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现代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蓬勃发展,推动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语文教学一直在寻求革新之路,语文课堂中教师也在纷纷为教育创新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式。怎样在信息化的网络背景之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目前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从微课资源、网络资源以及互联网即时通讯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如何将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互联网+ 微课资源 网络资源 即时通讯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14)》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1]
一.微课资源——衔接课内外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涌现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学形式,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下,翻转课堂在教育圈掀起了一股热潮。翻转课堂就是将课堂基础知识学习与课后课下研习思考与练习这两个环节进行翻转,也就是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内化的翻转。[2]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知识的传授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实现了语文教学从线下到线上的延伸,学生在家中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知识。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沙群岛的具体状况,直观的感受其优美和富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各种工具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满怀期待和憧憬之情进入课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根据多媒体中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语文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小学生受自身年龄和知识阅历的限制以及现阶段小学课程体例内容设置的限制,小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认知也比较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微课是一种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少、使用方便快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由暂停或重复播放,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教师可以采用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的内容制作一个微课,然后将其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带领孩子观看视频,或者让学生集中观看课件,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也可以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美景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之景,使得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网络资源——搭建语用平台
在“互联网+”大量资源的介入下,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已经不再只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在教师单一的渠道上,而是可以从各种媒体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面对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视频和图片等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在网络上搭建云平台,来帮助学生学习。
传统的预习方式,预习的过程教师难以监控,并且预习结果的检测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搭建云课堂教学平台,根据课文教学需要设计预习要求,课前把预习要求上传的云平台,让学生按要求把预习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录音或视频上传到云平台,或者也可以上传自己预习过程中所查找的相关文字、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教师课前将预习要求上传到云平台,要求学生将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录音或者视频上传的云平台,或者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美景的图片上传的云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朗读的有感情的同学的音频播放给同学们一起相互学习和评点,将同学们搜集的美景图片中最优美的挑选出来展示给同学们一起欣赏。这样的可视化预习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所有学生预习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教师可以监控以及检测到的,更重要的是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都变成了大家的共享资源,同学们课前和课后可以进行相互评价和学习,评价的方式可以是点赞、打分、评星级,也可以口头简单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体现出了学生的差异化审美体验和追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的评价理由进行一个简单的追问,同学之间交流和分享,有效地促进学生了审美和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现代语文教育强调对学生口语交際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现代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互联网+”环境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搭建了互动平台,它突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课《小小辩论会》时,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对辩论会还不是特别了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场辩论会的视频,学生在唇枪舌剑的激烈氛围下,深受感染而进入到情境中,教学目标也自然达到了。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辩论平台,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关于辩论的知识,并且与更多的人展开辩论,这样便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互联网即时通讯——拓展学习交流时空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即时通讯手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交际手段,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人们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愿望。“互联网+”的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等方式进行交流,教学和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课后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展开指导,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加有效地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学生在做课后作业或者家庭作业时,总会遇到一些不会的题目,这时学生只有向家长请教,有的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有的家长或许无法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有些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家长也焦虑。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学习交流的班级群,教师引导学生在群中自由探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以后,有的同学对课后作业中的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里的海水一半是沙,一半是鱼?”这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他就将这个问题发到了班级群里寻求同学们的帮助。班级的同学们就在群里展开了讨论,教师也参与进去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大家的思想碰撞下,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同学们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建班群,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而且在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教学顺利的进行提供了保障。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开发语文教育的资源,“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4]“互联网+”的模式将线下和线上学习有机结合了起来,为小学阅读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比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由于很多学生不了解这段历史故事,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来查找相关资料,并将找到的资料交給教师。教师要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将其放在班级的QQ群里,供学生随时进行查看。课前,教师通过在QQ群里进行“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负荆请罪”的这段史实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统计情况,便可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上课时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师生可以经常在班级群中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阅读体验。班级每月可以确定一个阅读主题,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等,学生们将自己的阅读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时间与同学们开展面对面的读书交流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将线上和线下的阅读交流相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班级的读书氛围也会越来越浓厚。
四.结语
总之,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转变和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互联网+”的良好融合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更好的将语文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吕丽,尤丽洵,董红梅.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9).
[3]李啟学.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才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8).
(作者介绍:张丽,扬州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