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播之战”对遵义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
万彩霞++仲华
摘要:公元876年,杨氏开始世袭播州权柄,本文对公元1600年,明王朝对杨氏进行征伐的“平播之战”,结束土司统治进行梳理,这场战争对遵义经济、文化的影响有着必然的联系。笔者就平播之战,浅析“平播”对遵义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平播之战;遵义;经济;文化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8-0054-02
遵义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多元,早在 18万年至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桐梓人”生活于此。 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郎州改名为播州[1](P.1-2),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1年。因此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从旧石器时代的桐梓岩灰洞发现古人类遗址到汉代的“三贤”(舍人、盛览、尹珍)、宋代的“二冉”(冉琎、冉璞)、清代的“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它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长征文化而闻名。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民风淳朴、英才辈出、文化丰富多彩,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研究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与中世纪初,明王朝对世袭播州700余年的杨氏进行征伐的“平播之战”有着必然的联系。笔者就平播之战,浅析“平播”对遵义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
一、“平播之战”
在明王朝万历年间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一是定宁夏,二是征朝鲜,三是平播州。
“平播”是明代万历年间三大军事征讨之一,公元l600年(万历28年)2月12至6月初6,明朝廷为平息播州土司、宣慰使杨应龙叛乱,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最终以杨应龙所率近16万土兵在朝廷24万官军分兵8路夹击围攻之下,抵抗114天失败,战死2万余人,纳降13.6万余人,杨应龙自焚于海龙囤,战争结束。[2](P.1)
杨氏土司历代世袭播州权柄,从杨端征南诏入据播州开始,统治播州时间长达725年,积累了雄厚的财富和实力,根深蒂固,可见这次战争的不易和战争后对其政治制度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和推动作用。平播战争结束土司统治,对杨氏世据的播州进行改土归流,设置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川黔二省。清雍正六年(1728年),遵义府由四川改隶贵州,至此黔北各县成为贵州省的组成部分。经200余年清道光年间遵义境内能操杨保语(倮语)者仅级僻之处尚有数家,今已完全汉化[3](P.211-212)。改土归流,是播州的历史性蜕变,推动了遵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平播后的改土归流催生了遵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迅速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带来人民的富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平播之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平播之战结束了杨氏对播州700余年的世袭统治,也是中央王朝最早在贵州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的开始。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派遣流官代替土官来治理该地区,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陲地区的直接统治。
(一)恢复府县,设置流官
将700多年的土司统治重新纳入中央集权范畴,密切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平播之战后将原来的播州地区划分为遵义府、平越府,遵义府管辖遵义、绥阳、桐梓、仁怀四县及真安州(现在的正安县、道真县),隶属四川省;平越府管辖湄潭、龙泉、瓮安、余庆四县及黄平州,隶属贵州省,总的为二府二州八县,明确疆域,修建城垣,规范行政管辖,彻底改变了播州地区原来的割据状态,巩固和加强了与中央王朝对播州的统治。
(二)解除土司制度下的封建农奴制这种人身依附关系
在杨氏土司统治时期的播州,封建农奴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贵州通志·前事志》有记载:土司可“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司统治之下,人民没有人身自由,任由土司欺凌、剥削。平播之战结束了土司统治,杨氏割据一方的封闭领地得以开放,突破了封建领主制生产关系的桎梏,生产力得以解决和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三)改善交通、筑路通驿
劈山修路,在交通要道上设驿站,增加夫、马人手,成为沟通川、黔两省的重要道路。遵义作为川黔重要的商贾集散中心,也主要形成于平播之后。
(四)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
将土司的田庄没收入官,再交予农民承种;兴修水利,使水利工程得以改善,粮食生产大大得以提高,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这些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及其相关经济的发展。
(五)增加粮食和经济作物品种
引进黍、小麦、稷、玉米、红薯等作物品种,大力发展农耕经济。引进楠竹、花生、蚕桑等经济作物品种。楠竹的引种让赤水成为“楠竹之乡”;特别是蚕桑的引进上最为突出,在官府的大力推广和重视下,使其“遵义之民富于丝”,成为贵州的富庶之地,为蚕桑促使了纺织业良好的发展。
(六)发展市场经济,开放商业贸易
当时遵绸的名气,与全国的名产吴绫、蜀锦争价于中州,正安丝织也负有“不下中州之产”的盛名。国酒“茅台”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称名于世,同时期盐业得到空前发展,就如郑珍诗中所感“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形成了“黔北四大镇”,即“一打鼓,二永兴、三茅台,四团溪” [4](P.181)(今金沙县、湄潭、仁怀、遵义县),作为黔北和川黔道上的重要货物流通集散地,在习水县土城的《通商碑》上所刻“裁抑土税,以通商贾”,可以看出“平播”之后这一带商旅往来频繁,商业贸易之发达,经济之繁荣。
三、“平播之战”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黔北文化的兴盛是在播州改土归流以后,因在杨保前期,虽然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建孔庙、设学堂、有钱官宦人家送子弟到京师学习等吸纳汉文化的措施,但从元中期到平播战争前,因杨氏历代权利纷争,处于闭门造车封闭状态,阻碍了文化交流,文化发展非常缓慢。平播后,由于流官对于文化的大力倡导,普及文化,加速了文化积淀,文化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一)府州县学相继建立
平播后在建立政权的同时立即建府、儒、学及先师庙,设各府、州、县学。公元1600年,设置了遵义府学;1601年,设置了平越府学,桐梓县学;1602年,设置了真安州学;1620年,设置了湄潭县学。府、州、县学的设立,为人才的培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良好条件。遵义县始建社学14所,社师14人;正安州二所,5人;桐梓县22所,22人;绥阳县27所,27人;仁怀县22所,22人。共87所,90人。至此,一个面向整个社会、面向平民的教育体系建构起来,使遵义的广大下层群众获得了受教育的机遇,使遵义全民文化教育得以普及。
(二)各书院的出现
平播之战后,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深人发展,文化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湘川、狮山、湄水、他山、敷文等书院的出现对遵义文化的推动是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移民
由于湖、广、填、四川人口的迁移,为文化的繁荣与昌盛,民族的交往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口素质总体得以优化,原来的播州由土司的封闭领地,逐步走向开放,在外来人口与本土人口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生产知识、技术和先进的汉文化为当地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文化的进程。
(四)“沙滩文化”的出现
明末至清末的300余年间,在遵义县新舟禹门方圆不到10里的村落沙滩人才辈出,重视教育,倡导文化,涌现了数十名举人、进士,在经学、文字学、声韵学、版本学、金石学、方志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诗词散文的创作都处于全国之首,清中叶曾为全国知名文化区,涌现出“西南三大儒”郑珍、莫友芝和黎庶昌为代表的大批文化名人,学术成就影响深远,成为贵州文化的骄傲。这里有被梁启超推为“天下府志第一”的《遵义府志》,有最先向国人介绍西方文明的《西洋杂志》,有网罗宋元佚亡古籍的《古逸丛书》,有集贵州明清两代诗作大成的《黔诗纪略》和《黔诗纪略后编》等。[5](P.51)平播之战是黔北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特大历史事件,它为成型的地域文化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5](P. 215)沙滩文化是黔北地域文化进入繁荣时期的标志,因而,“沙滩文化”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平播后的改土归流促成的文化勃兴的产物,它是改土归流后遵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平播后的改土归流为沙滩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成为遵义文化教育后续发展的良好开端。
结语:平播之战加快了播州与内地中原广大地区的交流、交往,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平播后的改土归流催生遵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改土归流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平播之战对于西南边陲的稳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历史进步,有利于遵义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遵义汇入全国乃至国际大洪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遵义地区志·卷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遵义市委员会宣教文卫委员会编. 海龙囤烟云录[M].遵义:遵义市政协宣教文卫委员会, 2001.
[3]张其昀.遵义新志[M].2012.
[4]刘作会.平播之役400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2002.
[5]黎铎.遵义沙滩文化集[M].2007.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