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川剪影”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闵荣生

    摘 要:根据学校剪纸教育特色,从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出发,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发并实施了“同川剪影”课程。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剪纸文化中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引领孩子通过课程的实施,去发现、欣赏、创造新的真、善、美,实现“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同川剪影; 剪纸;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75?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69-002

    同里丰厚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剪纸、宣卷、锡剧等的江南民间传统文化盛行。我校传承同里的文化基因,历来重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学校在“悦享”总课程体系中,不断拓展课程外延,丰富课程内涵。2013年引进并开始了剪纸课程的尝试探索,经过多年的积累剪纸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剪纸课程既能传承民间艺术,弘扬剪纸文化,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孩子成长的内在基因,又有利于结合已有资源创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当剪纸课程进入我校后,立即激活了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大多数学生都想体验一把。剪纸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以及学校的文化中,从一批批剪纸小能手的成长反响看,他们既把学习生活印刻在了剪纸中上,更把剪纸教育印刻在了童年生活记忆中。在实施剪纸课程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是在主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的,这样的教育,可谓“悦泽童心”。至此,我们将剪纸课程理念确立为“同川剪影悦泽童心”,把剪纸课程目标确立为“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

    二、课程的创新实践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为深入推进和优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将剪纸课程构建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大块。校本课程又分悦·文化、悦·剪影、悦·项目、悦·生活等内容。开发国家课程中和剪纸有关的内容进行校本化实施。同时将剪纸课程嵌入美术课以实现剪纸课程的普及,让每个同小学生都能了解剪纸的文化,掌握基本的剪纸创作技能技巧,提高剪纸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综合素养。悦·文化类课程内容包括对剪纸历史的了解、剪纸作品鉴赏,我们通过学校的剪紙物态环境布置,营造良好的剪纸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和熏陶。悦·剪影类课程内容包括剪纸的器材、剪纸的技术技巧、剪纸作品的创作,我们通过社团活动分为初级班、提高班两个层面进行实施。悦·项目类课程内容包括学校的“四项工程课程”,即运动健体课程、悦读养性课程、习惯立德课程、合作学习课程将将剪纸融入其中,用剪纸的艺术形式表现“四项工程”,宣传“四项工程”;主题活动课程,将学校的传统主题活动如绿色环保、科技活动和剪纸课程相整合;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教师以剪纸为内涵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开发学科类剪纸课程;地方文化课程内容包括同里的桥、同里名人、同里景点、同里特产。悦·生活类课程将剪纸探究实践与科学生活相结合,如将剪纸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让校园更美丽更富有特色;将剪纸作品带进家庭美化家庭,进入社会美溢社会。

    其中课程实施策略可分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

    1.校本化实施。(1)在学科课程实施中积累剪纸素材。各学科结合学校剪纸课程实施需要,可以有意识地将有关学科中有关剪纸的内容进行整理积累课程内容。如,语文课中的《姥姥的剪纸》的内容,口语交际中的插图,苏教版《习作》中插图。数学中的“对称图形”“黄金分割点”等。(2)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学习剪纸。美术学科教材中,几乎每一册都有一些剪纸知识点、基本技能等的学习,自然更要认真学习好。(3)让剪纸进入日常美术课堂中。像器乐进音乐课堂一样,在保证每节美术课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将剪纸进课堂,我们要求每学期的美术课必须有四课时的剪纸教学,用于“剪纸历史、作品鉴赏”知识以及剪纸技能等的学习。(4)剪纸校本教材的编写。为了更好地实施剪纸课程,学校成立了以华师大董蓓飞教授为课程顾问,吴江区剪纸非遗传承人计建明为技术顾问,剪纸教研组成员校本教材编委会,编写了《妙剪生花》剪纸校本教材,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特色化实施。(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施剪纸课程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普及——我们将剪纸课程嵌入国家课程,让每个同小学生都能接受剪纸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同小的毕业生每人都会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提高——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基础班和提高班,进行专业的指导,保证学校每个阶段都有剪纸的特长学生。(2)与四项工程项目统整。学校的四项工程“运动健体、悦读养性、习惯立德、合作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整合课程资源通过剪纸创作,来表现这四项工程,同时接受教育。如“运动健体”,我们创作了“运动项目”系列作品;“悦读养性”我们创作了“经典名著人物”系列作品;“习惯立德”我们创作了“在校文明行为”的系列作品;“合作学习”我们创作了系列合作作品。(3)与主题活动项目统整。学校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有科技类活动、环保类活动、校庆活动、家训主题活动等,我们通过剪纸创作,来表现活动主题,同时接受主题教育。如校庆主题教育活动中创作了“校园小景”系列作品;家训活动中我们创作了“家训”主题系列作品。其中最接地气、极富特色的应该要与地方资源主题活动相统整。同里镇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最有代表的是同里的桥、同里名人、同里景点、同里特产。我们将剪纸与古镇文化相融合,展现家乡的独特的人文风貌。(4)与学科主题项目统整。剪纸的很多素材可以从学科课程中来,同时又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统整实施。如围绕“古镇桥韵”,语文学科进行桥联的学习、和桥有关的诗文诵读,数学学科进行桥的测量、音乐学科创编和学习“古镇桥韵”宣卷、科学学科进行桥的结构和拱形承受力的研究,劳技学科进行桥的模型制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进行桥的现状调查、制作桥的小报,剪纸课程自然就是剪出“家乡的桥”了。

    当然也可以与部分学科或某一门学科进行整合,如语文学科学习完《姥姥的剪纸》后,学生可以创作窗花的剪纸作品。

    通过项目的统整、贯穿,可以了解彼此之间的关联,建立起融合一致的关系并综合运用以解決问题,从而达到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也增强其他各学科老师在学科跨界融合方面的意识,提高统整能力。

    (二)打造丰富的物态环境

    为保障剪纸课程的顺利实施,营造浓郁的剪纸课程氛围,学校加大经费投入,优化环境建设,打造丰富的物态环境。

    剪纸工作坊:一主两辅。学校宽敞明亮而又有浓厚剪纸氛围的剪纸工作坊,剪纸创作的设施设备齐全,成为学校剪纸创作主场;其它美术室也可以辅助用于孩子们剪纸实践。

    名师工作室:一室两用。一方面是学校优秀作品陈列,另一方面是吴江区剪纸非遗传承人计建明老师的工作室,这个地方也成了我校剪纸教学研究主要场所。名师工作室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场所。

    理念大厅:是师生优秀作品展示的金色大厅,在这里我们定期举行学生个人剪纸作品展。

    剪纸文化主题长廊:我们把学校人流量最大的长廊改造成剪纸文化长廊。布置了剪纸历史、剪纸课程、剪纸技法等剪纸的普及性知识,同时还有很多主题性剪纸作品。主题长廊除供师生鉴赏外,还让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士一进校就能看到师生剪纸作品,分享剪纸成果,扩大剪纸特色效应,使之成为剪纸课程的学习区。

    剪纸园:我们的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剪纸园。我们把“剪纸”元素融入整个校园环境布置中,让师生生活在浓郁的剪纸氛围中,随时随地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三)搭建多元的互动学习平台

    1.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学校在校园网搭建了“同川剪影”网络平台,使之成为师生查找资料、发布信息、分享成果的“大本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宣传我校剪纸课程活动与成果。

    2.社区互动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区资源优势,充实社区互动平台,如开发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创作采风活动、社区送教活动、社区现场展示赠送作品,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等等,让学校的剪纸进一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同时又让社区环境资源为我所用、社区人力资源为我服务。

    (四)构建良性的教师发展机制

    为了更好地推进剪纸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分管配合的课程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对剪纸课程进行常规教学管理、业务指导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建设了一支强大的剪纸教研组团队。团队由华师大董蓓飞教授担任课程顾问,吴江区剪纸非遗传承人计建明、剪纸艺人计涛担任技术顾问,另有张晓君、孙江涛、蔡雯绮等五名美术教师组成核心组,由学校数十名剪纸爱好者组成协作组。技术顾问计老师每周一次给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剪纸技艺的培训。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剪纸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剪纸课程的开发、剪纸课堂教学的研讨。

    (五)建设丰富的社团活动

    学校成立了剪纸基础班和提高班两个班级的社团活动,社团成员每年进行补充和班级升级。社团辅导老师将采取校内资源和校外聘请相结合,我们聘请了计建明老师和计涛为我校剪纸社团的校外指导老师。我们学校的孙江涛老师和张晓君老师作为校内指导老师,开展多技法、多层次、多形式的剪纸社团辅导。同时为社团学生寻找更多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技能或成效,促进学生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持续特长发展,促进学生艺术和人文素养提升。

    (六)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

    剪纸是一项集创作前对学习内容、学生生活素材进行现场采风、想象构思,创作过程中的画、剪,创作后的展、评、赏等于一体的艺术活动,这样的过程,都体现着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更变革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革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这些变革,既体现在各学科教学渗透、剪纸社团活动中,还包含在剪纸社会活动中,更多的学生在日益成熟的剪纸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剪纸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由此上升的艺术素养、人文底蕴,最终促进学生品格和能力的提升。

    (七)给予科学的表现性评价

    课程评价除一般课程开发、实施等评价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展性评价。而发展性评价对本课程而言,最便捷、最合理的就是表现性评价。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考评卡:内容包括学生签到、平时表现记录、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期成绩等。2.学力品质评价:内容包括兴趣度、基础表现力、情感与态度、意志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3.激励性评价:设立“金剪刀奖”“同川之星”奖项。

    三、课程的效能分析

    (一)以文化为基础

    剪纸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校文化建设校本课程。本课程着眼于剪纸独特的艺术元素和文化特征,涉及人文、艺术、科学、劳技等多方面内容,既蕴含艺术创造与审美情趣培养的目标,又关注人文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在充分挖掘、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灵动适切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实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使师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升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吸纳文化力量,形成文化自觉。

    (二)以剪纸为载体

    学校以剪纸为基础,开展剪纸技能技巧培养,进行剪纸作品创作,不断发展学生艺术技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通过特色课程文化的浸润,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专业发展促进个体成长,从课程建设提升文化内涵,实现从剪纸技能到剪纸课程再到剪纸文化的华丽转身。

    (三)以项目为推动

    根据剪纸所表现的内容和作为艺术品应有的作用,在学校文化统领下,将剪纸课程进行项目化推进,包括“悦·文化:剪纸历史、剪纸鉴赏”,“悦·剪影:剪之器、剪之技、剪之艺”,“悦·项目:三项工程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学科整合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悦·生活:学校生活剪影、家庭生活剪影、社会生活剪影”。在项目中培养剪纸素养,深化剪纸课程,提升剪纸内涵。

    (四)以生活为旨归

    剪纸创作的基础来源于生活,剪纸实践的最终目标也将服务于生活。学校将剪纸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师生作品在校园中进行布置美化,提升学校校园环境,同时将校园文化、古镇旅游文化与剪纸元素相结合;还进一步进行剪纸作品衍生物的开发,如剪纸书签、剪纸材料袋等,走进家庭,美化生活,更美溢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