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学准备,家长焦虑为哪般
张永英
自2012年开始,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教育部将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定为“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旨在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家长坚持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和终身发展做好全面的素质准备。为了配合宣传,本刊特邀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撰稿,与大家交流“科学的入学准备”需要家庭、社区、幼儿园、小学的紧密合作,即幼儿园需要在“入学准备”理论的指导下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小学需要为迎接入学准备水平不同的儿童提供因材施教的教育环境,父母需要有相应的教育观念、教养技能和教养行为,社区需要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昔孟母,择邻处”,或许是我国历史上有关家长应对教育焦虑的最早记述。现代“孟母”对孩子上小学的焦虑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确,儿童能否在“上小学”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应对人生转折或危机的积极态度及有效方式,将对儿童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陈鹤琴早在1927年发表的《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中就指出:“一个活泼的幼稚生在幼稚园里自由惯的、活动惯的,一旦进入了形式很重的小学,当然要发生种种困难。”当前正是由于多数幼儿家长对这“种种困难”的深切担忧,加上各种社会培训机构有意无意夸大问题,导致家长对幼儿“入学准备”的集体焦虑。
那么,家长究竟为何对孩子的“入学准备”如此焦虑?孩子上小学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更重要?如何化解家长的焦虑?本文将就以上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家长为何对孩子的“入学准备”如此焦虑
1.多方共谋所致的集体恐慌
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的焦虑犹如传染病,会在家长间快速传播。笔者“五一”假期回乡时,得知侄媳的儿子正在上大班,她为择校在城里购买了学区房,为她儿子报了幼小衔接班,让他学拼音、算术还有英语。询问为何报班,侄媳听小区里的老太太说“进小学后,汉语拼音和100以内加减法要么不教了,要么一带而过”,侄媳也怕孩子进小学后跟不上。笔者对她说政府在倡导小学“零起点”入学,她说她朋友圈的宝妈们都在说:“哪有什么零起点啊,如果真的是零起点进去,到时候就连哭都来不及了。”我用“小学零起点”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网上确实有很多以家长名义分享的所谓“血的教训”。我再搜索“幼小衔接”,网上立刻出现大量有关“幼小衔接”的打着连锁品牌旗号的培训机构的广告以及各种幼小衔接测试卷的商品信息。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网络时代,关于“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的正确观念尚“养在深闺人不识”,而家长唾手可得的却是出于商业目的的各种培训机构的营销信息。
家长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信息社会中多方共谋所致的集体恐慌,而这场恐慌的收割者便是打着连锁品牌旗号的各种商业培训机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甘愿为孩子的教育一掷千金,殊不知肥了人家口袋的同时可能坑了自家的孩子。
2.关于“入学准备”错误认知的剧场效应
家长对“入学准备”的错误认知是导致其焦虑的另一重要原因。家长对“入学准备”的朴素认知往往来自对小学教育的片面认识。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小学主要是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为了让孩子在小学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抱着“先学一点总是好的”的心态,以“抢跑”作为“入学准备”的策略。当有家长“抢跑”时,其他家长一定不甘落后也不敢落后,于是“剧场效应”(看戏时前排观众站起来逼着后排观众不得不站起来的现象,见下图)就产生了。大家都想“抢跑”,当然就给培训市场带来了商机。
殊不知,“抢跑”可能让孩子赢了一时,却也可能误了其终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的优势仅在低年级阶段有所体现。如果孩子觉得小学老师教的东西是自己已经学过的,反而会影响其上课时的专注程度;“已经学过所以简单”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复习巩固等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而这些都事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家长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对“入学准备”“幼小衔接”的错误认知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下形成了“剧场效应”,从而演变成了集体焦虑。
二、儿童“入学准备”思想的历史回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就“儿童进入公共学校的准备”问题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儿童从母育学校(家庭)进入公共学校,就好比是幼苗长大以后须移植到果园之内更利于其成长,因而是必然的。但是,“父母没有准备就将其子女送往学校是不智之举,这如同小牛奔往市场或羊群闯入牛群一样。之后,学校教师就会为这样的孩子所困扰并且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还要处罚他们”。〔1〕他还提出忠告,并不是6岁以前或越早进入公立学校越好,理由是“当幼苗太嫩的时候,移植出來后会成长得既孱弱又缓慢,也如同让未成熟的小马拖车,只能使它长得更弱”。〔2〕因而,他提出儿童可以进入公共学校的三个能力标志:(1)是否真正获得在母育学校所应学会的东西;(2)对问题是否有注意、辨别和判断的能力;(3)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3〕夸美纽斯阐述了为什么要做好“入学准备”并对“入学准备”的内涵作了全面的解释。他既关注到儿童入学前应该获得道德、宗教、语言、体育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初步教育(通过《世界图解》中直观的图画及生活中相应的实物来开展教育),更强调了儿童的好奇心、思维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福禄贝尔也充分认识到,幼儿从幼儿园中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法获取经验过渡到小学阶段要采用抽象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一转折具有突变的倾向,因而他提出了“中间学校”的想法。也就是说,福禄贝尔特别关注的是儿童从幼儿园到上小学在思维方式方面(从具体到抽象)应有的过渡。
蒙台梭利则清晰地指出,幼年时期连续的成长阶段对应着不同类型的智力。“在头三年,儿童具有一种成人所无法接近的心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对其施以任何直接的影响。”“而从3岁至6岁的第二阶段仍然保持着相同的心理类型。但儿童开始能够在某些方面接受成人的影响。”这期间,儿童开始进入“一个真正的建设时期”,借助其神秘的“吸收性心理”及“敏感期”的各种活动,“他逐渐建构起他的心理直到具备了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的能力,就这样一直到6岁”。这时候,“用通俗的话说,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上学了”。〔4〕可见,蒙台梭利也认为儿童思维能力方面的准备是入学准备的重要方面,她的做法是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结构化材料的操作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的培养在蒙氏教育中一开始就非常强调。
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班级设置中给学前儿童设了4岁到5岁班和6岁班,儿童在这前3年的学校生活中将对家庭生活的模拟游戏扩展成为家庭生活服务的社会成员的模拟游戏。课程中的活动来自生活,和生活一致是为避免儿童经验的割裂(即知识和经验不相互联系)。他说:“这种割裂,足以推迟、阻碍或挫败儿童理智生活——思维活动——的自发表现。”〔5〕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实际是重视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目的还是促进思维能力(包括反省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从每一当时的现有的经验中吸取全部意义,才是为在未来做同样的事做好預备。”重视幼儿当下生活的丰富意义就是在为未来作准备。〔6〕他还提出:“关于形成忍耐的态度、喜欢和不喜欢等的附带学习,比之拼音、地理或历史课的学习可能而且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为这些态度对于未来的价值是更为根本的。最重要的态度是能养成继续学习的欲望。”〔7〕
维果茨基则提出学校要求学前教育做的三件事:“1.学校要求儿童做好接受学校教学的准备;2.学校要求儿童做好接受分科教学的准备;3.我觉得,学校也要求儿童初步学会看书识字,虽然这一点大家并非都同意”。〔8〕在维果茨基看来,能接受学校学科教学的准备是儿童具有有关自然和社会方面的一般概念。做好入学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儿童的思维方式从通过知觉获取直接经验向借助记忆、识别、概括等心智技能形成一般概念去发展,并非是“让儿童在学前期就完成学校大纲”的超前教育。而这种形成一般概念的倾向性是学前儿童天生具备的,教学应予以利用。因而他提出,学前阶段的教学大纲一方面要与学校教学大纲一致,能引导儿童在具有一定教学目的的体系中不断迈进,但另一方面儿童掌握的程度是由他自己的大纲(他的特性、兴趣和思维水平)来决定的,这就是他提出自发—反应型教学的逻辑。维果茨基也认同蒙台梭利的理念,认为即便是“教读书写字”也并非直接训练,而是采取“胚胎教学”或“教学前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从儿童能拿起铅笔或钢笔的时候才教他写字的,而要早得多”。〔9〕也就是说,孩子接受正式教学前的“学习准备期”需要通过有准备的环境的潜移默化、通过其他活动发展各种与“读书写字”相关的感官的协调能力。因而他主张学前儿童应通过游戏来学习,而与经验更丰富且掌握了文化工具的成人或同伴的互动会对其发展起到支架作用。
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维果茨基等人有关“入学准备”的思想虽无更多对夸美纽斯的超越,但都很好地呼应了夸美纽斯提出的进入公共学校的能力标志,也得到了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
当前,我国政府倡导“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其具体内涵为:注重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勤学好问、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建立幼儿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幼儿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等道德品质;引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积极体验和向往,更重要的是这些教育目标要通过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特点的途径——“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来达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幼儿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及社会性发展等关键素质的关注,这与欧美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正确的儿童教育立场以及“入学准备”思想是非常吻合的。
然而,当下实践中有些培训机构将儿童“入学准备”变成了拼音、写字及小学数学的知识灌输和超前训练,完全窄化或误读了“入学准备”的内涵;有些父母和教师有意无意地用小学和小学老师恐吓孩子,让孩子对小学产生了恐惧。以知识准备为重点的“入学准备”无异于“丢西瓜捡芝麻”。牺牲儿童身心发展换取眼前的学业成绩,牺牲儿童长远发展换取眼前的教育成果,其实是舍本逐末。
三、如何消解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的焦虑
1.加强家长与幼儿园及小学的联络,消除信息不对称
陈鹤琴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中提出要把小学一年级与幼稚园联络起来,让两者有密切的衔接,“以免双方的损失”。陈鹤琴对如何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有系统思考: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并非只是幼儿园及家庭的事,小学也要在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及活动组织形式。当然,对家长而言,既要了解幼儿园的做法,也要了解小学的要求。
在相关调查中,有小学教师认为,其实小学知识含量不是那么大,知识体系也不难,孩子跟着进度走,完全可以接受,不太会有学不会的现象产生。笔者在网上看到过小学老师的一个帖子:“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孩子坐不住,没有规则意识,上课时满教室溜达,还有的在地上爬。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不会整理文具,不会拉衣服拉锁,也有哭闹、尿裤子的……”
其实,幼儿园针对小学教师所担忧的这些问题从幼儿新入园开始就在着手解决了。幼儿园会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注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活动常规的建设。而幼儿园在这些方面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以及配合,这是值得反思的。幼儿园如果能在幼儿新入园阶段就有“入学准备”的意识,让家长尽早知道幼儿“入学准备”的要素,家长或许就不会把孩子上幼儿园看得那么随意:“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样或许会提升家园共育的合作意识,或许还能消除家长对商业机构的幼小衔接训练课程趋之若鹜的心态。
2.加强正确“入学准备”理念的宣传,以良币驱逐劣币
笔者上网查看了几个商业机构幼小衔接班的招生广告,发现其培训内容基本上没有任何专业含量,大多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例如,针对“孩子坐不住”开出的药方就是“练坐”。“孩子坐不住”靠“练坐”就能解决问题吗?这样的方式除了让孩子对小学产生“牢笼”的恐惧联想,还能有什么效果?能坐得住靠的是自我控制能力而非外力压迫,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是有意志的人,而意志品质只可能源于主体能动性的生长。
蒙台梭利说:“当儿童能够从众多的物品当中择其所爱时;当他学会将取出的物品送回原处或让给其他伙伴时;当他梦寐以求的某些器械正被别人玩耍,而他学会了安静耐心地等待时;当他长时间专注地做练习,并纠正教材(指教具)里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时;当他在安静训练中,屏息凝神,保持姿势一动不动,直到自己的名字被呼唤,才随之响应地站起来并控制身体的平衡不去碰翻周围的物品时,他已经做出了很多的‘意志行动。”〔10〕正是在3至6岁这个阶段,孩子在一个“自由并有秩序”的环境中,自发地游戏,自发地探究、交往、表达、参与集体生活的时候,他自我的内在精神世界正在建构,他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正在形成。所以,当有人质疑“幼儿园里只是让孩子成天瞎玩”“这样玩怎么能学到东西”时,我们要有底气让质疑的人看到孩子通过这些所谓的“瞎玩”究竟学到了什么,要让他们知道教师们为了让孩子“瞎玩”究竟做了什么,要让他们知道幼教行业并非没有门槛,而是具有专业性的。
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有责任向家长宣传“入学准备”的正确理念,这也是专业能力的体现。“入学准备”不是到大班再考虑的事,当孩子第一天踏进幼儿园时,幼教工作者就在为孩子的“入学准备”努力。我们要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上幼儿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入学准备”,至于為了“入学准备”不上幼儿园而去上培训班,更是极其荒唐的。相信只要每位幼教工作者努力宣传正确的理念,那些将“入学准备”视为商机的“劣币”终将被驱逐。
3.加强家长自我检视,增进爱的智慧
家长应说服自己不当儿童成长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要意识到自己“仅仅是这一建设过程的合作者”。这样家长才能增进爱的智慧,更好地履行其真正的职责。
儿童是通过对环境的吸收来塑造自己的。在一个“自由而有秩序”的环境中,儿童的“入学准备”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家长是儿童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家长与其思考可以为孩子“入学准备”做什么,不如先检视自己可以不做什么,即反省自己是否无意中为儿童建设自我的工作设置了障碍。家长不妨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1)我能不熬夜不睡懒觉,生活变得有规律吗?(2)我能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让阅读书籍回归家庭生活吗?(3)我能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家里人,动不动乱嚷嚷吗?(4)我能对孩子不那么心急,慢下来陪他/她吗?
家长开始自我检视时,或许就会发现原来对孩子的那些不满和担忧似乎都来源于自己没做到的。就像我侄媳所说的:“真正该做的却没做到,为了纾解心理焦虑,就给孩子报培训班寻求安慰。”所以,“入学准备”不仅是孩子的准备,更是负责任的家长新的生活的开始。
此外,为了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和愿望,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上学”的模拟游戏;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契机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自豪感,如称赞孩子:“你长高了,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祝贺你!”“你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了,真能干,像个小学生!”“我们家要有个小学生了。”这样能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也能促进孩子形成小学生的角色意识。千万不要吓唬孩子,如“上学就不能玩玩具了”“上了小学就要收收心了”,这样的话对孩子有害无益。
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构成了儿童“入学准备”的生态环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需要形成相应的教育观念,掌握相应的教养技能,有相应的教养行为;社区需要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幼儿园需要在“入学准备”理论的指导下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小学需要为迎接“入学准备”水平不同的儿童提供因材施教的教育环境。对于处境不利儿童,政府应强化职能,开展“入学准备”干预和促进项目。只有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在全社会普及儿童“入学准备”的正确理念,现代“孟母”的“入学准备”焦虑才能得以消解。
参考文献:
〔1〕〔2〕〔3〕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1,68,70.
〔4〕玛丽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理〔M〕.江雪,编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8-19.
〔5〕凯瑟琳·坎普·梅休,等.杜威学校〔M〕.王承绪,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6.
〔6〕〔7〕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6,265.
〔8〕〔9〕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1,373.
〔10〕玛丽亚·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自发活动〔M〕江雪,编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