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广播化危为机的金昌实践
刘翠梅
【摘要】面对新一轮广播电视融合改革,地方基层广播如何化“危”为“机”?本文从广播内容生产、全媒体人才培养、传播精准化、创新分工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基层广播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要做出的转变。
【关键词】媒体融合 地方广播 全媒体人才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近年来,在一系列涉及意识形态、宣传思想以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会议、视察活动以及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新媒体融合发展和新闻舆论工作创新。
在这些重要会议、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度、从意识形态工作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闻宣传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对媒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优化媒体布局,打造新型主流媒体。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要“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和管理服务共享融通,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此长彼长、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在2018年3月21日公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更是从中央和国家层面,为全国的媒体融合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制定了基本框架,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地方广播应加快媒体融合步伐,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巩固和重构地方舆论传播阵地。在此,笔者试图结合近些年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基层广播发展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一、聚焦广播主业,实现内容差异化发展
当前基层广播最大的问题不是出在平台建设上,而是在内容生产上。今天,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广播节目的内容创新短板凸显,广播节目必须尽快与新媒体相融,对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广度与深度等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整合、优化、利用,重构广播的核心价值,占领“声音高地”,做到先“声”夺人。
以笔者就职的甘肃金昌广播电视台(下称金昌台)为例,2012年广播电视合并,成立新闻中心,实现新闻资源共享,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每天广播的日播新闻节目《金昌新闻》和电视的《金昌新闻》在内容上高度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新闻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长期的同质化传播竞争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如此便造成了新闻采编人员重复生产和新闻平台的无效化,更重要的是受众流失。针对这种现象,金昌台及时调整思路,建立了一整套关于节目内容产品生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做到有奖有罚。鼓励新闻采编人员创新优化广播新闻采编播形式,加大记者口播和现场同期声的运用,对突发新闻事件,充分发挥广播传播手段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优势,呈现广播独特的听觉魅力。与此同时,深耕本土资源,凭借镍都金昌独特的区域文化及其本地化优势,开办“接地气”“有活力”的直播节目,融新闻信息、民生话题为一体,与听众实现“实时参与、实时回应”,受到听众喜爱。
新媒体时代,听众对节目内容生产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分众市场才是广播的出路。在专栏节目方面,金昌台进一步细化节目受众,准确定位节目内容,为不同的人群“开小灶”,开办了老年人节目、少儿节目、文学节目,每期节目都邀请相关嘉宾走进直播间,身边人说身边事儿,与听众交流所思所想所感,在丰富了节目内容的同时,也提升了广播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拥有了一批铁杆听众。
实践证明,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基层广播更要在融合发展的同时聚焦主业,重点在内容创新上实现突破,在选题上更加注重差异化,在节目策划上下功夫,多策划话题,少跟风盲从,在制作上充分体现“声音”的特质。
二、加强人才培养,实现能力全媒化
人才对于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些年,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其他各级媒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现象,而基层媒体最为严重。以金昌台为例,近三年便有四位节目主持人因各种原因离职,尽管每年都通过金昌市的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项目引进新的人员,也提供了全额编制、免租住房以及房补等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但限于岗位、地域等原因,与传媒相关的成熟人才却很难引进。而现有人员的结构又不尽合理,特别是骨干人员素质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能力要求,采、编、播人员技能单一,无法适应多岗位的工作需要,严重制约了媒体融合发展。
为此,金昌台坚持在引进和培育上双腿走路,一方面加大政策的优惠力度,加快引进成熟的全媒体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邀请相关领域新媒体实战专家分期分批对全台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就新的采编方式和流程进行案例分享和理念梳理,激发职工的新媒体产品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结合工作特点和岗位实际,通过导师带徒、现场演练、业务研讨、考核测试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家即学即用、边学边干,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探索建立有利于全媒复合型人才成长的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出台《岗位拔尖人才评选办法》,按照工作实绩,每半年进行一次评选,对于入选的人员,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越来越多的广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广播节目的不断创新。
三、注重平台建设,实现精准传播
1978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 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来演示和描述其技术边界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并认为三者的交叉区域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他将媒体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在一起”。其实,从业务上来讲,媒体融合就是传统媒体对于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应用,并实现相互结合、融合。对于地方基层电台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来说,并不是越新越好、越大越好,而应该是越适合自己越好。基层电台的平台建设一定要把媒体资源和用户需求两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决不能搞“一窝蜂式”的建设。就金昌来说,总人口仅47万,媒体平台资源基本偏向于饱和。之前有个别客户端平台上线后,下载量和关注度都不太理想,而且,客户端的运营费用往往又偏高,到最后不免成为一种“累赘”,倒是微信、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等账号比较活跃,订阅量也很高,广告营收也较可观。为此,地方基层电台在进行平台建设时要精准化。由于微信与广播媒介有着天然的相伴属性,二者可以实现完美融合,基层广播应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動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推广广播节目,增进与听众之间的沟通,增强听众与电台的黏性。在平台上,受众不仅可以领略平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电台主持人风采,还可回听广播节目,全面拓展广播的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例如:金昌台的少儿节目《童心向太阳》每期都有讲故事环节,采编人员将节目中讲故事的板块独立剪辑出来,在微信平台推送,既避免了因节目冗长孩子没有耐心收听的问题,也解决了传统广播收听受限的瓶颈。
四、创新分工机制,实现管理现代化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媒体融合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为当前地方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路径的指导。笔者认为,就地方广播电视的融合发展而言,最值得借鉴的是其分工协调机制,即以人员为基础,对内容生产机制进行重新配置。在这方面,金昌台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融媒体指挥中心,在新闻采编、广播电视播音、节目制作、大型活动组织等方面,整合全台优势人力和资源,统一指挥、统一调配,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高效,有力提升了全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只有通过打破旧有体制机制藩篱,融通采编发环节,采取现代化管理模式,确保资源的有效流通与共享,激发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重的融媒生产机制。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面性,新一轮的广播电视融合改革,对于地方广播来说,既是一次严竣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机遇。在此次媒体改革浪潮中,地方基层电台必须首先对改革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正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顺应改革潮流,树立问题导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自身的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才能真正化“危”为“机”。
注释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2016年2月19日。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