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展业国际化观察视角论“新东方主义”对我国现代的影响价值
陈楷 罗曼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艺术和设计的研究。当一些西方艺术作品、展陈空间、会展活动等独占市场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东方艺术和设计的出路在哪里。“新东方主义”是艺术家叶锦添在近年来提出的理念,他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东方文化中的艺术之美。笔者通过对“新东方主义”概念的分析,从会展业国际化观察视角论我国现代艺术和文化如何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东方主义”;“东方主义”;艺术审美;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114-02
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的叶锦添,从1986年至今,担任了多部戏剧、电影的服装及造型设计指导,其中多部作品获得国际认可,如《卧虎藏龙》获得2001年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和英国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等。在香港李惠利学院,他举办的《蓝——艺术、服装与记忆》和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流形》等个展,均体现了返本归元回到自身传统的中国文化设计元素。叶锦添提出了“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向全世界展现了现代东方视觉景象的独特神韵。
一、何谓“新东方主义”
(一)东方主义。巴基斯坦的“东方主义”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文中提出“东方主义”是西方国家抱着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国家,也可指外国人对东方文化及中国人的旧式及带有偏见的理解。“东方”在“东方主义”里是指中国、印度,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这里的“东方”是非理性的、幼稚的、堕落的代名词,而“西方”则是非常理性的、成熟的、正常的。形成于19世纪末的“黄祸论”便是“东方主义”代表之一,如傅满洲博士便是“黄祸论”荧屏形象的拟化人物。这个完全被丑化的中国人形象,通过大量的书籍、电视和电影不断传播,仿佛就代表了大多数的中国人。所以,想要指望西方人精准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几乎是不怎么可能的事。换句话说,“东方主义”是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知识体系中,被构建为一种异质的、愚昧的和“他者化”的思维形象。
(二)新东方主义。叶锦添认为:“‘新东方主义理念的提出部分原因是源于愤怒,因为现在东方的知识架构,是相对‘西方的‘国际的视野建构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和文化体系。”从那以后,叶锦添便开始构建具有东方特色的国际视觉化形象。“如果我们落入西方的文化价值框架和逻辑范畴,便始终会被牵着鼻子走,被其西方文化价值所奴役成为其界定的附庸。”
如何才能够让西方乃至世界认识到“东方”文化真正的魅力,就必须实现从西方视角到东方特色的有力转变,把握住我国特有的文化根脉与精髓,重构“东方”在世界文化的新形象。这也并不是对传统的照搬、复制,而是通过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整理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一种有机的重生,让其很自然就融入当下和未来的艺术价值体系中。
二、“新东方主义”对我国现代艺术的影响
(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必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要建立在深入研究传统的文化基础之上,通过了解其中的情感价值,将现代的设计手法和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叶锦添会通过传统服饰的设计表达一些情绪等“无形”的力量,比如制作一件衣服,他坐在那儿,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是从哪儿来的;我挑一件衬衫,衬衫烫过还是没烫过,他的情感动机时刻都会影响到观众所接受的东西,靠无形的东西把有形的细节表现出来。这并不是将传统的服饰简单还原和再现,而是建立在历史传统基础之上,杂糅和重新安排各个艺术元素,在复古里流淌出时尚,立足东方主义传统美学的灵气,又带有现代主义的况味。
(二)文化的归属感。如今,世界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首当其冲。盲目模仿西式文化是不切实际的,如随处可见的“维也纳小区”“加州阳光小区”等“洋味”十足的小区名,如此崇洋媚外就是严重的文化不自信。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原本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好好传承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影视文化中也不乏有披着东方外衣的西方电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但好莱坞似乎没有意愿去寻找其传统的内涵所在,如花木兰表达的孝道,以及我国民间视角对功夫的理解,这些影片都无法给出准确诠释。当下,我们应该树立起文化的归属感,通过了解、宣传文化,建立起文化上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国文化、运用我国文化、传承我国文化,建立起文化自信,经得起时间、空间考验,不随波逐流,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三、以会展业国际化观察视角看“新东方主义”个展
(一)极“简”意向表达。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流形》展出了大量服饰设计作品,其中《卧虎藏龙》服饰设计,为表达李慕白角色的温文儒雅之风,便以纯白色为主色调,没有其他色彩掺杂其中,通过这种极“简”意向的表达,牢牢吸引观众的眼球,以此凸显人物丰富的性格。这也正如叶锦添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喜欢发现没有什么话好说的艺术理念句子,就是因為什么都说不了,什么说了却也不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新东方主义的内涵。”从这可以看出他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关于艺术哲理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也是他对于影视指导和电影服饰设计意向构成的准则,也较符合会展业国际化发展要求中的品牌化。
(二)包含与吸纳,重构色彩符号。叶锦添的另一个设计特征就是“繁”,这从他在香港李惠利学院展出的的另一作品《夜宴》中便能看出,从皇后色彩鲜明的一套衣服中就能看出。这套衣服从整体看红艳鲜明,银色的花纹和金色的挂饰交相辉映,通过这套衣服便能体现人物的复杂心理,烘托剧情的走向。而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发扬传统,也要学会取长补短,接纳现代文化的优点。“新东方主义”的魅力就在于包含吸纳的一个过程中,寻找固有艺术观念上的突破口,进而以东方文化为精神主线,不断创新本土文化,构建“新东方主义”艺术观,从而为中国会展业添砖加瓦。
四、结语
从会展业国际化观察视角来看“新东方主义”概念的建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就会展业走向国际化是有深刻影响的。通过“新东方主义”中的文化自信,我国文化近年来的弱势地位有望获得改变。这对于改造国民的心理素质,对于提升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全面而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虽灿烂辉煌,但艺术和设计从业者大多不知方向,这种尴尬就摆在我们面前,迷惘之中,有许多急于走出国门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拿传统文化中落后且荒唐的习俗充当中华精神文明的象征,实际上还是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新东方主义”刚刚起步,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更需要我们继续去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7.
[2]叶锦添.创意美学[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3]叶锦添.神思陌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