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真心,沟通就会更精彩

    崔丽霞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想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关注更多的是那些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有些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是自己不努力,还爱惹事;有的是性格内向,不与人交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这部分孩子,我会多看看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和他们说说话,倾听他们的心中所想;多走入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成长原生地。

    我觉得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个整体中互相作用、互相依赖。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我喜欢走入学生家中,借助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达成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从而引导这些“问题学生”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致远是我们班里的一个小名人。说他“有名”,是说各科任老师对他都能说上几句评价,“他上课从来不动笔,你让他读书,他都不知道读到哪儿了!”“他上课可爱走神了,经常左顾右盼!”“他是个脾气倔强的孩子,你问他话,他是不会搭理你的!”这个孩子来自外地的离异家庭,父亲带一段时间,不想带了,就把孩子像个皮球一样赶到母亲那里。母亲带上一段时间,又会再赶到父亲那里。从这方面来讲,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极度缺失的。对于这样一个习惯不好、不守纪律还不学习的孩子,接班之初,我也是头疼不已,该怎么办呢?

    为了对孩子做到全面了解,我尝试着给致远的妈妈打通了电话,约好了见面的时间。过了几天,致远妈妈如约而至。在长长的交谈中,我对致远的情况有了一些细致的了解。致远妈妈本身带着一个女儿,后来与致远的爸爸认识,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孩子——致远。有了这个儿子之初,家庭还算和睦。伴随着生活的繁杂,两个人经常为了各种家庭琐事争吵、闹意见,最后发展到动手。后來两人离异,致远判给了孩子的爸爸。

    后来,我也与致远的爸爸尝试过交流。他是一个说话直接的人,见了老师以后,开口便说:“致远这个孩子都被他妈妈惯坏了,一点好习惯都没有。在家里,我让他写作业,或是干点小事,他就像没听见似的,叫上好几遍也不动弹。没办法,我就揍他。刚开始的时候,揍揍还起作用,后来,他也皮了,打他也不吭声了。老师,你说,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吧!”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致远虽然不喜欢学习,但是他的心灵单纯,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他身上也有这么多的“闪光点”呢!我和致远约定: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只要他写30个字,而且全对,我就奖励他一个班币,班币是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进行交易,购买学习用品的。很多次,致远都会拿着自己的作业来给我看,我或是明确地给他指出错误,或是开心地奖给他班币,让他也像别人一样,品尝到被表扬或成功的喜悦。

    后来的几次登门家访,我把我记录的致远日常表现的小本本翻给致远爸爸看,这个曾经认为自己儿子无法管教的父亲,发自肺腑地对我说:“崔老师,您真是一位有爱心又细心的老师,孩子借给同学一条红领巾,按时写完一次作业,上课举手发言两次……类似这样的学校生活小细节,您都记录在纸上,真让我们做父母的惭愧又感动。”

    我很欣赏“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这句朴实真挚的话语。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潜力,能否发挥他们的潜力,关键就在于老师能否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能否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触动他们的情感,赢得他们的心灵。我觉得,只要老师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

    是啊,对于“问题学生”,只要发现他们身上一丁点的进步,我就会在班级内进行表扬,即使是口头的表扬,也会让这些孩子的内心感到温暖,成为照进他们心灵深处的阳光。同时,家访也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一股合力,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孩子,就一定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也只有这样的教育合力,才能收获最佳的教育效果,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