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角色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
圣雪琪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儒家角色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强调的角色间的关联性、动态性、具体性,从而形成道理规范,自觉的约束道德行为。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在儒家角色伦理学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儒家; 角色; 伦理学;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26-002
儒家角色伦理学由安哲乐首次提出,他认为人不是单独的个体存在,而是生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他将家庭角色及关系作为提升道德能力的关键,从而在精神上呼唤道德想象,形成的道德力[1]。在安哲乐的理念中,人的角色是多变的,师生角色、公民角色、职业角色也同样可以用儒家角色伦理学去解读,使他们和谐共处。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视角,能够在理论层面理解何谓适宜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发展。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需求
儒家角色伦理学是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础,对于促进师生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社会伦理关系中,最常见的师生关系,不断影响着两者角色的演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师生关系中不和谐因素需要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调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师生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当然尊师爱生的主流思想依然存在,但也出现师生关系紧张恶化的新闻报道。一方面,教师体罚、辱骂、殴打学生,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学生顽劣,不听从教导,扰乱课堂秩序,恶作剧的事件频繁发生。实际上,运用儒家角色伦理学的理论,可以更好地调节其中不文明的因素,使得校园营造出平等、公平、文明的氛围。
2.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儒家角色伦理学的保障
在校园角色中,存在着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但是师生关系是最容易出现分歧,最易走向极端的关系。而古文中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无不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成长。只有教师真正爱护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重教师的人格与知识。只有两者认同彼此的角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教师的教学热情。只有在校园中真正形成儒家推崇的道德力,才能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儒家角色伦理学的推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师生关系隶属于抽象的精神层面,我们必须运用角色伦理学的理论,将其具体化,正如安哲乐所说,在指导道德行为的时候,具体的模范比诉诸抽象原则所起的作用更大[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具体的行动规划,只有落到实处,才能有利于在校园中形成优良的学风,才能有利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儒家角色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
儒家角色伦理学所阐释的师生关系是立足于师生两者的角色之中,强调的是角色间的关联性、具体性、动态性。
1.师生关系的关联性
在儒家观念中,人不是单独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正如有了灯光,我们才能看见黑夜的路;有了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了空气,我们才能正常呼吸。诸如此类,不仅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类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也与他们发生互动关系。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多重角色,是角色的综合体,我们每个人是这些角色的集合,对我们周围人或者角色起到辅助作用。正如师生间的日常交往,正因為角色间的互动与沟通,才使得个体变得与众不同,在此过程中让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成长。
2.师生关系的具体性
儒家角色伦理学中认为“仁”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道德准则,它是人与他人互动、感染、教化的过程中,不断将道德观念具体化,而形成一套自我认同的行为指南[3]。同时,它倾向于关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比如师生角色、公民角色、职业角色等,而非抽象的道德原则。换句话说,角色间的言传身教性重于抽象性。具体到师生间的角色,教师在树立榜样作用的同时,不断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感化、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会尊师重道、遵纪守法、热爱学习、尊重知识,做一个三好学生。
3.师生关系的动态化
儒家角色伦理学将动态化理解为: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角色主体的成长,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其次,师生关系之间的平等、友爱、互敬是在校园环境中不断形成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师生关系并非一直处于和谐状态,也会因为彼此发生矛盾与冲突而关系紧张,更需要师生学会变通,换位思考,审视自己的问题,理解他人的行为,爱自己的同时学会爱他人。儒家的思想不仅表达出师生之间相处在校园环境中的多变性,还强调双方关系是不断发展、和谐统一的。
三、儒家角色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构建路径
儒家角色伦理学认为师生关系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具体的,可以用实际行动去维系的。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弘扬校园文化的精髓。
第一,学校: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师生共同学习的物质载体,离开学校,空谈师生关系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
首先,学校要积极利用大众媒体,多角度宣传健康的师生关系。目前,学校应设有网络平台、公共微博账号,推送一些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如何教育、感化、关爱学生的相关文章,形成一些模范形象,以便师生们共同学习。借助具体的模范事迹,才能将抽象的关系具体化,才能有利于提升师生感情,促进成长。
其次,学校要通过制定与执行严格的规则制度,保障师生关系的公平、平等、和谐相处。对于极大促进师生关系友好相处的事迹,给予物质奖励与表彰;对于破坏师生关系的恶劣事件,给予批评、警告的处分。学校要坚定不移地完善规章制度,尽最大可能减少不文明的事件发生。
最后,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师素质培训讲座。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外国的教育模式是开展角色互换活动,中国的校园也可以效仿此类做法,这种从角色中来到角色中去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处境与行为方式,更有利于角色间的相互沟通。开展教师素质培训讲座,是为了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与心理素质,遇到棘手问题,以自身的宽容与理解,化解矛盾。
第二,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关键性主体,本身的思维、价值观、道德观要比学生成熟很多,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极大程度上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共处。
首先,教师要摒弃错误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認为“不打不成器,严师出高徒”,其实不然,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逆反心理,教师需要扮演好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角色,只有真正爱护与关心学生,用心与他们沟通,才能感化学生,才能为师生的和谐发展奠定感情基础。
其次,教师要建立师生间的学习共同体。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是一群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不可讥讽学生的思想。教师要提倡不懂就问、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理念,形成师生间互学、互教的学习共同体,缩短彼此的距离。
最后,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处理问题,万不可独断专行。教师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真正贯彻执行百年育人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言谈举止,关注学生的成绩状况。
第三,学生:学会尊师重道,换位思考
学生也是师生角色中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生不仅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尊敬教师,尊重知识,更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立场,多与教师沟通,理解教师的言行举止。
学生要学会尊师重道。尊师重道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首先,学生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要惧怕教师的权威,积极地与教师沟通交流,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其次,学生要有自己客观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从自身出发,改变对教师一贯的不正确的判断。最后,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学习成绩优异,也是表达对教师认可与尊重的一种方式。
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与学生所处的角色不同,自然对事件的理解是不同的,每位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生要懂得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一味的偏执,只能激化矛盾,学会包容与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否,一直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发展,构建良好、和谐、平等、文明的师生关系更是符合儒家角色伦理的理念,强调角色间的关系性、具体性、动态性。最后,本文希望借助儒家角色伦理学理论,以及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师生关系能够更加和谐,校园环境能够更加美好。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19BKS1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挑战个人主义意识形态[J]孔子研究,2014,(01):7-9
[2]赵清文.儒家伦理是“角色伦理”吗[J]学术界,2012,(12):103-110+285
[3]安乐哲,李慧子.儒家的角色伦理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J]东岳论丛,2013,(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