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练写作
左文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更是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但是,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学生不爱动笔,不会写作,当然,原因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信情况会有改观。
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印象深刻的是特级教师肖培东讲《秋叶》一诗,他把“坡上,坡下,?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散落一地”第三句隐去,让学生换用其他形象来写秋叶,“金黄的蝴蝶”“点点的金黄”“活泼的小精灵”“金黄的羽毛”……“片片思绪”成诗,这时候最经典的一幕开始了,肖老师又提问一个沉默寡言的学生,学生答填不出,肖老师和蔼地说:“你看,你沉默着,就是最好的诗人。说不出来的就是最好的诗句。坡上,坡下,写不出的诗句,散落一地。”这个课堂环节堪称是训练学生语言的典范,问题的设计,教师的示范,精彩异常。特级教师王君讲课时,常常把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分行变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朗读、体会。如她讲授《散步》一课时,把“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变成六行诗,富有韵味,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菜花”“桑树”和“鱼塘”的象征义,最后,让学生在“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一句后,再续写几个句子“向着富足走去”“向着幸福走去”“向着美好走去”,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主旨,并于无形中进行了诗歌的创作。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路径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
一、问题引领式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句式回答问题,一般放在文章解读过程中。因为有句式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就有了规范。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用“春天美在?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你看(听)——?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的句式,说说春天的美丽。因为有固定句式的要求,学生的回答就会整齐而充满诗意:“春天美在小草,你看——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春天美在五颜六色的花,你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天美在和风,你听——风中传来鸟的叫声。鸟儿……”。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但熟悉了文章内容,而且进行了语言的训练,学生们会发现,把他们的回答连缀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春之歌,就会使他们感受到,原来写诗也没有那么难。再如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并用“济南的冬天像?摇?摇?摇?摇?摇?摇?摇,你看?摇?摇?摇?摇?摇?摇?摇”的句式进行交流。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作一个示范:“济南的冬天像童话里的王国,你看,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安闲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接下来,学生就会找到其他生动精彩的句子,说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济南的冬天像一位慈母,你看,……”“济南的冬天像一位美丽的少女,你看,……”“济南的冬天像一幅水墨画,你看,……”“济南的冬天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你看,……”。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熟记文中的精彩语句,引领他们深入走进文本,品味作者感情,同时,又使他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学生们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写作的畏难情绪自然就会逐渐消失。
二、总结升华式
待文章主旨水落石出,教师要对本篇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时,可以抓住情感触发点,让学生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都得以升华。如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在引领学生品味过文中的重要词句,读懂了母亲的伟大和艰难,也读出了作者的懊悔和自责后,课堂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句式,写一首詩来怀念母亲:“又是一个秋天,望着?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选取文中的景物描写),母亲,我怀念您!忘不了?摇?摇?摇?摇?摇?摇?摇?摇(选取文中的细节描写),母亲,世界上最?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填一个形容词)的人就是您!”选取文中的词句,而且把自己的理解加进去,难度不大,可是,学生写着写着就动情了。“又是一个秋天,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母亲,我怀念您!忘不了我发怒时,你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世界上最理解我的人就是您!”“又是一个秋天,望着北海泼泼洒洒开得烂漫的菊花,母亲,我怀念您!忘不了您临终大口大口吐着鲜血,却还在挂念着我这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妹妹,母亲,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就是您!”再如学习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在天真无邪的孩子揭开了大人们的“心装”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主旨填写句子,完成诗作:“当虚伪横行假话满天,诚实的老大臣?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可是你听他说:?摇?摇?摇?摇?摇?摇?摇;当虚伪横行假话满天,至高无上的皇帝?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可是你听他说:?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当虚伪横行假话满天,满城的百姓?摇?摇?摇?摇?摇?摇?摇,可是你听他们说:?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当虚伪横行假话满天,所有大人?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你听一个孩子说:?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如黑暗中射来一道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这光照亮人们心底,?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这样的写作训练串联起了文章情节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样的训练,立足文本,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融合,是真正“语文味”的课堂。
三、写作知识迁移式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可借鉴的地方很多,这些都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点,进行技法迁移。但是,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讲过范文后,只是要求学生写同一话题的文章,如学了《背影》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父亲,学了《我的母亲》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母亲,学了《同桌阿伦》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同桌,等等,而没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技法的要求,这种训练其实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写作知识的迁移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如学习范文的表达技巧,学习范文的语言风格,学习范文的行文结构,学习范文的文体知识,等等。究竟选择哪一方面作为迁移点加以训练呢?叶黎明老师在《正确把握读写结合的“点”》中指出,教师在确定读写结合点时应做如下追问:1.选择的“点”是不是文章最突出、最鲜明的写作特色?是不是作者最用力的地方?2.选择的“点”是不是学生需要学的?是不是学生在写作技巧上所欠缺的?3.选择的“点”是不是某类文体、某种表达方式最关键的知识?据此,《故乡》中的人物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布局谋篇和环境描写,《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现实和回忆穿插的双线结构,《紫藤萝瀑布》中的景物描写和过渡衔接,《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的议论升华,等等,都是文章的突出写作特色,也是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重点探究的“点”,都可以作为写作知识的迁移点,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理解和运用……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搞好。”叶圣陶先生也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要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上下功夫,要立足文本学语言,结合阅读练写作,要让我们的语文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
[作者通联:山东青岛莱西市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