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疗效比较
严雨薇
【摘要】目的 实验简要的分析了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接收的64例炎症性肠炎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实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效果。結果 两组患者由于接受的治疗并不相同,所以临床治疗的效果也并不相同。实验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为(12.35±2.6)天,对照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为(14.36±3.5)天,因此实验组患者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87.5%,因此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的治疗方式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相较于常规护理,联合肠内与肠外治疗可以效果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炎症性肠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7..02
炎症性肠炎属于消化内科疾病的一种,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极为常见,炎症性肠炎不仅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炎症性肠炎受到临床医学的广泛关注。炎症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为腹胀、腹痛以及腹泻等,虽然炎症性肠炎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对患者的身心会有着巨大的影响,造成炎症性肠炎的原因有很多,与外部的环境以及患者的生活习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治疗炎症性肠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虽然治疗效果极为明显,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也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因此患者需要接受辅助治疗。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的提高,因此对于治疗的要求也就逐渐的提升,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治疗的效果,医院逐渐的引进新的治疗方式。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是当前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极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更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明显[1],因此肠内营养与营养联合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接收的64例炎症性肠炎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实验开始之前,院方需要向患者家属讲述实验的过程,在患者家属的同意下与患者签署知情协议书,保证患者是自愿接受治疗。实验组中共有男17例,女15例,年龄4~11岁,平均(8.7±0.9)岁;对照组中共有男18例,女14例,年龄5~12岁,平均(8.9±0.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之前,院方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保证患者家属了解实验的过程,从而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与患者签署知情协议书,保证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实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面对不同的患者需要给予不同的治疗,对于中度患者而言,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剂量不需要很多,每次保持在10 mg即可,每日治疗的次数保持在2次效果最佳;对于重度患者而言,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每次的剂量在保持在1~2 mg即可,治疗次数仍保持在2次最佳。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关注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患者身体情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病情也是随时发生变化的,所以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及时治疗方案。
1.2.2 实验组接受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
肠内营养治疗是补充患者的身体营养,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况是不相同的,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注射营养液,若是营养液的剂量不合适反而会引起不良的负面影响。肠外营养支持主要是注射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的注射量也必须选择合适的剂量,保持在每瓶50 mL最合适,同时,血蛋白每一日都需要重视注射的量,注射量保持在0.5~1瓶期间。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重度炎症性患者而言,简单的注射血蛋白是不够的,因此在注射血蛋白的过程中,更需要给予重度炎症性患者补充一定的维生素,每日保持在1支~2支,这是正常的剂量,不可摄入过多,也不可能摄入过少,否则都会严重的影响营养的补充,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的评价指标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记录,并且对患者的这些记录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采取SPSS 20.0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率(%)为计数单位,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为(12.35±2.6)天,对照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为(14.36±3.5)天,因此实验组患者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见表1)
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87.5%,因此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为(1.36±0.4)天,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为(2.15±1.3)天,因此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炎症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以及腹泻,虽然炎症性肠炎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炎症性肠炎会严重的磨损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患者必须要及时的接受治疗[2]。
炎症性患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营养不足,这对患者的恢复有着极大的阻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吗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辅助治疗,相较于常规护理,联合肠内与肠外治疗可以效果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
参考文献
[1] 吴启荣,关敏霞.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疗效比较[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4):168-169.
[2] 孙丽娟,薛森海,闫 凤,等.添加益生菌的低脂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疗效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5):158-160.
[3] 赵 杰,朱维铭,李 宁.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与炎症性肠病[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