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扶贫”的困境与优化路径分析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互联网+” 医疗扶贫 优化路径

    作者简介:张绍飞,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管理理论与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D6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050

    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库显示,2013年,“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接近2000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42.4%。截至2017年10月,在农村贫困人口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比例却上升至46%,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已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筑牢乡村卫生服务网底,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提到:“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诊疗资源和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鼓励新医疗技术服务贫困人口”;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加大对于‘互联网+致力于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因此,在多项政策的鼓励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开始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扶贫”的新模式。一、“互联网+医疗扶贫”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医疗扶贫”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对“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为患者建立动态化的健康档案,利用健康大数据,对贫困患者的患病类型进行分类、归纳,依托大型医疗服务中心和专家团队,通过网络在线为不同病情的贫困人口设计治疗路径,优化检查、治疗、用药、康复和保障等环节,提供诊疗便利,降低治疗费用。因此,与传统的医疗扶贫手段相比,该模式具有手段精准、就诊直接、沟通灵活和保障长效的特点。

    (一)手段精准

    “精准扶贫”主要体现在“精准”两字,如何精准的识别到真正的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难题。我国贫困地区一般位于地理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且传统手段无法直接起作用的地方,这就给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造成了困难。但是,使用互联网技术就能简单的改变这一难题:首先,通过互联网精准定位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同时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贫困人口同外部环境的内在联系,描绘并构建贫困人口分布空间图,实现贫困人口的初次识别;[1]其次,根据这些信息建立一个贫困人口数据库,运用数字分析技术对于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进行分类,困难程度进行分级,识别出“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的群体;最后,根据患者的患病类型,通过互联网分析工具进行筛选和评估,使患者与医生精准匹配,对症治疗,达到“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的最终目的。

    (二)就诊直接

    “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与传统医疗扶贫手段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直接有效的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的问题。在传统的诊疗过程中,贫困人口看病不仅需要冗繁的过程,而且贫困地区交通的不发达以及医疗资源的匮乏导致其出门和看病都极度困难,这大大增加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群体的脱贫难度。采用“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就可以有效的化解该难题,通过互联网远程诊疗系统可以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大大地缩短就诊距离和时间,将医疗资源下沉至贫困地区,使贫困人口直接在线检查、就诊和支付,且对线上开具的处方经药师审批过后,由第三方符合条件的机构配送药物,秉承“用互联网连接人与人,减少繁琐就诊流程,在家就能看病”的理念,大大减轻了扶贫工作的难度。

    (三)沟通灵活

    与传统医疗扶贫手段不同,“互联网+医疗扶贫”强调的是各级政府、第三方服务平台(即大型医疗服务中心和专家团队)和基层医护人员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该扶贫方式要求各级政府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相关数据厘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与第三方服务平台进行沟通与联系,最后通过互联网与基层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灵活的扶贫网络结构。在这其中,互联网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为各级政府、第三方服务平台和基层医护人员之间建立高效灵活的沟通协作渠道提供了可能。二、“互联网+医疗扶贫”面临的困境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发展,各级政府与社会机构纷纷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探索各类型的远程医疗扶贫模式,如:河南省光山县微医医疗扶贫模式、河南省平舆县华和医疗扶贫模式、湖北省奉节县阿里医疗扶贫模式和陕西省丹凤县远程医疗扶贫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当地的发展都取得了较为不俗的成绩,对提高当地的医疗保障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帮助因病致贫和返贫人口的脱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无疑是远程医疗扶贫模式的典范。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基础建设水平不一,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如今,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下和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仍是“互联网+”扶贫模式的“拦路虎”。我国贫困地区一般位于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受经济、地理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十分缓慢,存在网络覆盖率低、光纤入户率不高和农村网络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又由于网络信号塔较少,部分地区接收不到网络信号或信号强度不足,致使信息流通不畅。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一方面造成了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导致双方信息化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低网络覆盖率使得“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在贫困地区的推广步伐变得十分迟缓。

    (二)制度规范尚未健全

    由于“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目前只有极少数政策文件给出了“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的相关建议,且这些建议几乎都偏向于大的宏观方面,对具体实施过程所能使用的有效信息少之又少,对模式运行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制度规范更几乎为零,这必将造成混乱的产生,导致“法无规定可行”思想的滋生蔓延和一些不法分子谋取个人私利行为的产生,同时,基本制度规范的缺失还容易束缚人的思想,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对模式的运行产生不必要的阻力,又由于各级财政资金供给不足,基层人事编制名额有限,将很难吸引年青一代返乡就业,也就无法为该模式的运行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医护人员素质不高

    “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是将基础医疗资源下放至贫困地区,在贫困地区内部实现基本的健康检查和在线就诊,这就对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进一步要求。现阶段,我国基层医护人员超过140万,分布在全国约3.7万个乡镇卫生机构和65万个农村卫生室,他们担负着我国约6.7亿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检查和诊治等服务,这些基层医护人员是发展农村基础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之一。三、“互联网+医疗扶贫”的优化路径

    “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作为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创新和延伸,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具体我们可以通过下述几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扶贫环境

    “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投资,打造坚实的网络基础;二是要推动对贫困地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

    一方面要推动贫困地区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通过铺设网络通道,建立信号基站,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向贫困地区延伸,面对“互联网+医疗扶贫”的需求,鼓励大型电子通信企业向贫困地区提供优质的互联网专线和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加强远程医疗专用网絡的建设,保证医疗数据传输的质量,确保网络普遍覆盖到城乡各级医疗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填平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二)完善基本制度规范,建成扶贫制度体系

    政府作为扶贫主体,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规范作用”。[2]“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是一个规范化的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颁布政策文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建成扶贫制度体系,进而发挥扶贫效用。

    (三)制定多维培训计划,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基层医护人员的参与协作,他们是整个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因此,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整个“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的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从两方面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基础培训:一方面搭建医疗在线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教育课程,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医疗教育培训体系,推广实用型基础医疗技术,提升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派专职技术人员下乡培训,解决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的问题,教授互联网知识,提高其技术水平;其次,要搭建在线医疗共享平台,实现病历分析和医疗方案的共享,丰富基层医疗人员的医疗经验并提升其诊断能力;再次,要设立专门的贫困人口病例数据库和远程视频诊疗平台,使“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信息化、直接化和简单化,降低操作难度;最后,卫生部要尽快开设单独的基层医护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尽快改变目前大多数基层医护人员无证行医的状况,同时严格规定其从业地点和范围,促使基层医护从业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精准扶贫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用传统的手段进行扶贫,还要求在工作中要随环境变化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的产生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降低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脱贫难度,为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了简洁方便的医疗就诊模式和坚强有力的健康保障体系,它不仅是方法上的创新,更是思想上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适势求是)[N].人民日报,2018-08-26.

    [2]赵秀兰.“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主要内容与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