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研究
杨海洋
摘要: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各项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资源集聚也具有重要影响。从新经济地理理论角度而言,在研究中将经济资源空间集聚构造为两种,即分散力与集聚力,对经济聚集的形成机制进行解释。而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导致各类要素在空间配置中也出现一定变化,加强了区域间经济联系。本文主要研究了经济集聚的溢出及门槛效应的相关理论及模型。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门槛效应
在各地区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源集聚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且呈现出逐渐强化趋势。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资源集聚特性日益明显,我国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人口及资源集聚,进而导致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不同层面地理空间,经济资源集聚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最为传统且公认的即为交通基础设施,其空间相关特征十分明显。现阶段,我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不同区域间经济资源集聚趋势强化,由此衍生出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经济集聚效应研究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1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主要是指,若某一观察单元特定变量出现变动,不仅会对本地区相关变量造成影响,还会导致其他单元效应的变化。具体而言,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发生改变,相邻地区资源流动及经济集聚也会受到影响。
1.1经济集聚溢出效应分解
1.1.1直接性溢出
经济集聚溢出效应分解如图1所示。直接性溢出主要是指,某一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生变化,会对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状态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经济集聚状态的改变。通常而言,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实现跨区域连通,吸引稀缺经济资源,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主体是当地政府,根据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状况进行供给决策,并适当调整优化。在此类情况下,本地区经济集聚状态溢出性受到周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
1.1.2相关性溢出
本地区经济资源集聚状态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一旦交通基础设施发生变化,经济资源集聚状态也会随之改变。而经济集聚状态又与既有市场集聚力、人力资本流动状态存在密切关系,进一步影响周边地区经济集聚。因此,相关性溢出可理解为二者空间自相关联系。
1.2研究方法与数据特征
大量跨区联系及影响存在于溢出效应之中,因此空间自相关性是样本数据的明显特征。在经济资源集聚过程中,其主要维度为时间及空间,笔者结合相关研究方法对实证数据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传统计量方法更加侧重时间维度的影响及作用,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在回归模型中纳入空间维度效应,对经济集聚溢出效应分析更为全面。空间面板模型充分结合了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的优点,构建起新的空间面板模型,此类模型具有时空二维特征,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前提下,充分掌握个体的异质性,其主要形式为空间误差及空间滞后面板。
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基本形式为:
1.3相关变量选择
1.3.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的主要作用是衡量区域经济集聚程度,此类指标涵盖多方面内容,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及相关研究,区域和产业是两个主要层面。区域层面包括从业人员分布、单位面积产值等,以此来计算区域内经济活动密集程度;产业层面包括区位基尼数、集中度等,计算区域内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现阶段,集聚特征较为明显的产业仍旧是工业,因此衡量指标可从此方面进行考虑。
1.3.2解释变量
笔者结合实践经验,选取几类具有代表性特征变量:其一,交通基础设施,首先可用货币表示,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状况用相关资本存量表示;其次以实物表示,通过线路密度、客货运量等衡量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价格指数呈现出不断变化特征,实物分布状态更能够反应客观情况。其二,相对市场规模,区域实际消费需求可通过这一指标反应出来。其三,市场化程度,外界资本进入某一区域过程中,受到当地市场化程度影响。在国民经济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据比例即为市场化程度主要体现,因此市场化程度可由非国有化率表示。
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门槛效应
2.1经济集聚门槛效应概述
经济资源的空间流动、集聚等都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在此过程中资源流入及流出地区都涵盖在内,跨区域空间效应由此产生,门槛效应及溢出效应是其集中体现。因此除了溢出效应之外,门槛效应也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制约了通达性及不同地区之间的衔接,若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某一“门槛”之外时,其对经济集聚所发挥的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特征。某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化在没有达到门槛值之前,所产生的经济集聚效应并不明显。但是,在超过门槛值情况下,落后地区体现出区际趋同特征,而发达地区则会产生区际分异。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不断变化,当其达到某种特定程度时,可能会对经济资源空间流动产生突发性影响,进而在经济集聚过程中产生大范围波动。近年来,我国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经济及距离差异也会随之逐渐缩小。
2.2门槛面板模型
针对门槛效应的特征构建起相应门槛面板模型,模拟变量处于特定临界值的状态,使得计量模型更为丰富,其一般形式为:
3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经济集聚效应的建议
3.1构建综合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因此,不仅要完善现有交通运输路网规划,同时也应逐渐增加道路供给,统筹协调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明确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结合区域内特色产业、地区规划,提高交通路网的可达性,进而增强竞争力,吸引资本、劳动力的集聚。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时应以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依据,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3.2提高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供给
交通运输通达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使经济集聚效应形成及扩展。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可适当提高欠发达地区交通供给,带动交通沿线经济发展。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为依据,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充分考虑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发挥中心地区经济辐射作用,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各项资源是经济集聚的主要内容,交通技术设施建设应以促进各项资源流动为最终目的,使资源空间分布范圍得以延伸,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3.3明确经济集聚长短期关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前提下,适当增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做好经济集聚长短期规划,进而降低经济活动成本。交通基础设施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集聚效应的发挥,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供给量。从交通基础设施长期发展来看,应逐渐实现经济资源结构布局优化,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够加快生产要素、劳动力等的流通,是衔接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因此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充分利用相邻地区以及本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进而使投资环境得以改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资源集聚作为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呈现出不断强化趋势,溢出效应及门槛效应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发挥交通基础设施集聚效应,政府作为规划和引导主体,应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适当加大交通基础设施供给量,有效拉动沿线经济发展。综合考虑本地区及空间相关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从战略发展角度明确长短期经济集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