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周期性信用评价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摘 要:通过调查调研获取样本院校的教学模式情况和学情问题,结合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性调整信用评价机制,在教学、科研、活动、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列举信用评价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措施,目的在于让信用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让学生在信用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人才的成长轨迹,完善社会人才选拔机制。

    关键词:周期性信用评价;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110-002

    高等院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责任,将品学兼优的优良学生输送社会,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贡献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直在改革探索当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智能化、智慧化的科技手段也逐步走进当前教学模式。教学重在引导,如何能让学生确切的了解自己,再科学对比,从而调整优化自我发展方案,对于最终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学生的在校信用评价,包含学生个体的学习信用、生活信用和经济信用等,促进学生重视个人信用发展,从而养成良好信用行为习惯,以达成品学兼优的目的。

    1.周期性信用评价

    周期性信用评价,是针对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收集其多方面的行为数据,基于在校学生的每一个学期为一个综合评价期,各学期评价值累计,同时还能够表征各项评价值的变化趋势,而提出的一种信用评价方法。由于是对在校学生健康发展引导的目的,评价中不完全以涉及经济行为的内容来衡量学生的信用特征,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部分社会状态加权计算,同步给出各评价项的科学参考值,从而引导学生下一学期各项活动该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同时也避免了偶然事件对学生个体的极大影响,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该信用评价系统的客户端为手机APP应用,实时查看个人在校信用状况,同时学校的后台系统连接学校各主要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通道,实时数据交换,实现数据更新和计算。

    2.高等教育传统教育教学通病

    一是当前大多教育教学模式,是提前制定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好相关课程,最终以课程的各项考核为评判依据,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成了考试成绩的及格,以各种方式方法实现其成绩评定合格,不乏出现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而且对其行为没有深刻的正确认识。更重要的是已经将准备被培养的所有学生视为了一个相同特征的模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是高校对学生基础专业的培养外,也要对其进行高水平提升,即鼓励其进行科学研究,在当前大学生参与或主持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很多停留在挂名阶段,仅仅是获取一个科研的名头,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科学研究,为了利好的名声而忽视了科研的承诺,甚至会有科研成果的造假行为,其不端的学术行为并没有产生相应的自责心理影响,甚至是一种无意识的学术行为。

    三是学生的学习途径除了学校直接设定的学习方式外,还有学校提供并引导的学习环境与资源。包括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和图书馆,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上,更多的表现出了功利性。对于一些积极主题的自愿活动中,展现的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体验不到活动的价值,长久也形成不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意识。而图书馆资源在纯自由使用的状态下,其积极性不高,普遍性也不广。

    四是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中,如勤工助学、实践实习等,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学生对其价值认知更多的是存在误解。

    3.教学模式学情调查

    3.1本次教学模式學情调查的主要样本为河套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

    在新接触大学教学模式近一年的过程中,其感知和认知中的心理发展问题。参评人数2846人,其中男生965人,女生1881人;汉族2229人,蒙古族536人,其它少数民族81人,本科生2483人,专科生363人;生源地为大城市的52人,中小城市551人,小城镇816人,农村1427人;独生子女1226人,非独生子女1620人。

    测评结果显示,存在大学教学模式不适应人数占比43.3%,其中表现为明显不适应人数占比8.7%。其中性别、民族和是否非独生子女差异因素影响不大,而生源城市影响较大,表现为越是大城市,对大学教学模式的不适应较为强烈。

    3.2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生活环境模式变化较大,在课外活动、知识拓展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受阻而不适应,对自我发展的程度认知、利弊区分、责任承担等都感知模糊;二是学习模式变化导致学习盲目,缺乏对高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表现为学术科研参与被动,参与度低;三是自我学习方式单一,延续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尤其越是大城市,在中学时期学习压力大,学生学习模式固化严重;四是知识来源渠道少,特别是对社会认知不足,对社会就业只单纯看待“名气”,对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的认知和晋升发展几乎不了解,也缺乏认知的主动性。五是解决问题的求助方式单一,基本集中表现在个别同学间的讨论和简单性的网络“百度”,而与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咨询极其稀少,对有深度性的文章也是搜索单一,阅读较少,研究缺乏。

    4.基于信用评价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4.1实现过程性监控与引导

    增设学生考核内容,将阶段性的评价结果纳入考核,根据往期结果比较,给出现阶段评价值和下一步考核要求,从而实现过程性引导。同时设定各类学习和生活资源使用权限,形成进步和退化差异,鼓励进步的学生逐步积累资源使用权限。

    4.2培养良好诚信意识,重视信用行为结果

    在各类各项评价内容中,明确对应的惩奖阈值,不仅直接降低信用分值,还要结合对应的惩奖办法。如考试作弊,除了扣除相应信用值外,再降低相关科目学习的资源权限或增加额外学习量作为惩罚,将考试作弊记录值与其它学习要求做相关处理。

    4.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内在综合素质

    在常规性评价事务中,注重分值的积累性,如课业学习量的完成和主题活动的参与等,其累计值越高,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越良好,即使其间有某一次的偶然事件发生,也不会严重影响其信用评价值,给予学生一定的容错空间,有助于学生根据自我特性优化管理。

    4.4促进教学生活良性循环,改善校园氛围

    在教学与生活的鼓励项中,要体现权限与信用积分的相关性,毕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不同年级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图书馆使用标准值和分值对应的权限,即图书馆学习时长最低标准和最高允许标准,图书馆书籍借阅量的权限范围,书籍借阅一次的时长范围等,都要与其个人的信用分值挂钩。学生在使用图书馆各项资源上,使用率越高,其对应的信用分值就越高,信用分值的增长促进其图书馆资源使用权限扩大,从而更大的供应了资源使用,使得资源与分值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4.5体现个体特征,培养个性化发展

    信用评分项越多,其学生的个性体现越具有明显特征,我们的人才方案是一次性制定的,即使其间在不断的优化调整,但毕竟不会适应每一个学生。我们将学生的各项在校数据逐渐的纳入到信用评价当中后,学生对自我各方面的状态也会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其学习和发展方向也会根据其个人需求做出自我应对,最终一样的人才培养,会造就千万色彩的人才。

    4.6建立信用档案,提供人才选拔导向

    不同的社会企业,有着不一样的人才选拔要求,学生在校的发展轨迹也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潜兆,人才的证明不只是证书与证件才是证据,因此过程性的信用评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高校向社会推荐更适合的人才需求。同时档案的建立要注重信用评价的报告生成,展现其成长轨迹特性。

    5.结束语

    信用评价融入教学模式改革更注重的是细节的完善,而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情特色,其细节更是多样不一,因此信用评价融入教学模式是一种方式,并没有统一的适用于各类院校的完美系统,是需要每一所高校去量身定做的。

    基金项目:河套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TXYJY18016)

    参考文献:

    [1]陈新年.信用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2]马罕志,杨锦蓉.基于周期性评价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机制[J]当代经济,2017

    [3]马罕志,杨锦蓉.基于动机效应的大学生信用评价研究[J]求知导刊,2018

    [4]马罕志.基于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成长的周期性信用行为评價体系建设[J]科学大众,2020

    [5]周苏,冯蝉璟,王硕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6]侯雨欣,王冲.基于德尔菲法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筛选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9(5)

    [7]张洪祥.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信用评价建模及应用[D]东北大学,2013

    [8]李志义,朱泓,刘志军,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9]凤权.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