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教学设计
黄志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本选修2-3第一章第三节《组合》第一课时的内容,它与前一节《排列》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本节内容与本章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组合数公式的推导要依据排列数公式,二项式系数是一组有规律的组合数,在推导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都用到了组合数的性质(第二课时),在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时,常涉及组合数的计算。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前,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排列、排列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教学要借助这些已有的知识,通过类比,归纳,帮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从能力的角度看,学生已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探究的能力,计算的能力,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中要借助学生已有的能力,提供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向学生提供合适的探究材料,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借助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数学表达能力。很多问题在处理时要注意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可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2)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与组合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排列与组合的关系.这一教学活动,得到求组合数的方法,即,并使学生利用这一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不,不断获得成功积累愉快的体验,不断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通过探索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和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
教学难点:组合和排列的区别;组合数公式的运用。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创设:播放视频:今年大阅兵(选取习大大接见某六个重要领导人的视频,里面就有握手)
问题:这七个领导人在宴会上会二二握手,你能知道他们一共握了几次吗? 为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认真来学习我们本节的知识吧!相信大家一定能解决的。
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担任数学和语文课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数学竞赛,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的比较,在引出组合概念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与交流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适当点评,引出课题.
1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说明:⑴不同元素;
⑵“只取不排”—无序性;
⑶相同组合:元素相同
问题3、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概念)
问题4、①ab与ba是相同的排列吗?是相同的组合吗?(辨析概念)
②两个相同的排列有什么特点?两个相同组合呢?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还是排列?(应用概念)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出现的错误由其他学生纠正.)
(1)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上,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价?
(2)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共写了多少封信?
(3)10個人互通电话一次,共多少个电话?
2.组合数的概念: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组合数公式的推导过程:
问题:写出例题1中二个问题的排列和组合
设计意图:为推导组合数公式做铺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
师生互动:学生动手自觉完成,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回答推理过程,教师板演,共同完成公式推导.
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1)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是多少呢?
启发:由于排列是先组合再排列,而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求得,故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和的关系,如下:
(2) 同理比较和的关系
(3)推广:一般地,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分如下两步:
① 先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