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质·基于学情·促构模型
李苏苏
摘要:文章记录了“倍的认识”磨课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思考。当“精心的设计”不受学生欢迎时,教师通过学情前测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从而设计了更为贴合各个层面學生发展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所需要认知的概念中,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在学习新概念前,教师务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本质;学情前测;构建模型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良好且有效地学习数学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由概念引申出的数学知识。不可否认,数学概念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笔者通过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倍的认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反思概念课教学,立足概念本质,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
一、缘起——无人举手的尴尬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从固有的“加法结构”转向“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因此学生对“倍”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基于对“倍”概念本质的考虑,笔者试图通过三个步骤,加深学生对“倍”的认识。
步骤1:依托具体图示,回顾“几个几”
笔者呈现三组图片(略),让学生根据图意说一说图中有“几个几”。
步骤2:利用几何直观,感知“倍”的含义
笔者出示主题图,通过讲解,知道“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并让学生复述。紧接着出示两组数量(2与12,6与12),得出两组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以三组数量为基础,总结如何找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方法,即找“几个几”。在此基础上,学习找一倍数,深入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步骤3:体验动手实践,深化“倍”的认知
通过圈一圈,填一填;摆一摆,填一填;估一估,填一填三个练习巩固学生对“倍”的理解。
笔者注重知识本质结构的教学设计,但是却在学生的反应中黯淡收场。感受学生从兴致勃勃,到渐渐退却的热情,再到无人举手的尴尬,不得不反思教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触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倍”的学习过程相对被动,“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模式无法促进学生的理解;(2)在新授课环节,提供的学习素材数据跨度大,对于刚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在思维上跟不上节奏;(3)练习设计尽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从思维层面剖析,则毫无层次性可言;(4)片面的注重教材的安排,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与学生脱轨。在课堂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新的收获,原地踏步,从而感到无趣;让学习本就吃力的学生,学不到数学的本质而掌握不足,使其无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地减退。
那么,关于“倍”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已有的认知经验又有多少?
二、追溯——根据学情前测了解学生认知
为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笔者对三年级两个班共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学情前测,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前测与访谈的结果分析如下表所示。
根据学情前测可知,学生对于“倍”的认知程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部分学生能正确描述“倍”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示的含义,然而还有部分学生却对“倍”一无所知。基于对学生认知差异的认识,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思考。
三、重构——深入浅出,理解“倍”的本质
结合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分析,笔者重新调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已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新授课部分,笔者同样为学生提供了三组不同的素材数据,但是在设计时,将每一组素材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在此基础上,将胡萝卜的数量从3变成2,要求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来表达新的倍数关系。在变化、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就是“几倍”。
素材2(如图2)和素材3(如图3)作为基础性练习,同时呈现,解读每组数量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并在汇报的过程中,对每组数据进行拓展与延伸。
逐渐增加白萝卜的数量(每次增加2根),从“几个2根”到“几倍”的变化规律中,让学生感受到“有几个2根就是几倍”的内在联系。
增加苹果的数量,使苹果的数量与梨不成整倍数的关系,体验“比几倍多”或“比几倍少”的现实情况,丰富学生对“倍”的体验,更是在“整倍数”与“非整倍数”之间的比较中,也能深入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充分利用所有素材的价值,更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各种素材的变与不变,寻找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倍”的本质含义,建立“倍”的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四、思考——立足本质,理解概念
笔者由本节课教学思及更多的概念课教学。在概念课教学前,不但要解读教材,了解概念的本质,更应该解读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抓住学生的学习起点。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前,笔者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学情实际,在谈话中发现学生对于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惊人的一致。
师:你们听说过角吗?
生:听说过。
师:你们觉得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尖尖的。
师:你能指出数学教材表面上的角吗?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手指着顶点,表示这个“点”就是角。
虽然学生对于角并不陌生,但是学生认知中的角与我们所要认识的角存在本质上的差别。数学上将角定义为: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而学生理解的角,是在具体事物中对“尖尖的”事物的统称。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中的角的模型,减少错误认知对学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对角的认知过程,指导正确的“指角”的方法,并通过对不同素材中的“指角”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射线)组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如图4所示。
从前后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并不是一点,仅有一点无法构成角,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概念模型。
又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前,笔者也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对小數的已有认知,前测结果如下。
前测1:你见过0.1元吗?你认为0.1元是()。
被检测的40名学生中,有38名学生认为0.1元就是1角,仅有2名学生表示为其他答案。
前测2:试用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来表示你认为的0.1元,并想一想还能用其他不同的方式表示吗?
表示清楚且正确的共有36名学生,可分三个层次。
层次1:元角图,共4名学生;
层次2:形象图(线段图、圆形图、长方形图),共28名学生;
由此可见,学生对小数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但能理解具体情境中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还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0.1。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本节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米尺、1元硬币和正方形三种学习材料,分别在这三种材料中体验从找“零点一到零点几”的过程,并在比较中总结出找小数的方法,从而架构起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理解一位小数的本质含义——表示十分之几的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准备教学之初,教师不仅要分析教材,掌握概念本质,更应该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认知规律。只有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深入分析,立足本质,基于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建构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俞正强.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