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邵云鹤

    [摘 要]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对比、辩论、运用、改变、操作等策略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只有把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互相促进,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8-0028-02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那在统编教材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以问促思,思中深化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去探究、思考。在思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时候,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再问学生:“关于地球,你有哪些认识?”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追问:“‘只有一个地球是什么意思?太阳系里每一个行星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从资源、环境、生命等多个方面来思考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这样教学,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这样教学,使学生获得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以疑激思,思中解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与阅读过程中,学生总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引领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解决问题,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在学生读完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一个学生问:“‘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句诗中的“楚山孤”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一座山很孤独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告知答案, 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解决。最后,教师总结:“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山上,他觉得自己很孤独,连山也跟着孤独起来了。这是典型的情境交融法。”在学生疑惑处点拨引领,不仅激活学生思维,而且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走向了深刻。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学生思维的疑惑处展开教学,鼓励学生探究思考,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以比引思,思中辨别

    比,即比较、对比。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当遇到相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很容易混淆。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与发展。

    比如,反问句和设问句,由于学生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经常会出现使用错误的现象。借助比较,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使学生对不同句式的特点感受更加深刻。教师可这样展开教学。先出示两组句子:

    第一组: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2.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第二组: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我想,这缸不是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然后,让学生对比。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两组句子的不同特点。

    可见,没有比較就没有鉴别,比较是认识事物特点的好办法。因此,当学生遇到似是而非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对比,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以辩导思,思中发展

    辩,即辩论。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看法不尽相同。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提出恰当的话题让学生辩一辩。这样,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

    如,三年级上册的《掌声》一课,有这样一段描写:“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对英子的描写说说自己眼中的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学生说完以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文中为什么没有描写英子的心理活动呢?你觉得把英子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好还是不好?”在这个话题的引领下,有的学生认为写出来好,有的学生认为不好。于是,教师引导他们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走向了阅读的深处。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巧设话题让学生辩一辩,不仅促进了学生分享他们各自的认识,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秘妙的理解与把握,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在辩论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五、以用启思,思中提升

    俗话说:“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进行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教师要根据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的第一段就一句话:“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妒忌”一词的意思;接着,再把字典的解释——“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出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想想除了才能、名誉和地位之外,还有哪些会让人们心怀怨恨或者憎恨;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对“妒忌”一词的理解——“对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这样教学,拓展了词语的外延,使学生在表达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这样教学,学生不仅准确理解了词语的意义,获得了深刻的学习体验,而且在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学习效果更显著。

    六、以错疏思,思中出彩

    错误与正确是对立的两个面。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如能加以利用,使其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资源,就能实现无法预约的精彩,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山行》一课的时候,在默写诗中“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句的时候,有一半学生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指责,而是让学生说说“生”“深”这两个字的读音是否一样。学生都说:“不一样。”教师接着追问:“不一样,为什么你们会默写错误呢?难道它们的意思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请大家再读古诗,想想这个地方用‘生与‘深哪个更合适,为什么。”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学生认识到这两个词的区别,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这样教学,在纠错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对古诗词的理解更进一层。

    在《山行》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默写存在的错误问题,引领学生辨析两个词的区别与含义。在品味比较中,白云缥缈的意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古诗词遣词用字的精准,而且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与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七、以变促思,思中有创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或者题材特点,把古诗改为故事、把散文改为诗歌、把小说改编为剧本等,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新鲜好玩、有趣,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如,在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导演,把《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拍成电影,你会怎么拍?”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一个个兴致高涨。有的学生说:“我想给‘青松拍个特写镜头,以突出五壮士的高大形象。”有的学生说:“我想以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场景为开头,以突出战场环境的恶劣。”有的学生说:“我想把五壮士跳崖前的口号拍得有气势一点……”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思维,呈现了不一样的教学精彩。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课文拍成电影的画面,不僅帮助学生再现了历史场景,回顾了课文内容,而且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都得到了发展。

    八、以做证思,深化认知

    做一做不仅适用于数学课堂,而且也适用于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做一做,可以深化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二年级下册《画杨桃》一文,有这样一句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教学时,许多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通过做一做的形式让学生现场去验证。首先,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杨桃放在讲台上,让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观察的是鸡蛋、苹果、桃子之类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做一做中,学生对这句话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在语文教学中,像这样通过操作验证的课文还有许多。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教师让学生以操作的形式参与学习,做思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

    总之,“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策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