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方,则学有效
包慧敏
摘要:设问是初中法治课堂中师生知识交流、情感互动的重要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应立足新课程理念,结合初中法治课程的特点和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科学的、精准的、合理的、激疑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明确目标;分析学情
中图分类号:G633.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3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立德树人”、重能力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要求教师善于从情境中发掘问题,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以期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那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设问怎样做到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又能触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例,探析教师如何通过设问,让法治课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价值。
一、科学设问:明确目标,聚焦教学重难点
在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问的质量直接决定课堂的质量。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的设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关注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突破,让设问有方向、有目标。在“维护人格尊严权”一课中,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情境呈现:张小凡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采访时,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引来一场无妄之灾。一夜间关于张小凡的视频、恶搞漫画、帖子泛滥成灾;各种恶毒谣言铺天盖地;有人甚至叫嚣着要取消她“三好学生”的称号;好事者把她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成绩等公之于众。
教师引导:这场无妄之灾,严重侮辱了她的人格尊严,也改变了她的生活,她不敢在公众场合提自己的名字,也想过远走他乡,甚至想过要改姓名……
提问: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她该怎么办?
通过一个巧妙的设问,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维权之路上,紧接着教师顺势提出三个问题式任务:找出侵权事实→找出法律依据→提出维权要求。整堂课的设问精而少,教师仅通过四个核心问题便串联了一堂内容极为丰富的课程。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确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明确核心知识点,打磨核心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合理设问:分析学情,关注知识生长点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知道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起点,了解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明确课时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发展的意义。课堂上学生的思想瞬息万变,教师还需关注学生思维动态,捕捉学生关键性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评价、追问,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搭设跳板,构建新知。在“凝聚法治共识”一课中,师生互动的片段如下。
情境呈现:万州公交事件后,政府依据《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提问:事发当天,政府做了什么?
生:紧急救援现场。
教师追问:政府为什么要采取紧急救援?
生:因为生命是无价的,宝贵的。
教师:除此之外政府还做了些什么?
生:发布搜集到的报告。
教师追问:搜集到的报告给谁看?
生:人民群众。
教师追问:政府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让人民知道呢?
生:为了防止人民恐慌。
教师追问:从公民的权利角度分析,让百姓了解事情的真相是在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呢?
生:知情权。
教师追问:政府这一系列措施(履职过程)的依据是什么?
生:《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法》。
教师总结:我们把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称为依法行政,而这样的政府我们称之为法治政府。
“政府做了什么?”是学生能通过观看视频而获得的信息,而教师第二个设问“政府为什么要采取紧急救援?”的预期是学生能获得“政府在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然而,学生的回答反映出学生对“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等概念的未知,教师及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灵活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切入点。通过“报告给谁看?”“为什么要让人们知道?”“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等问题的层层启发,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困惑点,扫除盲点,水到渠成地促使学生在感悟中成长。
三、机智设问:设置冲突,掌握思维突破点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在认知不平衡时通过同化或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认知平衡的,认知不平衡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两难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立身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由此,学生能提升思想认知,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使法治课堂充满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法治政府”課堂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村民发现,某工厂近期经常排放浓烟,怀疑对环境有污染,而且极有可能是引发村民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元凶。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找到了牛镇长,牛镇长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立马带人封了工厂锅炉,随后厂长一纸诉状将牛镇长(镇政府)告上了法庭,结果镇政府败诉。
提问:牛镇长冤吗?
对于败诉的结果学生很意外,很多学生义愤填膺,认为牛镇长为民服务反成被告,实在太冤;一小部分学生认为镇长没有进行查证就查封锅炉的行为是不对的,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一边是情理,一边是法治,两种不同的观点针锋相对,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进行碰撞。教师掌握最佳时机,呈现相关的法律链接,学生解读法律链接后,恍然大悟:镇政府并不具有执法权,镇长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下转第40页)(上接第32页)律制裁。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备课时,教师应善于预测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判断学生存在认知误区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两难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特点,精选与教学相关的生活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能够体现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问题。设问要目标明确、适度有效、激疑解惑,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抒发情感、表达观点、形成共鸣。我们理应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升设问的质量,让法治课堂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树臣.精心创设认知冲突 促进学生积极构建[J].山东教育,2016(9).
[2] 楼江红.“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罗阳二中 ? 3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