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与语篇连贯分析

    【摘要】语言学习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提高语言认知不仅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质量与效率。同样,为了提高文章的质量和阅读感,在写文章时增添一些隐喻的手法,不仅能够提高文章的内涵,同时对于增强文章的语篇连贯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语篇连贯

    【作者简介】胡婷(1983-),女,江西高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英语、认知语言学。

    一、 隐喻

    1.隐喻的定义。隐喻最早是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提出的,隐喻作为一项无所不在的语言原则,能够较频繁地出现在各个语篇中。隐喻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使文章内容更为深刻,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作者对现实世界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经验进行加工、锤炼和升华。通过更为抽象化和隐喻化的词汇或者写作手法来达到某种隐喻的目的和意义。

    在此之前,隐喻的表达所反映出来的是语言结构与现实世界之间认知模式的像似性。长期以来,在文章写作中,隐喻一直被视为语言的附加物,属于语言层次上的修辞手法,是語言偏离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语言认知学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隐喻逐渐呈现出动态性,相关学者也开始关注与隐喻相关的语言层面的运作和功能。

    就目前来看,隐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语言附加物,也不是对文章内容的润饰,而是语篇组织和构建的重要方式。人们在生成和理解语篇过程中,曾经对篇内和篇外的不同语言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获取语篇的连贯性,在这一过程中,隐喻的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2. 隐喻的特征。对于隐喻特征的详细叙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就能够窥见一斑。该书的部分章节对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通过大量的隐喻实例来阐述隐喻的特征。

    (1)系统性和外在系统性。《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对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分别从语言层和概念层两方面来进行剖析。同时,该书对于隐喻的系统性还分为内在系统性和外在系统性。本文主要是基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系统性进行分析。就内在系统性而言,单个隐喻概念内的映射过程是系统进行的。由于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方式是系统的,而基于语言认知学的语音概念也是以系统的方式联系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来研究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2)连贯性。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隐喻的定义为:“几个概念隐喻,通过它们共享的隐喻蕴涵,不但使这几个概念隐喻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它们的隐喻表达方式具有连贯性。”简而言之,隐喻蕴涵使隐喻内部的相关义之间可以发生转换,从而形成隐喻映射过程中一系列的隐喻蕴涵。

    关于隐喻的连贯性特征,由于隐喻蕴涵中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就使得隐喻蕴涵形成系列可以内在转换的语言隐喻表达方式。相较于隐喻的奇特方面来说,隐喻的连贯性特征目前所存在的争议并不多,具体包括“争论是旅程”“争论是容器”“争论是建筑物”等。随着这些争论的不断展开,争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截至目前,对于该争论已经有了一个核心的争论部分,即多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复杂连贯性。这也是我们目前对于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概念所提出的核心观点,这三个隐喻概念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和系统性的连贯主体,同时也作为辩论的核心观点存在。

    3. 隐喻的分类。隐喻主要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空间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

    (1)实体隐喻。实体隐喻是在人类生活基于物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方面,由于人类对物质经验的熟练表达,可以将抽象化的概念或是未知的其他东西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实体”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人类将模糊的想象、心理变化和情感需求等无形的东西实化为有形东西,这也是隐喻最早的表达方式之一。我们还将实体概念的隐喻分为实体与物质概念隐喻、容器概念隐喻和拟人化。这三种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实质化的表达,并同时方便人们识别、分组甚至是量化。

    (2)空间方位隐喻。空间方位隐喻是人类进行方位感知的基本隐喻方式之一。空间方位主要是来源于人类身体与外界世界相互作用的经验。例如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前后之别、上下之别等。这些表达不仅可以单指空间方位,同时可以代指一系列人的精神状态或者意象形态。例如人生的前后,先生后生;又如上属于正面,是积极意象,下属于负面,是消极意象。这些空间方位隐喻的概念,投射到人类情绪、身体状况和社会地位中都会显示出不同的意象。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隐喻和目标域之间并非随意构成的,这些隐喻概念的表达是以实物性质和文化经验为基础才能形成相应的隐喻蕴涵。

    (3)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通过具体的结构概念来构造抽象概念,同时通过具体概念的词语来展示抽象概念的含义和内涵。例如我们常用到的“人生是旅行”,童年即是人生的起点,而终点也是旅程的终点,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选择,都会是旅程中的十字路口。从“人生是旅程”这一隐喻概念,可以延伸出更多的隐喻蕴涵。例如选择错误就是“误入歧途”,在选择错误以后能够及时改正便是“迷途知返”,旅程无法再继续下去的时候就是“穷途末路”或者“走投无路”。这些都是隐喻概念特征中系统性和连贯性的一系列蕴涵,同时也是结构隐喻的主要表达方式。

    二、 语篇连贯的定义

    “连贯”是语篇的七个主要特征之一,为语篇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语篇分析的焦点之一。一方面,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可以从衔接入手,探索语篇内部的不同组成成分和各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从主位推进的模式来研究注意连贯的方法,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语篇连贯的方法,从谚语等语言外因素来探讨语篇的连贯性。在这些相关的研究方法中,语言外因素和语言内因素都是语篇连贯的重要组成元素。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语篇连贯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语篇的连贯性是指文章内容中所表达的各个概念和关系之间的关联,通过阐述相关的关系,来帮助读者了解和推理语篇的深层含义。

    2. 语篇连贯的结构是借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方法,将不相关的命题关联在一起的方式。这样的连贯主要是为了使这类命题用于报告性、描写性、解释性等不同的话语形式中,從而帮助读者对这段语言的理解和通过这段语言所呈现出的命题联系到实际,这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关联性就是连贯的。

    3. 心理学对连贯性的表述是这样说的:与其说连贯性是语篇的固有特征之一,不如说是语篇中不包括适当的衔接标记时的一种心理表征。语篇连贯的心理表征同样使读者能够产生合适的恰当的思想连接。

    4. 连贯是读者在整篇文中所能感受到的意义,体现出整体性和目的性的质量。

    5. 衔接作为文章的表层,同时也是显性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相较于连贯性而言,更体现了篇章的固有性质,而不是连贯性中所含有的对篇章的解释结果。连贯性更多的体现于读者围绕篇章创建语篇世界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对于一个语篇的连贯评价方式,主要是看读者是否能够通过连贯的语义关系创造出与其他读者不相同的推断结果。

    以上是目前为止,对于语篇连贯性所给出的定义与概念。对于连贯的概念定义,我们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即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连贯的概念包括语用因素的语义概念。从上述概念来看,“连贯”的定义概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文本概念。在目前对连贯的定义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语义现象、心理现象和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的语言现象。除此之外,目前对语篇连贯的定义和概念都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是胡壮麟所提出的关于连贯的定义。首先,他将连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在语篇衔接方面,将连贯分为社会符号层、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和音系层等五种。这五种不同的层面组成为语篇衔接和连贯的整体。不同于胡壮麟对连贯性的表达,朱永生和严世清则将连贯分为两种类别,一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社会现象,二是心理现象。这两种现象共同构成了连贯的基本定义。将连贯视为社会因素主要研究社会语言使用、语类结构和社会行为模式等。而将连贯视为心理因素者则是以心理学为指导,探究连贯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就本文的主要内容而言,对于语篇连贯的分析主要是指在语篇意象为主轴的基础上,研究其他小句和上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语段之间的概念、语义和逻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在连接形式上是显性关联,但在语义、修辞及概念问题上则是隐形关联。因此,语篇连贯就是由语篇中各种概念和概念关系相互关联所导致的。

    三、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特征和语篇连贯的构建

    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特征和语篇连贯的构建中,首先要判断语篇的连贯性,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表面来判断语篇的连贯性,二是通过深刻的连贯性来判断语篇的蕴涵。在传统语言学习中,将语言表面的连贯性凝聚为一点,并以此来构建语言表面的连贯性是主要方式之一,这对语法、词汇等内容的学习也非常有效。这一凝聚力可以通过参考、联系、替代等方式来体现。而表面连贯性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对于读者而言也更容易理解。

    1. 构建含有单隐喻功能的语篇连贯方法分析。隐喻功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上文已提到系统性能够使语篇内部保持良好的连贯性。隐喻不仅能够使语篇内容在内在方面保持连续,同时还能够通过这些连续的内在内容继续衍生出隐喻的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派生隐喻。

    2. 构建含有双隐喻功能的语篇连贯方法分析。在构建语篇的方法中,单隐喻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主要是用来强化语篇的连贯性。而双隐喻在语篇中的构建,能够对同一概念进行多角度的描述和补充,进而使文章意象更为深刻,保证语篇较强的连贯性。

    四、结论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视域,对隐喻特征和语篇连贯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详细叙述了关于隐喻的分类、特点以及语篇连贯概念的定义,并分析了二者在语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在隐喻和语篇连贯两方面具有争议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相关研究内容的补充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楠楠.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语篇连贯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4):121-123.

    [2]单新荣.转喻-隐喻连续体关系与语篇连贯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47-149.

    [3]刘娜.语篇连贯构建的认知阐释[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 26(05):111-114.

    [4]李美,王华.基于概念隐喻视角的语篇连贯研究[J].海外英语, 2012(17):239-240.

    [5]刘红利,崔林.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语篇连贯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8):79-80.

    [6]宋欣雄,王苏民.语篇连贯的认知分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88-90.

    [7]王婷.基于概念隐喻视角的诗歌语篇连贯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

    [8]周频.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J].外语学刊,2009(03):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