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防疫措施分析
王婧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养猪场趋于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模式,但是疫病的发生还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养猪场的猪始终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已经向亚健康的情况发展,如果暴发疾病,猪群会呈现高致病性状态。所以,养猪户应重视猪群日常的防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确保饲养者的经济收益。现主要阐述规模化养猪场在实际生产中的防疫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猪;规模化饲养场;防疫;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047-01
规模化养猪场应提高对于疾病的防控理念,但是目前部分的饲养场管理者对防疫的认识比较狭隘,如果饲养场发生疫病流行,通常仅能够针对其中的一种疾病或者是几种特定的传染源进行相应的防疫处理,而对于猪本身的重视程度比较欠缺,也就是忽视了猪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所以在生产中要求饲养者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1?发生疫情后正确处理
我国的相关规定都是对于不同的传染病要求采取差异性的处理方法和一定的操作流程,如果在实际生产中细化到各个养猪场,则在实际的处理流程方面也是具有差异性。近些年,规模化饲养场中疫病广泛流行的情况比较多见,主要原因就是饲养者只顾眼前利益而未对病死猪采取无害化处理。实际生产中,养猪场内如果出现病死猪,尤其是烈性传染性病死猪,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和流程采取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疫病的蔓延。
2?日常生产中给予充足的营养
规模化饲猪场在饲料采购时尽量选择质量好、营养全的饲料或者原料,保证猪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避免日后再购买保健类药品增加饲养成本。猪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需要摄入充足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物质,以提高其自身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临床生产中要重视水、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否则猪同样会因为摄入的营养不均衡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3?正确合理的使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
实际临床生产中,部分饲养户会将抗生素添加在猪日粮中进行饲喂,以增强猪对于疾病的抵抗力,随着药物类添加剂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猪采食后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机体对于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耐药性菌株或是超级细菌;猪摄入的添加剂不断增多,生产中可见猪表现出生长缓慢并且抗病力下降。所以,养猪场的饲养者应该树立“绿色饲养”的饲养理念,尽量少给猪打针和用药,即使发生疾病也应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用药,給猪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且保证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更进一步的确保人类的食品安全性。
4?适当进行疫苗免疫
部分规模化猪饲养场仍然存在滥用疫苗的现象。疫苗是在特定的条件或者针对特殊的疫病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疫苗注射后会与机体发生相应的反应,但是实际饲养过程中即使给猪进行了疫苗免疫,也有可能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此时就要求饲养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给猪接种疫苗的用量越多产生的免疫效果就越好,应保证接种疫苗用量适宜。在临床上应该避免同时给猪接种多种疫苗,或者是在一定时间内频繁的给猪进行疫苗免疫。另外,还要正确对疫苗和兽药的作用进行有效区分,确保在猪群未发生疫病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的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5?处理应激与抗应激
实际的饲养生产过程中,猪群难免会受到环境以及饲养方式的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所以,饲养者需要增加应激刺激的认识,在提高猪场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抗应激手段而有效防控疫病发生。应激反应是猪表现出的全身性适应性反应,主要是根据应激原的刺激强度和应激过程持续的时间而存在差异,如果应激刺激不强烈或者刺激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时,对猪产生的损害比较小,其机体能够增加抗应激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环境但如果应激源相对比较强烈或者是刺激时间持续较长时,其机体的生理和代谢会呈失衡的情况,临床中主要可见猪采食能力降低,免疫力和生产能力下降,机体逐渐消瘦。猪饲养过程中不能够彻底避免应激刺激发生,但是可通过采取正确的方式将刺激控制在最低水平。
6?加强对于饲养员的专业性培训
猪场的运行情况直接受到饲养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所以日常工作中应该重视对于饲养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正确的工作态度,并且提高饲养员的饲养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其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熟悉具体工作中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通过多种方式对饲养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更有效的带动工作人员的能力。通过不断组织有关专业性的强化培训,对于整个猪场的日常运营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应保证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合理落实,保证养猪场生产目标的同时还可以培养饲养专业人才。 保证实际接触临床生产的工作人员都熟悉并且掌握具体的工作流程,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有效的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减少养猪场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