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郭江华 林传坤

    摘 要:职教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目前,该制度已在职业学校、职业院校大范围试点,而申请、获批试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较少。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施1+X证书制度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之外,推行1+X证书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是重要因素。为此,从剖析1+X证书制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意义,夯实本科层面推行1+X证书制度的条件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职业教育; 1+X证书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0?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137-002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在此背景下,学术界以极高的热情研究1+X证书制度并其得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成果[2-5],中专院校、高职院校积极申报试点,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实践经验主要着眼于中职和高职院校,对应用型本科推行1+X证书制度鲜有研究。应用型本科亦属职业教育类型教育,为何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试点1+X证书制度表现冷淡?推行1+X证书制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意义、难点及对策是什么?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1+X证书制度中的“X”内涵的再认识

    (一)现有研究对1+X证书制度内涵的分歧

    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中的“1”,即学历证书没有太大异议,对“X”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涵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并列说。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同于职业资格证书。前者是通过社会化机制招募遴选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材和教学资源并实施考核发证,后者是由政府相关部委发证。因此,两者是并列关系[6];二是隶属说。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属于培训证书,是对双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供给不足的突破,隶属职业资格证书框架[7];三是交集说。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分为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和能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其中能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与X证书均分为初、中、高三级,都是衡量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的证书,只是它们的发证主体、机制不一样而已[8]。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前生今世

    上文学界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否割裂存在分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演变不甚清楚。为此,下文作简要梳理。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源于建国之初的工资改革制度。当时,依据产业分类、工种复杂性及责任大小等将技术标准分为八个级别,对应八级工资制度。我们认为,这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孕育。1991年,国家明确技术等级由八级改为初、中、高三级,从此,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得以诞生。为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99年,国家将《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和《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统一更名为《职业资格证书》。2007年,为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市场,规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包含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和能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这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从内涵走向外涵[9]。

    (三)对“X”内涵的再认识

    经上文梳理,可以得出结论:国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衍生而来,又涵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是,目前1+X证书制度中的职业技能证书在发证主体、机制等方面又不同于以往的由部委颁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职教1+X证书制度的目的在于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入到学历教育教学中。因此,只要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有利于实现从上述目标,职业中专、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等就可采纳之以实施1+X证书人才培养方案,而不要过于纠结谁发证。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1+X证书制度的意义

    (一)开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思路、新路径

    近年来,国内非常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然而国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还难以满足时代需要。国务院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指出,“试点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笔者认为,这些顶层设计为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指出了新思路、新路径。接下来,只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则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二)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但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困惑[10]。究其原因,一是当前本科生源丰富,地方普通高校无生存危机,转型动力不足;二是应用型高校管理层有升格办学水平、层次的夙愿,热衷引进、培养理论型人才,争取早日上硕士、博士点;三是缺乏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可行路径,导致有的想转却转不了。2019年国务院再次明确“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如何实现?《方案》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管理监督考核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这意味着,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办学实情,灵活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再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被遴选出的社会企业、机构负责开发、培训、考核及认证。这些企业、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有动力确保证书的含金量,为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如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就有了抓手。

    (三)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契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是即时性的,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变化,满足行业、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而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从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来分析,企业的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实质。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授权行业、企业开发、认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顶层设计为新的校企合作带来了契机。在这一机制下,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比如,招聘所需人才)驱使其将行业、企业新的劳动技能标准用职业技等级证书凝结,然后,职业院校依据相应的职业技术能等级证书标准结合学历教育的发展规定,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则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将得到有效供给。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1+X证书制度面临的难点

    (一)推行1+X证书制度的良好生态尚未构建

    首先,在办学定位方面,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层,办高水平大学的情结深入骨髓。他们不太愿意直视办学实情,有的甚至抵触培养应用型人才,制定的院校发展规划往往“重科轻教”“重学轻术”,鲜见激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的政策。

    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结构,主要是理论型教师居多,“双师”型教师可谓凤毛麟角。他门中的大多数是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没有相应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对职业技术等级证书非常陌生,尚不具备胜任X证书教学的资质与能力。

    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生热衷备考建造师、注册会计师等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教育部新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社会认可度还未得到检验,表现较为冷淡。

    (二)有些本科专业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对接

    截至2020年1月教育部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公布,教育部累计公布了92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尽管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陆续公布,但是,从目前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层次来看,初、中级水平的居多,高级水平相对较少;从涉及行业类型来看,理工科类的较多,文史类的较少。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开设经管财等的文科专业是不争的事实。如此,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或某些本科专业想走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之路,也面临着“巧妇无米下锅”的尴尬。

    (三)无处理“1”与“X”关系的成熟经验供借鉴

    1+X证书制度,并不是“1”与“X”简单的相加,而是将“1”与“X”有机的、深度的融合。为此,试点院校及理论界积极推进、探索“1”与“X”的有机衔接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合作,由华为认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才培养,实现“课证共生共长”。但是,总体上成熟的,可供推广的处理“1”与“X”的关系经验还非常鲜见。显然,这成为应用型本科院大力推1+X证书制度的瓶颈。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行1+X证书制度对策

    (一)以激励教师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夯实推行1+X证书制度的基础

    教师是1+X证书制度的直接执行者,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无疑对“X”证书教学的质量起重要影响。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提升教师职业技能水平?首先,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是重要路径。院校精选“种子”送到行业龙头企业培训基地或相应岗位学习、实践相应地的职业技能,使其成为一名理论知识扎实、职业岗位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13]。其次,在人才引进方面,转变“唯学历、唯职称”的观念,不拘一格,凡是有相应从业经验,能够胜任X证书教学的人才皆可考虑、试用乃至重用。最后,本科职业院校要改革现有教职工激励机制,重点从职称晋升、工资、奖金或津贴等方面向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一线教师倾斜。

    (二)完善资历框架,实现本科层面“1”与“X”的配对

    资历框架指的是一系列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的递进形式或者不同层级就业与岗位需求形成的一个连续的被认可的资历阶梯。当前我国资历框架的建设还有待完善,现已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初、中级水平居多,高级的较少;另外,从现行标准来看,各个标准之间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内核,不同标准之间难以转换。这些导致有些本科院校、有些本科专业即使想试点1+X证书制度,也没有相应的X证书供选择。因此,开发相应级别X证书,完善国家资历框架体系是当务之急。建议协调人社、教育和行业、企业组织,吸引、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参与1+X证书的开发、培育与认证。

    (三)深化研究“1”与“X”互通衔接的机制

    如上文所述,“1”与“X”互通衔接是推行1+X证书制度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做到“1”与“X”真正互通衔接?笔者认为,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机制等方面全方面、全过程变革现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其中就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而言,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一本证书对应多门课程的关系;二是一门课程对应多本证书的关系;三是证书与课程无对应关系。针对第一、第二两种关系,课程内容要有取舍,做到不重复;第三种关系要互为补充,力求无遗漏。当然,以上三种关系是否处理好可以通过建立国家或区域学分银行制来得到认定、存储和转换,使学习者最终通过学分积累与转换,取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級证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课证融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YB402)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05-13

    [2]李海东,杜怡萍.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7-80

    [3]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04-108

    [4]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5]李虔,卢威,尹兴敬.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18-25

    [6]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7]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47-53

    [8]钱娴.双证书制度比较视角下“1+X”证书制度内涵研究[J]成人教育,2020(04):50-54

    [9]李薪茹,王星.技能形成中的可信承诺及其制度基础——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演化历程分析[J]学海,2020(2):83-89

    [10]王中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困惑与出路——二级学院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6(3):53-57