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索

    范桂霞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政治以及藝术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对音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民族声乐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艺术圣殿的瑰宝,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而如何在多元文化下优化民族声乐教育,成了当前我国相关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声乐教育;优化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140-02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各种西方文化和思潮涌入我国社会,对居民的生活品质、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民族声乐作为我国艺术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扬和传承的重要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和精神传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于高等声乐教育而言,既是教育的挑战,又是改革的机遇。因此,相关高校需要认识到多元文化对民族声乐教育带来的影响,并且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式,进而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优秀民族声乐人才。

    一、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多元文化教育属于一个时代概念,其诞生于美国黑人民权时期,多元文化教育强调民族性教育,教育重点为对世界各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探讨与分析,起到体现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目的。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我国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也逐渐受到公众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民族声乐作为我国艺术殿堂的重要瑰宝,其是我国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价值形态、审美意识和道德情操。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国,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民族声乐教育进行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促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为我国输送更多现代化、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二、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民族声乐是作为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基础课程,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音乐、发展民族声乐具有关键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当前,从整体角度分析,民族声乐教育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对课程改革创新形成了较大阻碍,也不利于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缺乏民族特色

    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民族声乐教育中,引入了西方唱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演唱技巧后,才能学习具有较高难度的民族声乐作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民族作品基础演唱技巧,教学缺乏民族特色,会对学生未来形成独特的演唱形式和风格带来不利影响。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民族声乐教育中,只是单纯地抄袭以及借鉴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虽然相关高校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但是依然存在些许不足。

    (三)训练方式单一

    在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教育缺乏民族性和民族特点,忽视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民族精神,训练方式较为单一陈旧,难以提升学生的民族作品演唱技巧,在教育评价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评价不规范、评价要点把握不清等问题,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形成制约。

    (四)文化与课程脱节

    民族声乐教育在我国专业校园起步较晚,教师在开展专业教育中,更加重视锻炼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声乐技能,没有注重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导致文化与课程严重脱节,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因为民族文化严重缺失,导致学生无法正确以及全面地把握歌曲文化内涵,在歌曲演绎中不能充分融入个人情感进行演唱。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优化民族声乐教育的相关途径和措施

    (一)融合中西唱法

    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民族声乐教育中,更多是借鉴和参考西方唱法,忽视了民族声乐的艺术性和民族性。因此,高校需要组织教师积极探索中西唱法的高度融合,在参考西方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式戏曲唱法,确保学生在演唱民族作品中做到呼吸均匀。民族声乐和西方美声在融合中,可以充分体现民族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感染力,调动听众的情绪和思想,促使其可以更加深入感受和体会民族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基调,进而认识到民族声乐的内在价值。

    (二)完善教学体系

    民族声乐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相关高校在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中,需要结合多元文化的特点,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与完善,促使教育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精神诉求,突出课程教育的时代感和鲜活性。首先,高校在重构教学体系中,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和理性的设计,突出哲学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以哲学角度审视民族声乐发展历程,积极探索现代演唱和传统理论的内在关系,不断吸取民族声乐精华,将其与西方音乐理论有机融合;其次,专业教师要结合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和改革,转变以往重视西方音乐理论的固化思维,对教学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思考,在实践中丰富以及完善教学理论,促使民族声乐教育更加符合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和价值方向;最后,教师在更新教学思想以及丰富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还要结合课程发展规律,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促使学生认识到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更好地提升个人演唱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创新训练方式

    民族声乐课程具有较强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教师在平时训练中,也要以民族特點为出发点,积极创新训练方式。首先,重视引入原生态民歌,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存在较大差异,其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充满原始味道,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理念,在多元文化下,原生态民歌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教师要在训练中积极引入原生态民歌,丰富学生对我国民族声乐的认识,促使声乐训练趋于民族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次,教师在训练中还要丰富歌曲内容,引入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背景、不同内涵以及不同形式的民族歌曲,锻炼学生把握不同歌曲的能力,提升其音乐理解力;最后,教师要创新训练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时,教师要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与个性,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例如以赛代练,在课堂中举办歌曲演绎大赛,通过比赛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调整,又例如举办小型音乐会,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展示个人风采,在训练中丰富学生的表演经验。

    (四)注重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音乐素养、文化内涵以及成长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民族声乐教育也要遵循特色性、灵活性以及科学性原则,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正确审视以及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引入因材施教原则,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首先,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师生数量和教学质量的矛盾不断凸显。因此,高校在开展民族声乐教育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乐理能力、嗓音以及个性等特征划分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还要积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和乐理基础,设定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在通识知识授课中,教师要通过大班教学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声乐素养,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五)加强文化渗透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国家先要提升自身的国家竞争软实力,需要给予传统文化以高度重视,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声乐的根系和灵魂,因此,高校在创新民族声乐教育中,需要将传统文化作为立足之本,在课程中加强文化渗透,促使学生在不断吸取传统文化营养中获得发展。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特色,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当地的音乐文化资源中,促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形成直观认识,自觉地发扬以及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意识,摒弃崇洋媚外的心理,在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注重传承民族音乐,通过价值引导实现传统文化渗透;最后,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引入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例如《茉莉花》,该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动人,富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民族声乐课程作为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其对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和专业技能具有积极意义,高校要认识到多元文化下民族声乐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发挥课堂的育人价值,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其文化修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宾薇婷.浅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索[J/OL].黄河之声,2019(04):16[2019-05-13].

    [2]崔一骞.论多元文化视野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取向[J].北方音乐,2019,39(02):1-3+16.

    [3]郭姗姗.基于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发展[J].北方音乐,2018,38(19):218.

    [4]王丹.多元文化背景冲击下的中国声乐教育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8(14):205-206.

    [5]蒋鸣.论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走势与审美取向[J].音乐创作,2018(05):118-119.

    [6]王英.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革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8(11):165-166.

    [7]李美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的思考——以民族声乐教材为例[J].音乐创作,2017(08):192-194.

    [8]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1(02):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