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指标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探析

闫坤如 赵坤鹏
摘 要:高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作用和地位的日益凸显,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作为提升高校竞争力、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关键环节,现有研究忽视了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系统发展的相对效率及其各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度的评价。此外,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包含的质量因素较多,量化评价比较困难。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为视角尝试构建新的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8)02-0112-07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2.015
一、科技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促成了倚重于科技的社会化大生产,不仅制约了社会发展,而且引领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对社会变迁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科技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上。哈贝马斯认为“只要生产力明显地同从事社会生产的人的合理决断和使用工具的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产力就可以被理解成为日益增长的技术支配力量的潜力”[1]62。在生产力方面,科学技术使得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素质水平越高、生产工具越先进,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1765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纺织技术的革新开启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而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使古老的人力、畜力和水力被蒸汽机所替代,工业生产进入了蒸汽时代。“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2],在生产关系方面,科技发展改造原有产业、推动新的产业形成,而且使劳动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蒸汽技术和电力技术使得机器部分代替了人类的体力劳动,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则使得机器部分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劳动方式发生了新的质的变化。
(二)科技发展促使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变迁
以社会技术体系为尺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三个阶段。金属工具特别是铁器的出现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手工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使得复杂机械出现,促进了农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使得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人类摆脱了手工劳动,工业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工业社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开辟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剧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
科学技术对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社会权力结构向着重视知识的方向迁移。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后工业社会的根子在于科学对生产方法不可抗拒的影响……科学阶层——它的精神气质和它的组织——是内部蕴藏着未来社会胚胎的细胞”[3]415-416,科学技术革命及由此产生的权力结构变迁,将促进社会结构的变迁。
(三)科技发展引领思维方式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哈维用机械术语和机械原理描述血液运动,血液循环理论是他用机械力学方法研究生理学的成果;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并取得巨大成功后,机械论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建立;19世纪细胞学说的提出、生物进化论的建立以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奠定了辩证自然观的基础,特别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观点给社会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20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思维方式也朝着系统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伦理观念也受到冲击;如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四)科技发展促进生活方式的变迁
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贝尔纳曾说:“迄今人类生活仅经过了三次大变化,先是建立了社会,接着又产生了文明。这两者都是史前产生的,然后才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对社会的科学改造,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来命名它。” [4]542机器大生产结束了繁重的手工劳动,一些危险的工作可以用机器代替人类完成;“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信息時代变成了现实,网上购物、家里办公成为了可能,电子计算机帮助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方式;电脑、手机、飞机、高铁等使人们的通信和交通变得迅捷方便,网络化使得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普及提高了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纺织业、食品行业、建筑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不断改善;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是社会变迁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考察科技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最主要职能,人才培养往往体现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应该基于科技指标,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综合考虑制定动态、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高校被誉为“社会的轴心”和城市的引擎,对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提高科技水平和推动文化的对外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除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外,主要通过社会服务的职能来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大学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如何制定动态化、系统、科学及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看成是高校利用自身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提供普通高等教育和传播知识外,根据市场准则,有条不紊地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服务。在清晰界定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基础上对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需要先确立指标选取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功能的变迁就是其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高校从单一教学的简单系统逐步演化为教学-科研-服务3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复合系统;高校复合系统内部3个功能子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只有坚持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系统性原则才能避免评价指标的孤立性,才能保证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以往有的评价体系,指标具有科学性,但没有把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当作一个系统,忽视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
(2)导向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评价的目标,依据一定的理论,按照科学的步骤逐层展开,要使评价结果全面科学就要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提供社会服务涉及一些社会目标,需要有步骤地按照目标导向来确定评价指标[5]。良好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践工作具有科学合理的导向作用,要把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纳入常态化管理,在可量化科技成果比重等方面充分发挥能力评价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3)弱相关性原则。
高等教育评估专家史秋衡教授认为,“评价的效果取决于评价的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效果越好,效率越高”[6]24。那么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每一个评价指标之间相对彼此而言应该都要具有典型的特殊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越弱,每个指标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从理论上说这样的指标体系是最理想的。
(4)分类评价原则。
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中,大致分为综合性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和应用型专科学校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高校的任务和目标各不相同,其发展方向也各有侧重。尽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是所有大学共同具备的职能,但不同类型的大学因其自身定位的不同而拥有各自的职责和使命”[7]。正如施一公所说,“大学要干什么,其实是说清华大学要干什么,而不是所有大学要干什么”。因此在设置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实行分类评价,并设置相应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5)动态性原则。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运行效果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尺度才能反映出来,预期目标固然是考量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高校社会服务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应当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指标进行适当调整,才能够使评价指标设置体现多维度和多层次、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三、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构建及分析
(一)国内研究概况
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全面、准确地衡量,需要借助一系列指标表征其运行状况。这些指标既要能构成一个完整体系科学、全面地反映高校整体情况,又要能实现不同高校间的衡量和比较。一套科学且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评价高校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促进高校科技产出大量涌现。国内众多学者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也从不同视角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王英等 (2006)将高校社会服务评价的一级指标设定为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软件服务包括两个二级指标——教学社会服务和科研社会服务,硬件服务下只有高校物质资源社会服务一个二级指标。虽然研究者在设置指标中注意了质与量相结合,在考核标准中增加了社区服务满意度等指标,但缺少了高校直接社会服务的产学研相结合方面的相应指标,比如校办高新企业等[8]。帅全锋等(2007)提出了将学校设施服务、知识信息服务和先进文化服务作为一级指标来构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先进文化服务包括高校文化吸引和社区文化服务两个二级指标,关注了高校社会服务的文化服务方面,在高校文化吸引指标上引入了结构、层次和环境的评价标准,但在指标设置上缺少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方面的相应指标[9]。张宝友等(2009)提出通过科研技术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和继续教育服务三个方面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并关注了高校社会服务中继续教育服务方面的内容,但在二级指标设置上存在不足,缺少对高校社会服务中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科研专利、文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关注[10]。应望江等(2010)基于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估同类型高校,构建了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条件和社会服务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也作了說明,但指标体系缺少对投入产出环境的分析[11]。李凡(2011)认为,在本质上可以把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归纳为一个整体,即都是社会服务。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可以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一级指标——人才培养服务、科研技术服务、文化资源服务和专家咨询服务。他提出了从绝对数量、使用率和相对回报率等多角度进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建设性意见,但是在人才培养服务指标上缺少对学生毕业率、学生就业率的关注[12]。曲林(2012)以高校社会服务的对象和主体为视角,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以智囊服务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设施服务能力3个一级指标为内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侧重于关注高校对外培训,缺少了对高校学生培养方面的关注[13]。
(二)评价指标构建
国内学者现有研究具有很明显的科研价值取向,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包含的质量因素较多,量化评价比较困难。大多数研究选择科研成果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中数量指标占绝对优势,对质量指标关注不够,而产出质量的提升恰恰是目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借鉴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复杂系统论的视角,以“投入-产出-环境保障”的形式,参照多套评价指标体系,遵循导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分类评价原则、弱相关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最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见表1。
从系统的观点看,系统内部诸元素不是毫无关系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系统的个体可以作为元素或者子系统,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新的结构和性质而出现新的一级层次系统[14]。高校功能的变迁就是其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过程;高校从单一教学简单系统逐步演化为由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3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复合系统。复杂系统是相对于简单系统而言的,高校复合系统内部3个功能子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为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完成提供必需的人才资源;科研系统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大职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校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平台。社会需求是高校社会服务子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其实现是需求主体与高校共同投入和努力的结果。从整体上讲,高校是一个特殊生产系统,其投入的是与高校三项职能匹配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通过合理分配和矩阵式结构进行组织,最终得到三类性质不同的产品,其主要形式是知识、人才以及部分经济收益或社会效益,它们按照不同交易规则进入不同市场,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和需求情况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高校社会服务系统的产出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部分。
(三)指标含义
1.科技投入
高校投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即科技人员投入、财力投入和科技物资投入。高校科技人员投入、财力投入和科技物资投入与高校的科研产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反映了高校将外部资源转化为社会服务成果的能力与效率。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的主体是教职工,主要包括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的状况反映了高校的科研实力,是高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高校人力资源中教职工的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的效果越好,但不同高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高校人力资源投入,可以通过“师生比”来衡量高校的师资配备情况。财力投入作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事业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和其他经费投入三个方面,其总量规模直接决定着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水平。其中科研经费投入作为支撑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高校财力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包括科研活动经费、科研人员工资、科研基建投入三个方面。科技物资投入是除去人力、财力之外,高校投入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地和校舍、设备和图书、科研基地等。其中,土地总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空间场所的规模;图书和设备等资源作为高校开展活动的重要工具,配置情况格外重要,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各个环节。
2.科技产出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系统,在投入了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财、物质资源后,经过有效组织,会得到三类不同性质的产品。高校产出分析应关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质量指标尤为重要。高校产出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人才产出、科研产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其中人才产出是高校向社会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输出,其规模可以通过高校所培养的各类不同层次人才的数量来反映,而人才质量可以用就业率、毕业合格率、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数量等来体现。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校整体竞争力和学术能力的综合反映,按照侧重点不同,科研产出可以分为学术论文、著作和专利三种具体形式。科研成果获奖的级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局级三个级别,高校科研成果的质量可以根据科研成果获奖的情况来衡量。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达成质性飞跃,因此科技产出要考虑举办国际、国内会议的次数,国内外合作研究项目数量等。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高校兴办高新企业数量、高校兴办高新企业效益、成果转让效益和专利转让效益等指标。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对外咨询服务数量、对外培训服务数量等。
3.科技环境保障
科技环境保障是支撐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社会服务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高校社会服务相关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科技环境等。外界的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系统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保障指数可以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5]49-52。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的各种教育及科研经费仍然是高校功能实现的重要财政支持,而高校开设的课程可以体现政府和地区的计划。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社会服务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势必影响高校社会服务的产出质量。环境保障指数主要体现在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校社会服务办公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地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地方教育科研投入三个方面。高校社会服务办公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则包括校办企业办公室和成果转化办公室的开设情况,高校社会服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几个方面。
(四)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系统性分析
通过上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多从教育学、管理学等视角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评价,缺少从系统论视角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我们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也需要符合系统论的规律。系统一般由四个基本要素进行刻画与描述,分别是系统的组成元素、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组成元素指的是组成系统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系统的结构指的是系统诸组成元素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系统的环境指的是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因素的总和;系统的功能指的是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行为、特征、能力和作用的总称。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一个系统之所以与另一个系统区分开来是因为系统的不同功能。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人类呼吸系统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关系需要先明确系统的组成元素。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系统中,每一个三级指标都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系统的元素,包括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科技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组成元素。科技产出包括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潜在经济效益等组成元素。在系统论中,环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统的发展变化,环境也会诱发或迫使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系统的功能。因此,科技环境也是构成系统的不可或缺部分,只有这样的系统结构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的功能。
综上所述,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是检验高校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标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考核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科学合理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将促进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将高校社会服务当作是一个特殊的系统,以科技投入-产出分析设计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科学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 刘大椿. 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4):22-35.
[3]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 [M].高铦,王宏国,魏章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RANDALL R.Social Services in AFDC:Steps toward Evaluation [J].Social Service Review.1975,49(2):191-207.
[6] 史秋衡,吴雪,王爱萍,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 史秋衡,李玲玲.大学章程的使命在于提高内生发展质量[J].教育研究,2014(7)22-27.
[8] 王英,帥全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特点及评价探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6(2):56-59.
[9] 帅全锋,王英,张玉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7(3):90-92.
[10] 张宝友,黄祖庆.论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41-43.
[11] 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50.
[12] 李凡.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估,2011(1):38-41.
[13] 曲林.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14] 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15] 倪渊.高校综合评价模式——基于复杂视域的实证研究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