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验式教学视角下本科与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衔接

    朱雪梅+张玉玲

    摘要:本文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在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政治教学;本科生;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7-0045-0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具有持续性和延续性,是一项贯穿大学阶段的系统化教育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目的性,但从总体系统性的视角来看,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被视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上的两个关联环节,前后之间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因此从这层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与研究生阶段之间应当具备成熟、完善的衔接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与手段进行教学创新。

    一、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衔接现状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完成本文研究,对黑龙江地区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二者比例为1:1,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本科阶段内容与研究生阶段内容两部分。本次研究涉及3所高校,共计1000名学生。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立场与政治兴趣、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政治满意度等方面,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当前我国政治体系的认知和基本看法,以及对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掌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思想政治观特征。

    (二)教学衔接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思想政治认知方面具有共通性,但同时二者之间又具有层次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各自认知与理解显示出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却未表现出思维上的延续性与递进性。从学生调查的实际反映来看,本科生与研究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上主要表现出以下状况:

    一是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缺乏连续性,这主要是针对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分别将本科生与研究生视为两个独立的群体,使得二者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缺乏平稳的过渡,造成上下脱节;二是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未体现出应有的阶段性与差异性,进而使得高校在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果方面不明显;三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之间内容缺乏发展性,而呈现较多的重复性与交叉性。

    二、思想政治教学衔接中体验式教学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首先,体验式教学的特征是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和实践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深刻理解和体会,进而促进本科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其次,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这一目标要求教学过程具备体验性,体验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要求;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构建与展现要求其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方法突出创新性,而体验式教学方法满足二者要求,能够在实践教学运用中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无形中感染学生。

    (二)可行性分析

    首先,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设置都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的思想政治教学过渡也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支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其具有较为充裕的课堂时间,满足体验式教学对课堂的要求,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及组成来看,其情感性与社会认知性同样需要学生充足的体验,从高校思想政治考核方式来看,具有较为灵活的考核体系,为体验式教学考核提供了保障;其次,体验式教学方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同时由于社会道德体系的特征相符合,这给体验式教学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衔接中运用的内容与载体

    (一)体验式教学内容

    从本科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来看,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同样是以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这使得在构建本科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及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时,采用体验式教学来加深本科生与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和认知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衔接中,体验式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验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要求;二是体验个体与自然的关系,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三是体验个体内在的关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升华,体现了其更高层次的教育功能。

    (二)体验式教学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需要结合本科生与研究生各自的特征进行,理论课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要将这些内容高效、完整的走入课堂,走入学生心中,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衔接中的体验式教学载体主要有:一是真实课堂互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第一课堂;二是丰富的校园生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第二课堂;三是广泛的社会活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第三课堂。

    四、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衔接策略

    (一)设定系统性、总体性的目标,体现功能性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被分割的两部分。本科与研究生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这使得在思想政治教学设定目标时必须具备系统性、整体性特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延续的系统工程,要体现其体验性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个体的主体性体验实现从“掌握”、“运用”到“创新”的过渡,整个过渡过程要平稳,既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功能,又要体现其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功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设计,无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均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体验性要求,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意识与体验能力。

    (二)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上体现“承上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包括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既要体现理论内容的体验性,有效体现实践内容的应用性,还要体现整体的创新引导性。因此在学生主体体验的基础上,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要遵循“承上启下”的原则,避免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与交叉。根据不同阶段安排技能相互渗透又能相互配合的教育内容,构建阶段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梯度课程体系。在进行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设置时,要避免大而全,要突出体验性和案例引导性,目的在于提升本科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论认知能力。在研究生阶段则要充分展示研究生阶段的理论性,体现学术性的创新与创造,突出进一步的升华。

    (三)建立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有效机制

    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上不仅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联系,而且要在二者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资源等方面加强交流和沟通。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加强二者在思想政治教学上的互动,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依托校园文化构建二者沟通与联系的有效机制,开展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体化管理,促进二者在日常学习上的学术交流。打破传统独立式管理模式,在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营造跨阶段和空间的交流平台,实现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体系的融合,增加不同层次间在思想政治学习的不同体验,通过学生的个体体验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功能,进而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思想政治教学上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 科学出版社,1984.

    [2]于漪著.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6.

    [3]张红波,吴海,王丽球著.目标驱动的体验式课程教 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