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孙效琴

    [摘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旨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文本,从观察方法、观察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从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依托教材;观察能力;单元主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51-02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观察”单元,单元导语为“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观察习惯尚未形成,观察能力也较弱,这就导致他们在写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会感到困难。作为教师,要能够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领学生学习文章中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基。

    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从观察有物、观察有序、观察有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观察的意义与价值,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聚焦镜头,观之有物

    在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培养时,如果教师一下子把许多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观察对象多,学生很难获得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把观察的着力点放在一个比较小的角度,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观察,那么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在《搭船的鸟》一课中,作者通过观察把翠鸟动作敏捷这一特点描写得特别形象生动。教学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并从中学会细致观察呢?教师首先让学生把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读一读,然后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以后,你们对翠鸟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后认为,翠鸟会捕鱼,动作还特别敏捷。教师立马追问:“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翠鸟的动作特别敏捷的?请把它圈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圈出了“冲、飞、衔、站,吞”等词语。这时候,教师再让学生一边读相关的句子,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最后,教师再把翠鸟捕鱼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作者把翠鸟动作敏捷的特点描写得这样具体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教学,学生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能把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得那么形象生动,主要是与作者能够抓住翠鸟的某一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分不开,从而促进了学生细致观察习惯的养成。

    (二)拉长镜头,观之有序

    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言之有序。这需要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能够从不同的观察对象出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时间顺序、空间方位顺序、从远到近的顺序、从上到下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等。学会有序观察,学生在写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才会感到游刃有余。

    如在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并以表格的形式把外形、颜色、味道的相关描写提取出来;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并从“先、随后,最后”等表示时间词语的描写中感受作者在描写杨梅的时候观察了很长时间,所以才能把杨梅的特点表达得那样清楚。这样教学,可以将有序观察的方法逐步分解,把连续性文本转化为非连续性文本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阅读批注的形式把作者观察杨梅非常仔细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就这些地方多读几遍,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特点,这能为学生今后的观察指明路径与方向。

    (三)附加镜头,观之有感

    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把所要描写的事物写得更加形象生动。

    如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作者在描写小狗跑不过火车时,站在小狗的立场上对小狗的想法进行了猜测;同时,作者也把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再如,《搭船的鸟》一课的第二自然段“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点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其中,“比鹦鹉还漂亮”是作者在仔细观察以后,把翠鸟与鹦鹉进行比较以后表达出的看法与感受。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作者把杨梅的味道描写得又酸又甜,说自己的牙齿又酸又软,这些都是作者实实在在的感受,令读者也不禁想一尝为快。由此可见,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融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自己的文章更具真情实感。

    二、注重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习得了观察方法后,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运用于观察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明确观察步骤后,逐步养成观察习惯。

    (一)养成做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学生写话或者习作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会从观察中获取或者积累写作材料。在观察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某一场景或者某一事物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这样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积累,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如《搭船的鸟》一课学完之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这样的观察实践任务:观察自己身边的动植物或者一处场景,并在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上把观察的时间、地点以及观察中的发现记录下来。在学习《金色的草地》一课时,依托课后练习“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碰触后会害羞……”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事物,并把其中的变化与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观察更为准确与细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种事物进行观察,当学生发现自己观察的事物具有变化的特点后,要及时把这种变化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观察的乐趣,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自己今后的习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养成全方位观察事物的习惯

    在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对观察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观察,而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观察。教师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以使学生的观察走向深广,实现观察途径由少到多的转变。

    如在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有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的观察经验,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观察方法来了解芒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組,就自己带来的苹果进行观察,在小组之内说说自己观察到了苹果的哪些特点。就这样,在嗅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学生不仅掌握了观察水果的方法,而且感受也更加深刻了,这为学生的生动表达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语文要素和学生实际出发,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观察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妙笔生花。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