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董建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王阳明心学对改易人心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了伦理精神在敦风厚俗方面的功能和效用;扬弃王阳明心学家国同构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以个人、社会与国家的统一为其基本的结构特征;兼融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良知内涵,不离日用、无滞无碍的良知特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借鉴,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勤学、修德,需要明辨、笃实,需要无滞得失。
关键词:王阳明;家国同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9-0058-02
在贯穿一生的为圣道路上,王阳明构建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其心学思想观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培育路径等可见其一斑。
一、“心即理”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近年来,意识形态多元化,文化、信仰碎片化,人心不稳,歧见纷出的社会现实,亟需一套与现代制度相适应的伦理价值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伦理特质,是民族的“根”和“魂”。社会伦理秩序的重建,应该从中汲取资源。回溯传统,我们发现使道德行为诉诸内在良心,挺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王阳明心学的要旨所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处困养静,不断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始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从而一举奠定了良心的道德本体地位。“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2](P.13)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即道,无心外之物、心外之事。依此体悟,他对《大学》格物、致知之说做了新的解释:“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2](P.6)以心即理为出发点,其重视发明本心,主张从人心入手,改易社会风俗,善治家国天下。“天下之患,莫大于风俗之颓靡而不觉。夫风俗之颓靡而不觉也,譬之潦水之赴壑,浸淫泛滥,其始若无所患,而既其没也,奔驰溃决,忽焉不终朝而就竭。是以甲兵虽强,土地虽广,财富虽盛,边境虽宁,而天下之治,终不可为,则风俗之颓靡,实有以致之……故周之富强不如秦,广大不如汉,而延世至于八百年者,岂非风俗之美致然欤!”[2](P.714)王阳明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社会风气腐朽,即便地广财丰,也逃脱不了国破家亡的命运。在其看来,乱由心生,风俗败坏是天下最大的祸患。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从本根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是拔本塞源的正确道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譬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西方宪政民主主义等。此外,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腐朽、落后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极端个人主义,也在社会上泛滥开来。这些腐朽思想及外来社会思潮,正日益成为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制度和文明,更是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首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意志,自觉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及思想渗透;其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重构伦理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最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争夺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历史唯物论认为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直指社会风俗恶化的根源,为化育人心、敦风厚俗奠定了文明基础。
二、家国同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结构特征
习近平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其鲜明的结构特征蕴涵着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
“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而天下之父子莫不亲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而天下之兄弟莫不亲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推而至于鸟兽草木也,而皆有以亲之,无非求尽吾心焉以自明其明德也。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2](P.212)王阳明认为良心决定个人的言行,关涉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扩充大公无私的仁爱之心,德及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皆有仁爱之心,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其看来,圣人的心与天地万物的心是同一的。人心之灵明赋予世界万物以意义是世间万物、社会人生的存在依据。人依据本心的灵明将个人、社会及国家,纳入自身的视野,并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践履中,确证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心学观照,家、国、天下皆是以良知为根本的意义世界。天下之人不论圣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个人、社会、国家的本质同一,教人、持家、治国的宗旨也是统一的。因此,只要不断的扩充良知,践行良知,则人自正,家自齐、天下自平。以个体层面的价值观为逻辑起点,个体的道德践履构成社会安定、国家善治的精神支撑,个体的道德修为是彰显和谐社会文化、国家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心学凝合家、国、天下于共同的旗帜下,使万物为一体,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在其逻辑框架下,传承文明、造福社会、国家,是内在良心赋予个体生命的人生使命。在其指引下,个体能够在成就自身,造福社会、国家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生命体验。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社会、个人的基本发展方向。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及社会发展模式,赖以成形和演进的价值导向。它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赢得人们的认同,并以其伦理精神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知水平的人们向共同的目标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弃心学家国同构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为人们提供了价值依归,是一套精密的伦理参照。依此规范,人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自然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社会,国家自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国家。
三、良知的内涵、特质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2](P.62)良知兼融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兼顾外在之学与内在修养,为人们的行为实践指明了方向。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勤学,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增长见闻,也要学习伦理规范,加强道德修养。中央强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更有着鲜明的伦理特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其次,“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便尽了是非,只是非便尽了万事万变。”[2](P.97)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仅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更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较“良知”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套精密的伦理参照,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内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明辩是非、善恶,能够进一步加深人们的核心价值认同。再次,“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2](P.37)王阳明强调为学需切实用功,于事上磨练。在其看来,良知二字是圣人千年的传承,良知就在人伦日用之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验、笃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良知,是人们日用常行的实践指南。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借鉴知行合一功夫,笃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规范融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我们应积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譬如,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及学雷锋服务活动,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举办革命纪念、缅怀先烈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最后,“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2](P.61)王阳明融合释道,特别是禅宗“无相为体”“无念为宗”“无住为本”的思想和王弼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及郭象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的思想,极大的发挥了儒家无我境界。借取无我境界,阳明超脱了诬陷、诽谤、贬谪及生活的苦难,甚至超脱了生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伦理规范,更是价值皈依。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人们要想一如既往地坚守人生的价值归宿,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以化掉悲痛、平复伤痕、包容万象。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星星之火,无我境界就好似东风,人们则是时代的驭风者,无滞路边的风雨,乘风而上,星星之火才能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理 论版),2014-05-05.
[2]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