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对新中国外宣工作的贡献及当代启示

    马雅楠

    [摘要]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使得世界格局发生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就面临着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对外宣传事业也亟待发展。在此背景下,爱泼斯坦受宋庆龄之邀回到中国,共同筹备新中国对外宣传刊物《中国建设》(后改为《今日中国》),他的外宣理念不断推动新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和新闻人才。不仅如此,爱泼斯坦的对外宣传理念即便是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当今时代潮流之下,仍然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为新时期中国营造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提供借鉴。

    [关键词]爱泼斯坦;外宣;贡献;当代启示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虽然出生于荷兰,但2岁便跟随父母移居中国。抗战爆发后,爱泼斯坦作为战地记者对中国的抗战情况做了详细报道,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抗战并积极寻求援助。解放后毅然回归中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并且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说爱泼斯坦一生都与中国有着不解的情缘,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爱泼斯坦在对外宣传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为新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一、爱泼斯坦为新中国外宣工作做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建国后如何向外界宣传新中国,也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在1952年1月,宋庆龄提出并创办了一种多文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即《中国建设》(后改名《今日中国》)。曾有多年记者经验,又与宋庆龄私交甚好的爱泼斯坦受邀回到中国,与其共同筹备创刊。1979年起爱泼斯坦担任《中国建设》杂志总编辑,1988年后担任名誉总编辑,为这本杂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新中国的外宣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爱泼斯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多年的记者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多次以讲课、演讲或是访谈的形式向新闻工作者传授经验,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爱泼斯坦首先就要求记者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要主观主义。他强调记者必须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宣传,这样才能增强宣传内容的可信度。爱泼斯坦还要求记者必须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进行写作。他以宣传西藏为例,讲述自己在宣传西藏的封建社会时与欧洲过去的社会作对比,从而让欧洲的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他要求记者必须时刻关注国际上最新的舆论动向,及时发现外国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并解答,去了解外国,包括它的社会、生活、文化等等,从而使所写的文章被更多的外国读者认可和接受。与此同时,爱泼斯坦提出记者除去一般业务能力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分工重点,例如应该有经济学、政治学或是社会学专业领域的记者人才,长期学习各学科的知识,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会更加精准和专业。

    其次,指导外语翻译人员不断提高驾驭外语的能力。爱泼斯坦在考察过外宣品译文之后提出,虽然现在中国人学习和使用外文更加普遍,但是在对外宣传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翻译中存在不少“中国式英语”,并且由于是不熟悉外语的人负责排版,所以在排版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新的错误,这些都会让外宣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爱泼斯坦强调必须要提高新闻工作者驾驭外语的能力。他向记者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是要训练听、讲的能力,只有从学习听、讲开始,才是学习一门外语的正确顺序,打破原有的中文的思维模式和句型结构,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第二是直接用外语进行思考和写作。马克思说过,要想有好的翻译就必须忘掉自己的语言。用外语思考和写作就免去了把语言从中文转成外语的过程,摆脱中文结构的局限,有效避免中国式英语。爱泼斯坦不仅提出改进的建议,更在日常观察中留意积累英文翻译错误的例子,以供翻译人员学习和警醒。

    第三,传授正确的新闻写作技巧。爱泼斯坦要求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技巧。他强调新闻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篇幅,做到详略得当。语言应该要简练通俗,尽量让读者一目了然,宣传重点明白清晰,太多的形容词反而会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降低消息的可信度。爱泼斯坦同时提出新闻写作方式应该多样化,原则立场应该坚定,但不要模式化,不说套话空话,最重要的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报道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要害怕把我们的缺点和落后展示人前,因为相比这些,我们取得的成就就更加值得骄傲,树立中国良好的长久形象才是新闻记者需要追求的。

    二、爱泼斯坦外宣思想的当代启示

    爱泼斯坦的对外宣传思想不仅在当时为新中国的外宣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其重要的意义,给外宣工作人员以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如何应对外媒的恶意攻击。爱泼斯坦曾在一次报告中指出:“美国和西方资产阶级在搞‘两手政策,他们一方面伸出手来要和我们搞好国家关系和贸易,另一方面却力图打击我们革命社会的吸引力,削弱我们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基础。”[1]这一结论在今天同样适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的“和平演变”策略,加之有些记者对中国有偏见有恶意,专门挑他们所谓的“阴暗面”报道,那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衅?爱泼斯坦就给出过答案,他认为我们不必和他们针锋相对地争辩,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摆事实讲道理。现在外媒总喜欢用“中国威胁论”来诟病中国的和平崛起,例如“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污蔑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等等,面对这些恶意攻击,中国应该做的不是单纯的反驳,而是应该像爱泼斯坦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来证明中国的崛起非但不会造成威胁,相反是有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并且以史为鉴来证明只有中国崛起了世界才会更加和平。

    其次,重视外语翻译的准确性、创新性。爱泼斯坦十分重视外语翻译的准确性,这一点与今天的对外宣传策略也是不谋而合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中国梦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向外国宣传中国梦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能够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新的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和精准的外语表达来进行对外宣传,准确地翻译和阐释好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当代中国。

    最后,重视对青年的宣传。爱泼斯坦在《吸引力·推动力·挑战——新闻报道与写作》一文中指出:“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宣传对象是青年,要了解青年的心理,给他们以启发。”[3]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重要,第一是因为青年还处于思想逐渐成熟阶段,需要通过获取外界知识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是因为青年人头脑灵活,思维敏锐,往往更具有创造力,而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现在亚洲在全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亚投行的成立都必将带领亚洲经济走上新的辉煌,而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就需要有更多青年人投入他们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必须重视对青年的宣传,不仅要让他们通晓历史,更要了解现在,看到现在社会正在发生的变革,看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趋势,成为开创中国未来的主力军。

    三、结语

    爱泼斯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数不胜数,他对加速发展新中国外宣事业的若干建议和意见直到今天也十分受用。希望我们当代人能永远铭记爱泼斯坦的无私奉献精神,更能继承他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不断推进当代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向世界宣传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决策和新道路,为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力求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爱泼斯坦新闻作品选[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366.

    [2]倪光辉.胸怀大局着眼大势把握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3]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爱泼斯坦新闻作品选[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