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刘玉珍

    摘要: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础”课教学中,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设计;求精;求美;求情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8-0029-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具体来说:教学内容设计要“求精”;教学形式设计要“求活”;教学语言设计要“求美”;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情”。

    一、教学内容设计要“求精”

    “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一共是由绪论和八章内容组成。前三章主要是思想教育,四至六章是道德教育,七至八章是法制教育,教材内容很丰富,学时要求是54学时。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要有理论教学,还要有实践教学,根据这个要求,“基础”课的教学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和原来的课时相比,理论教学时数就要相应减少,这样教材内容丰富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就出现了,如果按照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的讲,时间不够不说,内容也不能讲深讲透,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精心处理,精心设计,把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我们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突出“精”字。首先,精选内容:一是认真研究“基础”课教学内容与高初中政治课内容的衔接问题。把“基础”课教材中与初高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整理,不再做为主讲内容,因为重复的内容学生已经没有新鲜感了,没有学习的兴趣了。二是在前面初步对重复内容整理后,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开发、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材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对教材内容做延伸,《基础》课教材虽然是一年一修订,但相对于时代的变化,教材还是有滞后性,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即时性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精选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其次是对已经精选的内容精讲,讲到难点,讲到重点,讲到疑点,讲到热点,讲到焦点。

    二、教学语言设计要“求美”

    任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学语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古人说过: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即使再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被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学生就会失去对课堂的兴趣。正象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教学语言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语言设计要做到:

    教学语言要有简约美,就是语言要精练,少说废话,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尽量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教学语言要有韵律美,教学中语音语调的高低、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或侃侃而谈,像大江奔流,一泻千里;或娓娓道来,如小河细溪,淙淙流淌。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说明,平实明了,简洁科学;议论,头头是道,逻辑严密;抒情,发自肺腑,亲切真诚。这样的语言教学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进行与记忆,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要有幽默美。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课堂上适当的幽默,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打开学生的心窗,能够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创造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

    下面以《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片断为例:导入新课我用了流沙河的《理想》导入,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在美妙的配乐诗朗诵中学生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讲到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时,我用了网络上的流行语“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幽默语言,在课堂结束时,我用了简约的语言,“如果把人生比做一艘航船,让我们以理想为桨,信念为帆,放飞青春的梦想,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样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如一汩汩甘泉、一首首名曲磁石般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得到充实和满足,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情”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人的情感,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应该是情感的交流过程,情感是师生之间产生思维共振,心灵交融的一种特殊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离不开情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是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热乎乎的情似乎比冷冰的理更容易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教育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并接受其内容。

    教师上课要有热情,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与学科,并对自己所教内容深信不疑,才能使学生“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漫不经心,没有任何积极性,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这门功课,甚至有的学生会因此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因此,我们要以教师用心对教育的事业追求,焕发学生的终身学习热情。

    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旺盛的精力讲好每一节课,用炽烈的激情,感染学生,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有认知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智慧的灵魂,才能激发学生的深深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只有激情才能产生激情,以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展现的激情,感召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以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教师没有激情,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课堂上没有激情,就不会有创新,就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每堂课都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用丰富的语言感染学生,用热切的动作激励学生。有了师生的激情,就足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师生激情,生命中最动人的乐章会在课堂上奏响。

    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要以深厚的情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在思想上引导,在学习上指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排忧解难,处处为学生着想,这样就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这样的师生感情是一种神圣的感情,是无私的,是不计任何回报的感情,这样真挚的师生情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了亲近感,就有了吸引力、影响力。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感情,必然会以心激心,以情感情,亲其师,信其道。

    “未成曲调先有情,”充满感情的课堂不仅是架起师生感情沟通的桥梁,而且是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思维、展开学生想象的钥匙。老师情真意切的感情,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触动学生的心弦,拔动学生的情思,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作为“基础”课的教师,面对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使“基础”课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 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

    [2]曲澎.高校“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J].思想 理论教育导刊,2011,(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