.

    [4]田仲良.小学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