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三个要点

    刘永春

    【摘要】全媒体时代,广播要实现迭代升级,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必须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环节:以广播自身优势去应对竞争,以融合新媒体优势去积极发展,以广播以及广播融媒体的双重叠加优势把握未来,如此才能在全媒体时代获得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 融合发展 迭代升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全媒体时代,传播的介质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的纸张、声音、画面与移动的手机屏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竞争的核心仍然是内容。广播媒体只要在媒体融合中拥抱新媒体传播方式,积极运用新技术,依然可以在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

    一、发挥广播自身优势应对竞争

    发挥自身优勢来应对新媒体的发展,是广播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的立足点。广播的优势有哪些?

    广播的伴随性强,人们可以在走路、开车、工作甚至做饭、健身的同时收听广播,广播并不需要很复杂的接收设备及严苛的接收环境,受众的收听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广播也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后期制作,且多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广播可以快速地实现直播和随时播报。由于声音传播的即时和同步效应,广播既能体现媒体个性化表达的特点,又能满足广大受众的共同需求。特别是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需求更为迫切,广播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不仅拉近了广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丰富了广播的社会内容,增强了广播的丰富性。

    在地震、洪水等重大灾难来临时,广播可以不受恶劣环境条件的制约,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水电全断,只有收音机保持了灾区与外界的联系,电波的声音将灾区的情况和灾区人民的需求传递给外界,同时也向灾区传递了党中央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切。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自媒体,都可以“发声”,对任何事件进行报道。但由于缺乏“把关人”角色和严格的审核机制,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受众若想辨别真假,还需要传统媒体的后续报道与查证。传统媒体仍然是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二、以融合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发展

    新媒体具备很多优势:打破了媒介与媒介之间的隔阂,消除了媒体介质之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边界;个性化突出,每个人通过移动终端都可以定制自己需求的新闻;受众选择性强,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表现形式多样,融文字、图片、音视频为一体。广播只有融合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取长补短,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才能获得良性而积极的发展。

    在媒体融合的布局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网络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借助其平台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运营经验,在智能语音识别、用户数据分析、视频数据检测、电子商务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提升融媒体制作能力、平台建设能力和融合传播力。针对新媒体,总台抢抓机遇,积极打造一个强大有力、自主可控的音视频平台,力争建设成在新媒体上同样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广电机构。

    比如: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总台通过平台化、互联网化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媒体的功能和影响力。这一实践也为全国各级媒体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又如:2018年5月1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首发特稿 《习近平和母亲》,借助“母亲节”流量聚合效应,立即引爆网络,成为朋友圈刷屏点赞的“爆款”。据统计,24小时全网阅读量超10亿人次;总台下属各新媒体平台推送及相关网站链接的总阅读量超8.46亿人次,成功实现了“现象级”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融合发展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融合新闻采编宣发渠道,壮大主流舆论声势

    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共振、渠道共通、业务共促”的融合新闻采编渠道,在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下加速媒体融合发展。总台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全台上下“一盘棋”策略,强化主流报道的网络化表达,有高度、接地气,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现象级融合报道产品。

    阵线前移,统一指挥:央视新闻中心专门成立骨干团队,重点策划报道人民领袖习近平,将指挥阵线前移,联动央视、央广、国广优质报道力量,打造总台“头条工程”。

    一键触发,全平台推送:总台所有新媒体端“首页首条首屏”同步推送《习近平和母亲》,并通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等5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微信公众号转载,扩大了报道的传播影响力。

    多语种、矩阵化报道:利用总台在全球落地的传播优势,国广在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越南语、老挝语等境外语言的脸书等社交账号上推送,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用“中国之声”讲好中国故事。

    (二)坚持移动优先策略

    2017年3月,“央视新闻”推出系列微视频《初心》,全网播放量超13亿人次,是央视第一次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人物专题片首发平台从传统电视端移至新媒体平台。如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活动,“央视新闻”客户端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时政报道团队,通过“V观”“微视”“快评”联合打造主题主线矩阵报道梯队。

    第一时间抢占“全网稿源”: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期间,“央视新闻”客户端发挥独家视频资源优势。前方时政报道团队利用移动便携设备第一时间拍摄现场画面回传总部,总台全媒体平台即时转发扩散,成为全网“转载稿源”。

    第一时间占领舆论主战场:总台言论主打栏目“央视快评”突出“快、准、精、优”评论特色,每篇评论篇幅在800~1000字左右,强调时效性与原创性,牢牢把握新闻报道“时度效”传播规律,结合时下热点随评随发,第一时间推送。

    为庆祝建党97周年,总台央广从6月28日起推出大型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以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专业的音频制作向海内外受众奉献精彩的有声版《梁家河》。央广网、央视网、国际在线和“央视新闻”“央广新闻”“中国广播”客户端等陆续播发,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矩阵传播。同时组织5种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讲,并翻译成40多种外语对外播讲。

    未来的广播不单纯指线性广播,一定是和多种传播介质联系起来的全媒体广播。广播不仅通过电波传输到千万家,而且辅之以微博、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渠道传送给受众。广播本身的优势叠加新媒体的优势,更具竞争力。

    三、发挥广播及融媒体的双重优势把握未来

    首先,广播的内容优势可以支撑新媒体的信息需求,广播坚守的真实性原则又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受众在使用移动端接收广播信息时比较放心。其次,广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的新闻宣传人才、节目制作人才、媒体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再次,广播能够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去应对各种媒体的挑战。

    我们要打造广播的品牌,也要打造广播和新媒体融合的品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品牌延续效应和品牌聚集效应,受众是没法从收音机端转移到移动手机端的。对于央广来说,可以融合新媒体的优势,依据新媒体受众特点,发展适合自己的新媒体产品,加快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技术,以建设平台型媒体为主轴,以创新产品为抓手,在深融合、强交互和重体验上发力。中国广播云平台将全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的内容贯通起来,助力实现广播行业“上下联动、内容共享”的整体发展格局。

    总之,新媒体是广播面向未来的新动力、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媒体,既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客观需求,又是广播做强、做大、做优的内在要求,是应对激烈的媒体竞争的有效对策。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民族广播中心)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