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及思考
李营
摘要:21世纪之后,创新转变为大国之间生存竞争必不可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理念定位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新形势下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新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创新发展的定位,正确把握创新发展的内涵,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响应号召。本文通过对创新发展定位、内涵的分析和阐述,指出只有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具有强大的人力储备,解决不能创新、不想创新、不会创新的问题,才能真正使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五大理念;创新发展;第一动力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9-0076-02
一、 如何认识创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位
我国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创新。早在2005年,中央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目标。现如今,新一届领导集体又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种战略举措是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分不开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有了极大的飞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一方面,粗放的经济增长导致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困扰世界的难题,我国人均资源少,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我国工业水的利用率只有20%,矿产利用率只有不到一半,能源占到三分之一,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2014年我国人均收入达到7 476美元,已处于由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过渡的阶段。通过对当前处于停滞阶段的国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由于人口红利、管理优势等条件的消失,发展确实更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不是人均收入,而是生产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力。[1]“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落后,国家能力孱弱。因此,推进国家长远发展只能着眼于创新驱动。只有突破观念、制度、技术等的障碍,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创新驱动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所在。[2]
二、 如何正确理解创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严格意义上来说,创新是经济学术语。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由于经济本身存在一种破坏均衡又恢复均衡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叫创新。因此,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是涉及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全方位的变革。
理论创新属“源动力”创新,是各类创新开展的思想基础和方法来源。理论创新是思想认识的突破,是对既有理论方法的新发展,是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3]由于认识对于实践有反作用,所以结合现实发展进行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可以为社会创新提供思想引领。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这和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是离不开的。进行理论创新很难,但是一旦突破了观念束缚,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效。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审视我们的既有成果,敢于突破,大胆求证。
制度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这是发展的又一次转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实体经济技改换代空间、服务业成为长期增长新引擎的空间...所有这些空间的打开、潜力的释放,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极大的动力支持。如何拓展这些空间,形成创新的动力,继而用新动力去拓展更大的空间。这都需要以改革来“激活”,以制度供给来提供放大“乘数”。[4]所以,对于阻碍创新的制度要进行变革,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当前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国家治理创新,如何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科技创新是主动力创新,是创新发展的重头戏。几百年来,无论世界经济中心怎么迁移,其背后始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可以说,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助推器,是推动国家迅速崛起最有力的力量。当前,我国专利发明的申请量世界第一,授权量世界第二。但是65%以上都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而这两类专利,现在很多国家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当前,我国专利的产业化率是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利产业化率达到80%以上。现在,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创新的基础差、创新力量弱,更需要将科技创新放在重中之重。
文化创新是“软实力”创新,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强的精神支持。英国撒切尔夫人曾经断言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其根据就是我国的文化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不能产生出削弱西方国家的学说。除了自身文化创新基础差之外,随着改革开放一些腐朽的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也在逐步扩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引领力。要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社会现实为基础,既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又符合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 如何有效落实创新发展理念
(一)政府要实现从重研发管理到为创新服务的转变,解决不能创新的问题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政府责无旁贷。政府必须要在科技和创新管理职能与治理格局方面做出变革,实现由研发管理到创新服务的转变。“研发管理”是对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实施管理,而“创新服务”面向的是产学研用、大中小微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全链条,采取的主要是服务方式。[5]从研发管理到创新服务的转变,是政府履行创新职能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这种转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更好的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才能、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近年来,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付诸实施,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逐渐加大。下一步要继续坚持这个方向,一方面要做到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退出对微观创新活动的不当干预,加强创新的宏观指导。抓好创新战略规划的统筹制定、技术标准制定、创新政策体系、评价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对创新方向适时合理引导,畅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另一方面,完善推进研发的方式,改进创新资源配置。政府要始终把基础前沿、共性关键、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这些其他创新主体不愿意投入的项目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筑牢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与技术基础,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完善并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以政府“小投入”带动全社会“大投入”。
(二)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解决不想创新的问题。
能否激发起社会创新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决定着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能否实现。而创新发展的落实,关键在于能否树立崇尚创新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风气必然导致不同的社会效果。如果说整个社会官本位气息浓厚,崇拜权威、追名逐利, 那么人们必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无心创新。美国硅谷以创新著称,当地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特别是有着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据统计每年硅谷有将近九成的公司倒闭。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大,总的来说中庸、保守的价值取向占主流。杨振宁曾指出,缺乏创新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6]因此,创新理念在我国大地上落地生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要积极引导,将创新氛围的形成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之中,营造出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风气,同时,媒体也要加大对于优秀典型的宣传力度,以提升全社会对创新的的关注度、重视度。
(三)重视创新型人才建设,解决不会创新的问题
任何国家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首先,改善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创新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激发儿童与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坚持教育不脱离实际,注意课堂教学、课下动手、校外实训的结合,培养孩子的动手、思考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研究途径,大力拖进产学研合作,将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谋划、统筹安排。大力实施终身教育,搭建各种平台为人们提供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其次,盘活现有创新型人才。当前,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人才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大学科研院所、中央省级地区人满为患,而西部,民企、小城市则人才凋零。因此,要努力打破地域界限、隶属关系、身份等限制,重“引智”,积极实行用人与户口、工作关系脱钩的“柔性”用人机制,激活各级各类存量创新型人才。[7]再次,大力集聚国外创新型人才。通过建立海外研究中心或通过购买、兼并外国企业等形式使用当地人才;通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国外人才到我国就读并留用;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政策,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培养本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中等收入陷阱”
[EB/OL]. http://news.gmw.cn/2015-05/06/content_
15578095.htm,2015-05-06.
[2]王炳林,郝清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5/1218/
c49154-27944639.html,2015-12-18.
[3]严清华,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4]创新驱动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EB/OL]. http://4g.stockstar.com/detail/
MS2014120100000457,2014-12-01.
[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
战略[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11/22/c_1117221776.htm,2015-11-27.
[6]陈依元.创新文化: 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 论坛(人文科学社会版),2007,(3).
[7]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山 东:山东大学,2012.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