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视角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思考

    何静宇

    [摘 要] 伴随着新媒体行业日渐成熟的发展,社会信息越发公开化、透明化,对于政府来说,传统的政府形象已经不能与时俱进的适用于当今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必须要充分夯实自己的硬实力,有效展示自己的软实力。在新媒体空前发展的今天,政府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媒体的监督与宣传。政府要学会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以坦荡无私的胸怀、科学有序的决策、务实高效的服务等,充分展示政府可信性和权威性。媒体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形象塑造对于增加政府公信力、号召力、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1.1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影响以来,新媒体已经彻底确立了在我国的运行模式,伴随着智能手机、4G网络的出世、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媒体的接受力度也越来越广,人们的思维模式、阅读习惯等都越来越多的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政府在法律法规、政策模式、运行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民广泛的监督。这个时代是一个思想空前开化,民主空前自由的时代,社会舆论对于政府政策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在形象塑造方面不能被动地依靠媒体来进行宣传,应该主动利用媒体渠道,宣扬政府科学的执政理念、法律法规等。

    一、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政府形象的构成

    政府形象一般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首先,即政府自己打造的形象,这种形象一般是极具威严性的,这种形象的塑造与中国的国情以及历史有关,是人民所广泛认可的一种形象,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政府形象认知具有片面性,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另外的手段增强自身形象的建设。其次,即政府媒介形象,这种形象是政府迎合社会需求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很好地缓解了人民和政府之间的距离,但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人民对于该形象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政府媒介形象作为一种虚拟的政府形象,虽然不能完全的同步于现实的政府状态,但应该充分展现自己的政绩、政策,是人们了解政事的官方平台。最后,即政府公知形象,顾名思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人民对于政府的认识和理解。这三种形象综合构成了政府的基本形象。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三种形象都在新媒体范围内进行传播。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

    在信息互通程度及其发达的今天,政府形象的维护与传播,离不开媒介的影响,政府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对自身政绩进行报导,政府成就性报道是政府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1]。在政府事迹的报道过程中切忌“报喜不报忧”,新媒体的发展,让人们能够更加快、准地接收实时资讯信息,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在各个平台进行时时更新。地方政府作为官方正面形象,不能仅仅向人民展示正面信息,当负面信息已经曝光,政府却依然采用“装聋作哑”的姿态,会使得人民对于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近年来,原创新闻的报道形式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政府报道的首发性与真实性,对于增加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积极响应,2020年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中国政府在抗疫战争中,对于疫情感染状况、救助状况、地区防疫状况进行了实时报道,对虚假信息进行正面辟谣,让人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现状,疏导不良情緒,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大考面前,交出一份“人民至上”答卷。此次疫情期间,人们不仅看到了地方政府“硬核”的一面,其“智慧”的形象也逐渐显现。

    (三)地方政府塑造形象的意义

    有作为、有能力的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府的形象不仅仅能影响到政府自身,还能充分影响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形象好坏,对于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从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此时地方政府的形象就是其重要的名片。政府形象的良好经营有利于推动地区良性发展。政府积极处理下岗就业、社会保障、养老等问题,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政府政策的广泛传播。

    二、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难点

    (一)地方政府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不全面

    现如今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互动方式,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政府在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应该迎合时代潮流,改变传统官方态度,拒绝在新媒体传播中保持官腔、官调,从实际出发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地方政府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不全面会直接导致政府在借用新媒体进行政府形象的塑造时状况频出,无法达到亲民、爱民的效果,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当作摆设,从而导致政府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形象塑造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新媒体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引发的网络问题层出不穷[2]。政府在建立互联网机制的过程中,建设了部分法律条款用于互联网监管,但在互联网行业中,行业自律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和《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公约》依旧无法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3]。地方政府在这样的网络环境里,很难进行有效的形象塑造管理,例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就是由于个人信息资料不完善等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成为痛点、难点。“十二五”计划中提出“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所以,我国在新媒体监管方面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政府形象传播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对新媒体的认识速度赶不上发展速度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越了历史上人类对于任何事物接受和发展的速度,它极快的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伴随着时间和科技的推移日渐深化。地方政府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对它的正确认识,伴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信息得到推广,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无法做到实时更新,导致现有的管理机制无法对网络进行监管。越来越多的三角地带、监管盲区被不法网民开发利用。同样的,政府在应急机制方面也存在相应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应急机制封闭落后和应急机制重视事件救助而轻视防护环节,双方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很难完成相互促进。

    三、利用新媒体塑造地方政府形象的对策

    (一)政府应该明确信息公开重要性,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新媒体的发展是猛烈而势不可挡的,在新媒体影响愈发明确的今天,政府应该充分认识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影响[4]。政府想要维护自身形象必须从点滴做起,信息公开是建立与群众之间信任度的第一步,开展积极主动的信息公开,积极处理网络谣言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能够幫助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建立权威感和认同感。

    (二)加强政府特色新媒体建设

    政府作为执政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和公众说明。政府对于社会事件需要进行第一时间的传播和说明,这样的行为有利于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地方政府在进行新媒体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政策信息等的直接性传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建设具有政府特色的新媒体路线。例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在宣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利用文化影响力的效果塑造政府形象。同时,利用有效手段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合理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进行社会热点的解决和回复。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法律无法进行全面的覆盖,为了更好地规范新媒体的发展,因此,政府在进行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同时,政府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新媒体的管理。例如,把控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引导其良性发展路径等。

    四、结语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影响继续向纵深发展,塑造地方政府形象必然需要多种媒介、载体、方式、手段互相配合与有效整合,才能实现政府形象的最大提升效果。在新媒体的视角下进行当地政府形象研究,不仅仅是对政府利用新媒体进行形象维护的支持,更能推进地方政府治理方式的整体性变革,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各级政府都应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打造便民、高效、阳光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郭亚春.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探析[J].新闻传播,2019,347(02):61-62.

    [2]王国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8,009(011):35.

    [3]李琴.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以大连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003(024):62-63.

    [4]戴芊卉.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运用研究——以许昌市为例[J].硅谷,2017,003(016):25-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