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让古诗教学的天空更加晴朗
高蕾
[摘 要]古诗词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在《夜宿山寺》教学中,教师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诗人绝妙的夸张、想象手法,让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78-03
新课标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但这些古诗因年代久远,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且古代语言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本文以《夜宿山寺》教学为例,教师通过识、品、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诗人绝妙的夸张、想象手法,让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一、交流诗人、读懂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在《夜宿山寺》课堂教学中,在预习单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笔者做了以下设计: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写一个人的名字。如果你知道关于他的情况,可以告诉大家。(板书:李白)
生1:他是唐代的诗人。(板书:唐)
生2:字太白,他是诗仙……
师:你能为大家背一首他写的诗吗?
生背《静夜思》《古朗月行》……
师:李白是唐朝大诗人,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李白特别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20岁开始便走遍大江南北。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板书:山)这座山啊太高了,等他到达山顶,天已经黑了。来不及下山了,可这么晚了住在哪儿呢?正在为难时,他发现前面有一座寺庙,(板书:寺)于是,他走过去敲了寺庙的门,当当当……里面出来了一位老者,你们猜是谁?
生1:方丈
生2:长老
生3:主持
师:此时,李白会对长老说些什么呢?
生:我叫李白,天色已晚,我能在您这儿住一晚吗?
师:长老一听是李白,他会怎么做呢?
生:天這么晚了,你就住在寺庙里吧。
师:于是李白就住在了这山顶的寺庙里。(板书:夜宿)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诗,诗题就叫——(生齐:《夜宿山寺》)
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先交流李白的资料,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作,再由一个小故事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整个导入过程中,鼓励学生回顾并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夜宿山寺》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三读古诗,感知诗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的语言习惯与现代语言有很大差别,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真正感知诗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指导学生三读古诗:一读得正确,二读出节奏,三读出画面。这将有助于学生初步体会到古诗的朗读方法,更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在《夜宿山寺》古诗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一)一读古诗,读得正确
此时读的要求可以是:“读通诗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诗文主要内容,并能自主质疑。”比如在预习中,通过教师的范读来激起学生的模仿的心理。
片段二:
师:孩子们,古人作诗就像我们说话一样,他在这山顶的寺庙里会看到什么?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先听老师来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打开书83页。请看读书要求:(ppt出示)
(1)自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桌两位同学把这首诗轮流读给对方听,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读不好的,同桌帮忙。
师: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生自读。
师:读好的同学用坐姿告诉我。好,现在同桌两位同学把这首诗轮流读给对方听,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读不好的,同桌帮忙。
生同桌互读。
师:读好了的小朋友坐端正,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生字词。
ppt出示:夜宿 ?山寺 危楼 百尺 星辰 不敢 恐惊
生指名读、跟读、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古诗。谁还想来?
如果我们教师通过利用图片、视频或课件PPT的展示,用视觉冲击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使他们得到古诗韵味美的享受,就会瞬间激发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这样学生以和谐悦耳的韵律模仿着朗读出来,对后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二读古诗,读出节奏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诵读古诗时,还必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诵读时就会读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人的感情体会就会更深入,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力,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片段三:
师:孩子们,古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你们看这首诗,每行都有五个字,一共四行,像这样的古诗我们叫它“五言诗”。通常情况下,读五言诗的时候,前两个字后面要停一停。(PPT出示带斜线的诗句,师范读)瞧,这样读才好听。
师: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师:谁再来?(师:你读得很有节奏)
师: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读,我们合作着来读好不好,下面老师讀前面两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准备好了吗?
师:那下面我们反过来,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三)三读古诗,读出画面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1:我仿佛站在了高高的楼上,我的手一伸就能碰到天上的星星。
生2:山寺的高楼可真高啊,我站在高楼上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师:下面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来读一读吧。
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先读准古诗的字音,把古诗读正确;接着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知道古诗是有节奏的,让学生自由读,尝试读出节奏,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既让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初步感知了古诗的诗意。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境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中楼的“高”,笔者做了如下设计,这样读后悟,悟后读,实实在在地品读才能使语言材料所描述的客观事物变成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从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诗人之神逸也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之中。
片段四: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准确。现在请大家自己再读一读古诗,读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或诗句。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和组内小伙伴讨论讨论。
师:好了吗?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生1:我读懂了“危”,“危”是高的意思。(板书:高)
师:孩子们请看“危”字的演变。【PPT】(讲解“危”字。本意:人在高高的山巅,高崖,危是高的意思,那“危楼”就是——“高楼”)
生2:我读懂了“高百尺”,楼有一百多尺高。
师:孩子们,在唐代,百尺大约有30米,相当于现在的10层楼那么高。孩子们看,在唐朝普通老百姓住的是这样的平房或者是茅草屋,(出示图片)这就是李白登上的高楼,(出示图片)再加上这么高的楼还矗立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如果你站在上面,你是什么感觉呀?
生3:感觉自己已经高耸入云了。
师: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吧
师:一个“百尺”运用了夸张的方法来说明楼高。这样的方法在李白的诗中经常出现,形容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他会写:桃花潭水深千尺……;当看到气势恢宏的庐山瀑布,他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当他看到寺庙的高楼时,他写道:危楼高百尺。
师:你们还从哪里看出了楼之“高”?
生4:我读懂了“手可摘星辰”,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师: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你说这楼——得多高啊!谁能读出这摘星星的容易、轻松?轻轻松松地读一读。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读。(师带动作示范读)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呀,一边读,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做着动作来读的,你们也可以这样来读,和你的同桌试试,还可以加上动作。
师:谁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带着动作读一读吧。
师:还有吗?
生5:我读懂了“不敢高声语”,不敢大声说话。
师: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
生:因为恐惊天上人。
师:谁读懂了这一句?
生6: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师:是的,站在楼上说话,竟然会惊扰到天上的人,这楼——(生:真高啊!)
师:那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天上的人呢?——轻轻地读。(师:那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师:猜一猜,此时此刻,神仙们都在干什么呢?
(PPT出示图片和“不敢高声语,恐惊___ ___ ___。”大胆想象,改编诗句)
谁能看着这些图片,大胆地想象,改编一下这首诗吗?
生7:不敢高声语,恐惊嫦娥舞。
生8:不敢高声语,恐惊月中仙。
生9:不敢高声语,恐惊玉兔眠。
生10:不敢高声语,恐惊月中兔。
师:大家真是善于想象的小诗人。
师小结:“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不但体现了楼之高,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夜宿山寺》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品味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体会意境。这既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感受了山寺的高耸入云,又初步领略了诗人的夸张手法和绝妙的想象,体会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历代著名诗人的作品,是因为它们有着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美妙的意境,文辞兼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它们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读来还有一种生命激情,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在文化血脉上一脉相承,在生命感受上相通。小学生通过对经典古诗文的诵读,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启迪思想,陶冶性情,从而感受古诗学习中的晴朗天空。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