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研究
游江波 李 骏 袁 晖
摘要: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南开大学排球教学实验,从运动项目技战术教学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探索以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情感体验;体育习惯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94-03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Sports habits for universityStudents.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Nankai University,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how to promote theSports habits of universityStudents from multi-angleSuch as the psychology, physiology,Sociology. This article also focused on exploration the ways and process o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uccessfully.
Key words: University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emotion;Sports habits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多年来一直被列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更是担负承上启下,即“承”体育习惯养成过程、“启”终身体育思想之“门”的重要作用。
然而反思当前的体育教学,我们却恰恰未能在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上有所建树,体现在理论研究多而实际教学效果差,很多学生仍有第一、二学年(被迫)必修体育课,第三学年为不需要再上体育课而欣喜解脱的感觉,他们既没有自己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也没有抽出时间走向运动场的欲望;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被改造成身体锻炼课,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些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一些学生干脆就对体育没有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并没有真正养成。
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我们认为应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创新体育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体育这一特定的操作性知识的学习与体验过程,达到身心愉悦、巩固兴趣、坚定爱好,从而养成体育习惯。
1体育习惯的特征和条件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1]。体育习惯是人在后天长期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而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体育习惯具有获得性、自觉性、愉悦性、稳定性等特点。它的形成应以一定的锻炼频率、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持续时间为保证。我国一般将体育人口作为判定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认为做到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在与自身锻炼状况相适宜的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锻炼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的可判定为有体育锻炼习惯[2]。
体育习惯的养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较好的体育能力,即较熟练地掌握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操作性知识;(2)对体育锻炼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式,包括有主动参与意识,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能获得愉快的运动体验;(3)具有良好的行为方式,包括有相对固定的锻炼内容和方式,坚持每周有一定的锻炼时间和锻炼次数。简言之,就是掌握运动技术,获得情感体验,主动参与锻炼。
2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对体育习惯养成的作用
2.1体育教学的特点
与传授“认知性知识”的学科教学相比,体育教学更多地具有传授“操作性知识”的特点,而且在培养学生心智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知识内容中,运动技术应该是主体部分,即操作性知识,体育教学应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主,坚定“技术健身论”[3],在此前提下,着力引导学生在运动项目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运动项目有“一见倾心”的感觉,并不断地激发热情,进而勤学苦练,带动运动技术的提高,如此反复促进的过程,可以引发学生对喜欢的项目和其它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当然,这里强调运动技术的教学,绝不应该回到以前那种过于呆板的、亦步亦趋的“技术传习”式的教学,而要在深入挖掘运动项目特点的前提下,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合该项目的技战术,最大程度地结合竞赛实战,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知识与他们在媒体或电视上看到的很接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良好的情感体验,为技战术的学习营造最佳氛围。
2.2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情感体验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提高可以为体育习惯的养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运动技能(或体育能力、体育素养)是人们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首要条件,而运动技能又是从运动技术中升华而来,因此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习惯的开始,运动技术提升为运动技能,是学生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础。事实证明,运动技能掌握好的人,体育兴趣浓烈,显示出更大的活动欲望,体育的习惯也易形成,相反,运动技能差的人,则无法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也相对失去了对运动的信心和动力。
良好的情感体验则能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动机,并转化为需要,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兴趣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先导作用,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可以对兴趣起到诱导和“催化”的作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不总是意识到需要才开始的,往往是由于对某些体育项目或内容在情绪上的吸引力和满足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这样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合理的,而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指向学生的需要。
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活动经常出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前沿。情绪过程的体验感受给行为提供动机,对认知和行为起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认识和目的本身并不包含活动的驱动性,促使人去行动的是兴趣和好奇,驱策人去实现目标的是愿望和期待的激情[4]。情感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各种良好的内心体验,如成功体验、技能提高的收获感、运动快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及自信心的增强等这些具有强烈、迅速、多变的情绪体验的是吸引人们“运动成瘾”的内因。情感的满足、情绪的宣泄、情趣的产生也会加速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反过来激发再次运动的动力。
另外,体育教学中大量的积极互动、团队合作、融洽的人际交往等,在满足学生社会性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养成体育习惯。利用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合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有助于他们理智面对竞争、积极寻求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客观对待成败等等,合作性、耐挫性的培养正是当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的。
3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实效性
只有准确地把握体育教学之技术健身的特点,努力创新教学策略,才能切实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有力地促进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将创新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南开大学排球选项课的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即以体育选项课教学为平台,选择适合项目特点的、最佳的教学模式;发掘运动项目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战术学习和实战能力;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兴趣的不断加强;以课外练习、“友伴效应”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合作交往及社会性的发展;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断获得身心效益,由兴趣到志趣,养成体育习惯(见下页图1)。
3.1 强调“技术健身论”,选择最佳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排球教学中,根据该项目团队竞技的特点,我们运用了“领会式”教学模式和“小集团”教学模式。
“领会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尽快了解和投入排球比赛,从团队配合的角度了解个人的技战术运用与全队配合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强调动作的“枝节”和细节。例如,开始阶段回避影响双方来回球的发球技术,以教师中场抛球(而不是发球),两队对攻为主要比赛形式,让学生在第1、2次课即进入有“垫球-传球-扣球团队配合”的比赛状态,不但使学生很快地“认识”了排球比赛,而且迅速激发了他们对比赛的渴望和热情。
采用侧重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小集团”教学模式,则很早地使学生建立起了“团队”概念,并且较快地完成了队内的“分工”。在排球教学开始时,组织学生异质分队,每队6-7人,各队商定本队队名,选定队长、确定场上位置(前后排或攻手、二传手等),课上的教学活动和比赛大多以既定的“队”来设计组织,也为课上互帮互学,课外全队相约练习创造了条件。
3.2 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迅速提高技战术水平
抓住排球项目“专位”的特点,各队成员确定自己的专位(不轮转),重点练习前排主攻手、二传手、后排防守人等专位技术,减弱了对每个人全面的技术要求,便于学生较快掌握本位置的常用技术。排球比赛中垫球-传球-扣球相对固定的战术配合和2、3人的技术串联,都可以将技术练习与战术意识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精心设计的高密度、高效率的小组或分队技术串联练习、专位技术练习等,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南开大学近4年“校长杯”排球赛男女队前4名的主力队员中,80%以上的学生经过排球选项班的学习,他们除了课上努力学习,还积极主动地增加课外练习时间,不但实现了从“菜鸟”到“高手”的飞跃,而且坚持经常成为习惯,排球运动成为他们的兴趣所在、动力之源、情之所系,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通过比赛,迅速“点燃”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体验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运用比赛法,创设比赛情境,从简单条件下的队员固定位置的抛球对攻比赛,到复杂条件下的对攻比赛,再到有发球的接近正式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团结、拼搏的气氛。教师还可以介绍比赛的“程式”,比赛中如何加油鼓劲,引导学生在比赛场上运用激励语言、动作,助燃“情感体验”,学生在比赛中体验着像电视中排球运动员一样呐喊、击掌、庆祝和安慰,这种体验和感受令很多学生难以忘怀。
青少年富有朝气、活泼好动,而且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必然给他们带来紧张和压力,通过体育活动缓解紧张、释放压力,无疑是一个调整心态的好办法。青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有别于中、老年人的是他们对疾病的威胁几乎不予理会,因此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更指向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注重的是心理效益,如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同伴合作竞争的乐趣等[5],正如唐哥特(Tungatt等人,1981)所说,缺少愉快感或兴趣是放弃运动的重要原因[6]。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多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收效,一旦学生有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较大的心理收效,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运动技术,并促使他们经常参加锻炼,养成习惯便将成为可能。
比赛和练习中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相互鼓励、相互接纳,这些对于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大有裨益。随着80后、90后的成长,近10年的高校中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主角,他们个性张扬、无拘无束、勇于创新,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合作意识,我行我素的现象。以比赛中配合成功的击掌相庆,全队围拢呐喊鼓劲,失误时的一句“我的”,“没关系,再来”,或者一个微笑,所有的言行使团队成员从互不相识到多次课内外练习后的相知,团队交往中男生的活力与女生的亲和力,都是学生社会适应性历练过程,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兴趣培养都与学生的交往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实验显示,经过1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的明显增强,第2学期再次(自愿)选择排球课的学生占总人数75%以上,也说明学生经过1个学期的学习,对排球项目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3.4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和“选项班联赛”,增加了课外合作练习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各队固定的队员和人数,使得每个成员都要承担起自己对所在团队的责任。比赛成绩的好坏,使得每一个成员都不会超然物外,必须为之努力。那些教学开始时对排球兴趣不大的学生逐渐被“卷入”课外练习中,“友伴效应”又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学习兴趣逐渐增强。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将选项课与学生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技战术在社团活动中得到复习和提高,社团学生组织每学期一次的“选项班联赛”,不但提高了组织和裁判能力,还提高了社团的知名度和凝聚力,也使体育课教学得以延伸,而且学生在人人必须参与的比赛中少了一分对运动的胆怯和躲避,多了一分参与者的责任,也多了一份对运动的渴望、需要和期待,从中获得更大的乐趣,有益于体育习惯的养成。
经过排球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课外锻炼多以排球练习、“队友”合作形式为主。据调查,每周平均参加3次以上(每次至少1小时)排球练习的学生占选课学生总人数的87.6%。每周参加排球社团(俱乐部)活动2次以上(每次至少2小时)的学生占选课学生总数的93.9%。其中,以“全队”或“本队队友”为主要锻炼合作形式的占98.9%,锻炼时间基本上选择周末和晚上。由此可以看出排球选课的学生绝大多数养成了体育锻炼习惯。
4 结 语
拥有体育习惯应该体现在掌握运动技术,获得情感体验,主动参与锻炼等方面。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强调运动技术的教学和学生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此作为突破口,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在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中,坚持“技术健身论”,结合运动项目特点选择最佳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为体育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重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效益,善于引导学生将积极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态度、动机和需要,并由“兴趣”到“志趣”,也有助于养成体育习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将体育课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不但夯实了技战术基础,而且促使学生由被动锻炼到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建议从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改革和创新,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主编.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3.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R].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00.
[3] 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28-243.
[4]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10,14,60.
[5] 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2:41,117-119,168-180.
[6] 邱梅婷,等.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
[7] 刘俊.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的研究——以南京市城区中学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8,5.
[8] 姜晓珍.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内蒙古呼市地区6 所普通高校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