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整合推进策略刍议
蔺志诏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整个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整合,以课内阅读为点,由点到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课外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效整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见识他们未曾涉足的风景。而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效整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而使学生在阅读的引领下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进行有效整合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了,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1.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他们最近一段时间内阅读的主要内容,可以是课内文本的阅读感受,也可以是课外文本的阅读感受,更可以是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兼有,引导学生从复述主要的阅读内容开始,慢慢地发展到阅读心得,进而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情境演绎活动
情境演绎要求学生要以阅读文本为剧本,把自己当作剧本中的人物演员,进而将阅读内容直观演绎出来的全过程。情境演绎模式下,学生要想将阅读内容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就要展开深入阅读,进而阅读就变成了一种积极、自主的活动。
二、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是新课标背景下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其主要是指教师将若干篇相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分析、对比、理解的全过程。群文阅读模式下,教师可以以教材文章为点,由点到面,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多篇与教材文章相关的课外内容,以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效整合。群文阅读模式下,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文章,这样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以及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海伦·凯勒可谓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不到两岁就成为了盲聋哑人,即便是在这样残酷的条件下,她依然蜕变成了一位传奇女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海伦·凯勒写作的其他文章,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走出黑暗》等。通过多篇文章,让学生走进海伦·凯勒,让学生全面了解聋哑人的生活,以及她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其中的《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父亲的病》和《无常》等文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鲁迅的思想,了解鲁迅生活的动荡年代。
三、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是学生理解读物内容,从中获取信息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展开阅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展开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活动。
1.阅读顺序方面的技巧
所谓的阅读顺序,就是学生阅读整本书或者阅读一篇文章的顺序,并不是每一本书或者每一篇文章都适合从头到尾的阅读顺序,很多时候变换一下阅读顺序,反而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这篇小说时,学生可以采取开头、结尾至中间的阅读顺序,即先阅读小说的开篇,了解主要人物故事,然后再阅读结尾,了解小说的故事走向,最后再阅读中间的故事情节,从而提升阅读长篇小说的有效性。
2.阅读方式方面的技巧
不同的阅读内容适合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篇幅比较长的小说适合快速浏览,学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语言比较优美的散文和诗歌适合朗读,学生不妨大声地朗读,体会语言文字和意境的优美;教材文本适合精读,学生需要细致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点,由点到面地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进而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結合,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基金项目:2018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整合推进策略研究(WW[2018]GH073)。
参考文献:
[1]翟中伟.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J].考试周刊,2018(12).
[2]李泽兰.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